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戈非尼联合四君子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5-11杨嘉麟林安琪卢振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四君子汤原发性肝癌

杨嘉麟,林安琪,卢振宁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 510000)

0 引言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之一,肝癌具有发病隐匿、进展迅速的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状态及生命质量[1-2]。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外科手术、TACE、HAIC、消融、放化疗、免疫、靶向等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瑞戈非尼是一种覆盖多靶点的靶向药物,目前已获批肝癌用药的适应征。相较目前一线靶向药物索拉菲尼而言,具有服药便捷、疗效显著、性价比高等优势,但在这个精准医学时代下,优化现有治疗手段,对原发性肝癌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必然趋势[3]。目前大多同仁主张可以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认为肝癌病机为本虚邪郁,治疗原则以扶正为先、攻补相寓,而四君子汤具有健脾益气的确切疗效。基于此,本研究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瑞戈非尼+四君子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就诊的70例不满足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各35例。观察组性别比(男:女)24:11,年龄34-75岁,平均(51.29±2.37)岁;临床分期:Ⅱ期17例,Ⅲ期18例。对照组性别比(男:女)23:12,年龄35-74岁,平均(51.16±2.45)岁。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布均衡,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2019年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4]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存在肝癌发生高危因素,包括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继发性肝硬化;经血清学分子标志物AFP检测证实≥400μg/L,经影像学CT/MRI检查证实显示快进快出、结节等典型特征。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2)预估生存期≥6月;(3)满足相关治疗适应症;(4)患者及其陪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慢性或活动性肝病、其他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患者;(2)患者对于本研究用药及成分存在不耐受;(3)患者依从性差。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肝癌根治术联合瑞戈非尼(生产厂家:Bayer AG,国药准字:H20171300)治疗,初始剂量80mg/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至120mg/次,连续服用3周,停用一周,观察两个疗程的治疗效果(1个疗程=4周)。观察组加服四君子汤治疗,处方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15g、甘草6g,以水煎服,分早晚服用治疗,连续治疗2月。

1.3 观察指标

(1)系统疗效评价:参考RECIST1.1标准进行评估,完全缓解(CR):目标靶病灶基本消失,所有病理淋巴结(靶和非靶淋巴结)短直径均减少至10mm。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纸盒相较于基线水平减少>30%。疾病进展(PD):将研究时间内所测得靶病灶直径纸之和最小值作为参照值,目前阶段所测直径和相对增加>20%,或出现一个及以上新病灶。疾病稳定(SD):病灶减少≤30%或病灶增加≥20%。疗效率即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人数之和的比例。

(2)免疫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8+、CD4+/CD8+,均 采 用 流 式 细 胞 仪(ACEA NovoCyte)进行检测。

(3)不良反应事件:统计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免疫功能)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免疫指标数据,计数资料(系统疗效评价、不良反应事件)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不良反应率及有效率,(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系统疗效评价对比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的疗效率为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瑞戈非尼)疗效率(40.00%),P<0.05,不同治疗方案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原发性肝癌系统疗效评价对比情况[n,(%)]

2.2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情况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瑞戈非尼)发生率(28.57%),P<0.05,不同治疗方案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情况[n,(%)]

2.3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治疗方案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情况[n=35,(±s)]

表3 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对比情况[n=35,(±s)]

注:*P与组内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05±2.4746.49±7.28* 32.12±2.4128.81±3.52* 1.23±0.281.74±0.53*对照组 37.93±2.8242.38±5.13* 32.07±2.5630.68±3.39* 1.26±0.191.46±0.42*t 0.1892.7300.0842.2640.5252.450 P 0.8500.0080.9330.0270.6020.017

3 讨论

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该疾病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第4位及肿瘤致死病因第2位,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国民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尽管手术、介入、消融、化疗等治疗技术不断优化,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治疗仍不理想[5]。在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还需要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手段做进一步研究。西医治疗措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此临床提出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根据西医药理研究进行加减用药,进一步降低西医用药副作用,提高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瑞戈非尼+四君子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显著。

瑞戈非尼属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1)抑制促血管生成受体:阻断肿瘤的血管生长,促使血管有序化(如VEGFR-1、VEGFR-2、VEGFR-3、TIE-2、PDGFR以及FGFR-1和FGFR-2);(2)抑制肿瘤增殖:抑制细胞增殖中重要激酶,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如KIT、RAF及RET); (3)阻断肿瘤转移:通过对VEGFR-2、VEGFR-3、PDGFR的抑制,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4)免疫调节:通过抑制集落刺激因子CSFR-1,抑制肿瘤免疫逃逸。此外还可以调节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TAM(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但是目前其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大[7]。中医主张整体及辨证论治观念,处方原则为“扶正为先、攻补相寓”,扶正即采用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等法,攻补相寓即根据病症主次给予疏肝化淤、清热解毒等法,四君子汤是临床常用健脾益气方。四君子汤中人参起补脾益气之功;白术起可燥湿利水、补气健脾之功;茯苓起利水渗湿、宁心安神之功;甘草起缓急止痛、泻火解毒功效;四药配伍合用,可以起到调补正气、扶正固本的效果,同时可以增强抗肝癌的疗效,增加机体免疫功能;联合用药燥中寓润,润燥兼备,可以起到消除不良反应,增强抗肝癌药物疗效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瑞戈非尼具有抗肿瘤血管生长、抗瘤细胞增殖、转移以及调节免疫微环境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四君子汤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T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高药物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四君子汤与瑞戈非尼联合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四君子汤能提高免疫力,促进T细胞的增殖及提高其活性,而瑞戈非尼抗血管生成作用,促使用血管有序化,能使更多免疫细胞进入肿瘤,通过免疫微环境的调节功能,使免疫细胞产生效应性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西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在减少肿瘤复发及提高机体对药物耐受性。观察组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中西药均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达到最大增效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瑞戈非尼+四君子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四君子汤原发性肝癌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四君子汤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和对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评价
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
四君子汤对结肠癌肝转移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研究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