APP下载

精益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效果

2021-05-11李正兰杨秋燕韦超河闭远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残留量调配差错

李正兰,杨秋燕,韦超河,闭远旺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静配中心,广西 贵港 537100)

0 引言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对于改善医院的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保证静脉用输液的安全更是PIVAS 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和责任。PIVAS工作流程复杂、环节多,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既是保证PIVAS 运营的基础也是减少差错发生的有效手段。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是一种服务理念,源于20 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发明[1]。其最重要的内容是通过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努力消除差错、等待、多余操作等现象。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优化流程、目视管理、“6S”管理等精益管理工具应用到PIVAS日常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PIVAS的工作情况,根据时间段进行分组,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6月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2019年7月开始实施精益管理,将2019年7月至12月的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时间段每小时人均调配量、差错发生率、药物残留量超标率、临床科室满意度等指标情况。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方式进行管理,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注重药物配置工作的实时监测,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解决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精益管理。

1.2.1 精益排班,岗位到人,减少人员浪费

根据工作流程设定工作岗位,细化岗位职责,制定排班模块,每一岗位设有固定班次。实行“5+1”与“4+2”相结合的分组排班模式,根据工作量情况进行弹性排班,日人均调配量≥140袋时实行上5天班休息1天,日人均调配量<140袋时实行上4天班休息2天,以每周期6 天的循环模式打破了原每周7 天的传统作息规律,在每一次的轮转中,每人的作息时间均可在周一至周日之间循回,机会公平均等。按新老搭配将科室药师和护士分为 3 组排班,上班搭班人员相对固定,可提高搭班人员在工作中的默契度,提高工作效率。

1.2.2 标准化流程管理

应用 SDCA 循环确定了审方、贴签、摆药、调配、复核、分拣、退药等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流程,形成模组化、可执行、可视化、可复制的标准作业程序,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具体步骤包括:①标准化(S)。a.寻找与标准有差距的问题:召集有关员工把要改善的问题找岀来。b.研究现时方法:收集现时方法的数据,并做整理。c.找出各种原因:找出每一个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②实行(D)。d.标准化及制定解决方法:依据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安排流程后,立即实行。③检查成效(C)。e.检查效果:收集、分析、检查其解决方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④制定方法(A)。f.把有效方法制度化:当方法证明有效后,标准化为工作守则,各员工必须遵守。g.检讨成效并发展新目标:当以上问题解决后,总结其成效,并制定解决他问题方案。

1.2.3 利用目视管理法规范区域及药品管理,减少差错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揭示管理状况和现场生产作业的一种科学方法[2]。采用该方法可便于掌握工作的进展状况,并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制作标准化工作手册,将标准化作业程序张贴在各个区域及设备上,员工通过目视即可快速掌握相关操作。②将整个区域布局绘制成平面示意图悬挂于换鞋区外,以不同颜色区分辅助区、十万级洁净区、万级洁净区、百级洁净区。并利用地面标识提醒工作人员在进入高级别洁净区域时要遵守相应的更衣流程。③不同的区域采用颜色不同的抹布,避免抹布混用造成细菌交叉污染。④药架上放置 “近期先用”“先拆先用”警示牌,并每隔2 周清空药斗1 次,防止药品失效。⑤易混淆药品标签处贴上对应图案如“看似”、“听似”、“一品多规”等图示加在药架标签上,起到警示作用,以防摆药差错,方便药品管理。⑥高危药品统一采用红底黑字标识,摆药时用红色药筐,加强提醒;普通药品采用白底黑字标识清晰。⑦不同批次药物采用不同颜色的摆药筐,避免各批次药品混放。⑧实习人员调配时穿不同颜色的洁净服,利于管理人员督查有无实习生单独操作等违规现象。

1.2.4 实行“6S”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6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4]。每个岗位均要求负责相应的区域,每班对所管辖区域进行“6S”管理。另外,对摆药区域药品摆放位置进行了调整,将药品按高危药品、抗生素、消化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冷藏药品等类别分架放置,根据药品种类分别设置固定的摆药区域,并在药品标签上注明,贴签后摆药筐按标签上注明的摆药区域放置,减少了摆药时人员走动距离及摆药时的相互妨碍,显著提升了摆药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了差错发生。并且通过建立良好的清扫、清洁规范,使工作人员养成了良好的素养和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数据中每小时人均调配量、差错发生率、药液残留超标率、临床科室满意度情况。

1.4 评价方法

(1)每小时人均调配量:每小时人均调配量=调配量/调配人数/调配时间(h)。(2)差错发生率:差错发生率=差错发生例数/总调配量。内部差错是指PIVAS 内部人员在成品输液未送出前所发现的差错。出门差错是指PIVAS的差错未及时发现,问题输液或药品送至病区后发现的差错。(3)残留量检查标准:取1mL注射器,抽吸残留在空瓶内的药液,每袋输液空瓶的平均残留量不得超过5%(粉针以5mL稀释液计,粉针应完全溶解,不得有残留挂壁),10mL以上的注射液残留不得超过3%。超过以上标准则为残留量超标。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实施精益管理,每小时人均调配量由管理前的60袋/小时提高至管理后的75袋/小时。临床科室平均满意度由管理前的92.5%提高至管理后的97.3%。在实施精益管理前后,对我院PIVAS差错发生率及药液残留超标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表2。

表1 实施精益管理前后差错发生情况对比

表2 实施精益管理前后药品残留量超标情况对比

3 讨论

精益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及方案,可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不仅能促进医院内工作人员在学习及创新管理中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成为一种内在动力,还能更好地推动医院临床药学及药学服务的开展[5]。另外,由于精益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从实际条件出发,并非一成不变的流水式操作,从而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可更好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也方便对管理方案给予更新及优化。本研究将精益管理应用于PIVAS工作中,调动每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自主管理,调配人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科室满意度提高。差错总数及出门差错率明显下降,在贴签、摆药、调配、成品质量问题等内部各环节差错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药品残留量超标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精益管理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残留液量,减少差错,提高临床用药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极大地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但由于本研究的时间较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及缺陷,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残留量调配差错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大气调配师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HPLC-MS/MS法检测花生中二嗪磷的残留量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张馨予调配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