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柴生成和利用研究
2021-05-11黄权生罗美洁
黄权生, 罗美洁
(1.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三峡大学 机械与动力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薪炭在传统农业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无与伦比的普遍、实用和可再生性,为中国先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光明、动力和温暖。”[1]龚胜生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薪炭的供销问题。蓝勇先生和笔者合作的燃料更替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2]。本文关注来自长江流域水上的薪柴:水柴。它是树木通过河流尤其洪水的自然动力到达人们“取薪”的地方,并被利用,因而又叫“水柴”与“自来柴”。本文就水柴进行文献和田野考证,希望从历史的角度,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一、“水柴”名称考
1.自来柴(薪)
中国传统文献记载或普通人眼里,薪柴必然取自山林,人们走林道、唱樵歌、运薪柴以度生计。《汉书·沟洫志》记载:“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记载谚语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讲的就是贩樵距离不能太远。孰不知中国南方山多河多,许多生活在河谷的人,不用跋山进林就可以在家门口的河流中获取薪柴。这种在河流中取薪的形式,成为长江各干支沿岸居民特殊的取薪、用薪的来源之一。“自来薪”名称鲜见,但“自来柴”常见。如乾隆《辰州府志·山川考》记载泸溪县秤砣潭:“每逢水涨,上流竹木杂下,沿河居民取以为薪。谚云:‘清水白米,自来柴。’是也。”[3]这里乾隆《辰州府志》“沿河居民取以为薪”说的是“官话”,是书面语,“自来薪”被民间俗称为“自来柴”。又如嘉庆张曾敏《马湖竹枝词》描写:“深岩有木不知珍,老干枯枝积水滨。一夜涛声春涨下,江干人拾自来薪。”[4]该竹枝词称金沙江涨水后,将上游的老树、枯木冲下山来,江边两岸的人们便在江边拾取,名曰自来薪。古代西南深山林木十分丰富,河流涨水后,老的树木沿江而下,人们便取来作为薪柴燃料。在明清之前,长江中上游各干支森林丰富,这种“自来薪”极其丰富。清王昌南《老人村竹枝百咏》记载:“紫柏森森大十围,传闻秦树是耶非。深山不独人多寿,古木千年绿尚肥。”[4]46《三省边防备览》载秦地“枯木朽枝顽石之横梗于道。”[5]枯木被洪水冲到山下的溪流中,形成了自来柴。如乾隆彭淑《长阳竹枝词》描写道:“暴雨黄流浪拍天,漂流巨木满江边。爨桐薪桂知多少,不信年来草值钱。”[6]长江支流清江山洪暴雨造成漂木产生自来柴,由于洪水造成清江巨木满江,这也影响到了整个长阳的柴薪市场情况。三峡江河沿岸有大量自来柴供沿岸人们捞取,除了作为自家薪柴燃料外,还可卖钱资家生计。宜昌是长江中上游的交汇之地,或分界点,长江上游各支流和川江汇聚于此,在洪水来临之时,也是长江自来柴泛滥之日。
图1 巫溪大宁古镇水柴垛 图2 巫山平河乡农家水柴垛 图3 巫溪大宁古镇街道上晾晒的水柴
2.水柴(薪)
水柴雅称水薪。如乾隆《屏山县志·风俗》记载:“屏邑山高路险,樵采维艰,城市柴薪不敷,多有烧煤及草者,惟五六月间金沙泛涨,有枯木朽株,从各溪壑随涨而下,男妇杂沓取之谓之‘水薪’。”[7]乾隆时期位于川西屏山县城市柴薪不敷,樵采维艰,于是人们使用煤炭和草代替薪柴,更有甚者到金沙江取水薪弥补燃料的不足。造成屏山县城缺薪的原因是在清中期人口增加后,森林破坏,城周柴薪生物质资源逐渐匮乏,城市燃料开始使用矿物质燃料煤炭,也促进了人们使用水薪作为补充。清代全国各地森林减少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薪柴市场的巨大波动。如《永顺府志》记载炭:“客民或土民设厂筑窑,烧贩他境,取用者多,山渐童,而薪亦渐桂(贵)矣。”[3]359西南缺薪只是个案,事实上“清代中叶以前长江上游在使用传统的生物质燃料时期燃料总体十分富足”。如《华阳国志·蜀志》载:“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8]就薪柴而言,巴蜀成为天府之国,丰富的薪柴资源功不可没。
二、产生水柴的原因
1.长江水位落差大是水柴产生的地理条件
