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切口感染的 积极作用

2021-05-11万建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7期
关键词:清创外科切口

万建忠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0 引言

随着社会交通行业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意外或是其他因素导致创伤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创伤疾病作为临床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基本都是由大型突发性意外所引起的,且患者病情较为凶险。因此,急诊科需要对该类型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若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断、治疗,则可能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目前,临床在对创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预防感染为主。但是,因诊疗环境的限制、准备手术的时间比较短以及创口暴露的时间过长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居高不下[2]。因此,对该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生素治疗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其中采用常规消毒法进行清创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20),其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9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4.72±9.38)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者3例,交通意外者9例,机械伤者5例,烧伤者3例。另外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20),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7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45.23±6.15)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者2例,交通意外者10例,机械伤者4例,烧伤者4例。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情况下,签订同意书;(2)均为急性开放性创伤者;(3)送诊前,切口均为发生感染现象者;(4)近1个月内未接受抗感染治疗者;(5)无精神疾病者;(6)不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合并心血管、造血系统异常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者;(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6)临床资料不完整者;(7)存在认知、意识障碍者;(8)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法进行清创处理:①采用生理盐水与常规消毒液对患者的创口消毒、清创;②处理完伤口后,再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术后给予患者正常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临床医师检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2)抗生素药物为:①四环素(生产厂家:北京康必得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201),口服,0.25至05g/1次,6h服用1次;②吡哌酸片:(生产厂家: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1636),口服,2次/1次,3次/1日[3]。术后给予患者正常的干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评估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时间情况。

(1)切口感染情况评估:感染评价标准:①患者切口部位出现肿胀、发热发红现象;②疑似脓性液体从切口部位引流液中流出,且菌群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符合以上任何1项均为切口感染。

(2)切口愈合情况评估:①初期良好愈合,无任何不良反应,为1级;②初期愈合不佳,有轻微不良反应存在,但无疑似脓状液体产生,为2级;③初期较差愈合,有一次脓状液体产生,需要重新拆除保扎治疗。

(3)统计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切口感染情况

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25.00%5,观察组为5.00%,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2.2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患者1级切口愈合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00%(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2.3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2.10±2.16)d,观察组为(7.81±1.09),t值为7.930、P值为0.000,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大部分创伤患者基本都是因意外所导致的,在临床急诊外科中属于比较常见且多大的病症之一。急诊外科创伤的类型诸多,例如①复合外伤、②多发外伤、③肋骨骨折等。对于该类患者需及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且对手术检查、清创等要求较高;同时,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或是在院内环境中容易受到细菌侵袭,从而发生伤口感染的情况[4]。当患者的伤口被感染后,不仅会产生疼痛感感,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多脏器受到损伤,进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切口的清洁度不够,容易被细菌感染,同时与术后换药、手术技巧、无菌操作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患者术中经麻醉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增大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3)术中因牵拉受挫组织与长时间暴露切口等原因,均为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4)术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5]。

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急诊外科的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在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进行手术处理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抗感染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同时,术中医护人员严格合理、规范、精准的操作,也是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保障[6]。从以上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其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级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有利于提高切口愈合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清创外科切口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清创消毒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记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