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活络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21-05-11虢舜
虢 舜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脊柱外科,广东清远 511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在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患者多表现为腰痛及下肢麻痛的症状,使其行走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耐受力有限,且手术无法避免神经及组织的损伤,导致减压不充分及腰椎失稳的情况发生[3]。中医通过手法按摩及推拿等方式,矫正及复位伤病位置,改善局部血循环,且临床证实,使用活血化瘀止痛的方剂,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避免对机体造成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痛楚,患者更易接受。选择2017 年5 月至2019 年8 月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我院)收治的9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进行研究,探讨通痹活络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至2019 年8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临床诊断标准》[4]中关于腰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见患者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压迫;③积极配合研究,全程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者;②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 例。其中观察组男25 例,女22 例,年龄25 ~70 岁,平均(52.28±3.78)岁,病 程1 个月~10 年,平均(9.56±1.13)个月;对照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27~72岁,平均(52.21±3.73)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9.62±1.1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采用按、揉、滚、推的方法,沿着患者膀胱经走向从上至下,使得患者腰部肌肉得以放松,力道从轻到重,上下往返3 次,使得腰部肌肉痉挛情况得到缓解。然后指导患者改为健侧卧位,将其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曲,操作者与患者面对面站立,双肘处于屈曲状态,一肘置于患者骼骨后外缘,一肘置于患者肩前,将其双肘摆动,待肌肉放松后,加大摆动力度,旋转腰部,可闻及“喀嗒”声,同种方法在健侧重复一次。最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站立在患者施加手法的一侧,一手将其足跟握住,一手将其膝盖按住,将同侧下肢屈髋屈膝,右侧逆时针旋转髋关节3 圈,用力牵引下肢,被动抬高腿部及拔伸踝关节,重复3 次,然后同样方式在另一侧重复3 次,隔日治疗1 次,每次15 min,4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痹活络汤加减治疗,方剂构成为:独活、白芍、盐杜仲、茯苓、桑寄生、醋延胡索各15 g、当归、川芎各12 g、地黄、牛膝各10 g、细辛8 g、甘草片6 g。针对痛甚者,加入川乌;针对寒胜者,加入吴茱萸、附子及干姜;针对阴虚者,加入枸杞;针对风胜者,加入白花蛇及乌梢蛇。每日1 剂,使用500 ml 清水煎至成200 ml 药水,分两次温服,早晚饭后半小时各100 ml,4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患者疼痛症状,画一条1 ~10 cm 长线段,上有可移动的游标,左边0 段为无痛或无麻木现象,记为0 分,右边10 cm 为剧烈疼痛,记为10 分,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觉移动游标,分数越大表示疼痛越显著。②腰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6]评估患者的脊柱功能障碍情况,0 分表示功能障碍严重,29 分为正常,得分越高,越占优势。③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7]:包括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会活动、旅行10 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分别有0 ~5 分,0 分无任何疼痛或障碍,6 分严重功能障碍,完全无法进行。总分=实际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得以降低,JOA 评分得以提升,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及提升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VAS 评分 JO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 47 7.12±1.18 4.23±1.06 11.284 <0.05 10.67±3.59 16.23±1.41 7.283 <0.05观察组 47 7.15±1.20 2.08±0.78 10.024 <0.05 10.72±3.61 25.12±1.35 9.284 <0.05 t 值 0.122 11.120 0.067 31.222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 47 66.50±2.55 56.50±1.55 11.294 <0.05观察组 47 65.50±2.50 40.00±1.00 11.847 <0.05 t 值 1.920 6.324 P 值 >0.05 <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由于患者的纤维环破裂,使得髓核突出,刺激并压迫神经根,加重局部炎症因子,引起腰腿痛、下肢无力及麻木等症状,该种疾病为骨伤科常见病及好发病,而腰椎盘退变是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外伤、劳累过度及感冒受寒均可诱发疾病。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痹症”及“腰痛”的范畴,腰为肾之府,腰痛的根本在于肾,肾气盛衰是发病的根本[8-9]。长期劳累过度、肝肾亏虚,风寒入侵及寒邪滞留使得关节出现疼痛不适,疾病绵延,久病必瘀,阻碍气机,使得气血痹阻不通,不通则痛。因此疾病属于本虚标实,肝肾亏虚是疾病的病理基础,风寒湿邪及气血瘀滞是疾病病机,疾病治疗的根本在于补益肝肾、祛风散寒及活血化瘀[10-11]。
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以按摩及推拿为主,能缓解肌肉痉挛情况,刺激神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取得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及解痉止痛的效果。研究表明[12-14],中医骨伤手法可复位矫正病理改变,按摩痉挛肌肉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变部位散瘀通络,达到止痛活血功效,关节活动可修复椎间盘神经根,改善新陈代谢,降低医源性损伤,促进患者康复。同时配合中医治疗,辨证施治能对症治疗患者各种不适症状,加速疾病恢复进度。本次采用的方剂中,独活可起到祛风湿,止痛,解表的效果;白芍、川芎、地黄及当归可起到和气养血及和营止痛的功效;杜仲及桑寄生能起到补益肝肾的功效;延胡索能起到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15];牛膝能起到舒筋通络,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细辛能起到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16-17];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改善显著,腰椎功能提升更佳,可见通痹活络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使其炎症水肿得以消失,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痹活络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