水柴产生的自然条件至少有两个:其一,河流上游自然生长的树木;其二,上游和下游之间有水位落差。如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民食》记载:“每当夏秋之时,山水暴涨,挟沙拥石而行。”[5]341周天爵《查勘江汉情形酌拟办法疏》指出:“襄汉形势,水性善曲,多有闷溜,挖刷根脚。又复挟沙带淤、多湾多滩,倍于大江。每遇汛涨,一日可长二丈许,汹涌奔腾。”[9]长江上游各干支,尤其三峡水位落差十分剧烈,这有利于自来柴从西而东的顺流而下。对于长江上游的被洪水裹挟的自来柴而言,这是其“自然”运输的前提条件之一。川江最佳取水薪位置在河流回旋之地,这些地方往往为水薪所聚、所停之地。故古代川江和荆江-常江段显然是打捞长江上游水柴的最佳地段。当然不光长江干流有大量水柴,在长江各干支水位落差的河流,人们利用夏秋拾取或打捞水柴的情况也是极其普遍的。川江骤发的洪水对荆江而言,大多是灾难,但对于乏薪的川江和荆江民户而言,能在江水中“免费”获得水柴则是利益不小的“馈赠”。
2.长江上游多树是水柴产生的物质基础
在秦巴和川江各干支,原始森林多称老林。事实上“老林”处好“打柴”,许多木厂和柴厂都设在老林旁边。严如熤《老林说》指出:“林无所谓老也。古木幽篁,丛生悬岩峭壁,林旁地气高寒……木得以地之无用,长其天年。柴厂、木厂开设万山之中,飞车填堑,工本不赀。然必涧谷尚有出路,乘山水大发,始可运放。”[5]312
严如熤《老林说》指出了柴厂和木厂都设在有溪流涧谷的老林旁,老林旁有了溪流涧谷,柴厂和木厂就有了运输的出路,这样“乘山水大发,始可运放。”这样才能节约人力和物力,在人力的组织下,实现柴薪和木材的水运(力)运输。当然这种运输完全出于商贸的目的,是人为组织的薪柴水利运输。显然这种运输主要不属于“水柴”或“自来柴”之列。“自来薪”的特征主要还是来自自然界的力量,从薪柴的产生、流动直到被人拾取利用前,均属于自然现象。如《三省边防备览·险要上》记载巴东巫山、房县交界地区:“朽木狼藉,横塞山巅,缘木而过,登跋维艰。”[5]319在大山多树的地方,树木老死,形成“朽木狼籍,横塞山巅”,洪水涨发时就将山上这些朽木枯枝“自然”运输到需要薪柴的人口聚居区。故被山水带入河流的朽木和枯枝,是水柴产生的最主要来源。
3.“自生自灭”树木是水柴主体来源
古代长江中上游各干支河流森林资源丰富,如民国《瞻化县图志》记载森林“青葱弥漫,苍翠蔽天。”“所产有松、柏、杉、桧、杨、柳、榆、槐等,濯濯山麓以待自生自灭而已。”[10]清代甚至民国时期雅砻江两岸“青葱弥漫,苍翠蔽天”,因为无人利用,只能“自生自灭”。当这些树枯萎后,部分化为泥土,回归自然;一部分就沉入江底,部分烂掉为泥;一部分坚木上千年后逐渐碳化,变“乌木”;还有一部分被水冲入河流,随江流而下,成为“自来薪”,变成人类的燃料。这些上游无人采伐的森林区就成为“水薪”的出发点,或原料提供场所。在古代瞻化县的这种“水薪”提供区地域是非常广阔的。民国《巴安县图志》记载川西北森林:“松柏苍翠,杂树参天。”“土人伐作燃料,使栋梁之材,无有用武之地,以待自生自灭。”[11]
巴安县今为巴塘县,县城就在金沙江流域。民国之时,金沙江沿江两岸森林“弥漫成材”,“松柏苍翠,杂树参天”。当时的金沙江流域除了少部分被利用为建材和作燃料外,绝大部分“自生自灭。”但这些金沙江两岸的古木枯枝,早在清代中期,可能就有自来柴,漂到金沙江下游的屏山县,被当地人捞取为薪柴之用。当然,屏山县就在宜宾的金沙江畔,整个长江上游和长江中游的沿岸城市将自上游“万年老林”的老树枯木都捞取过来。对这些水柴的利用不独屏山县所独有,而产生这些“万年老林”的老树枯木形成的水柴始源地也不是今新龙和巴塘两县。整个长江中上游各地这种现象都很普遍。如民国《泸霍县图志》记载该县森林:“悉为松、杉、其树之大有四五围者,郁若龙蚺,濯濯山麓,以待自生自灭,此塞上森林之概也。”[12]炉霍县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上游,瞻化县(新龙)在雅砻江干流,两县之间虽有部分地区因为海拔高而无法生长乔木,但在沿江(河)海拔稍低的地方,均是参天古木,而这些都是整个“塞上”即四川川西、川北以及西藏金沙江沿岸甚至青海通天河下游玉树地区的普遍现象。又如民国《道孚县图志》记载该县森林:“由县治铜佛山沿河两岸,杂树参天,以至雅江县森林不断,所产松、柏、杉、桧、杨、柳、榆、槐,青葱密茂,以供人民之燃料而矣。”[13]民国《定乡县图志》记载当地森林:“悉为栋梁之材,乃无用武之地,在深山者自生自灭。近于人民者伐作燃料。本地风俗皆以碎柴堆垒院墙以宽大为富,所谓百里柳荫尽柴扉。”[14]由此可见,民国以前雅砻江、金沙江两岸都是密茂森林。整个长江上游多森林地区,都成为源源不断向下游输送自来柴的森林“工厂”,或曰森林“自生自灭”“水柴加工场”。古代川西、川北大木“自生自灭”,成为长江沿岸的“水薪”输送源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云贵一些地方也是如此。如嘉庆檀萃辑《滇海虞衡志·志草木》记载当地森林:“千万年来朽老于空山。”[15]如道光《昆明县志·物产志》记载:“滇池北入金沙江,而道久塞,木之产于滇者,虽宗生族茂,讵少长材,然无有匠石过而问之,老朽空山,终以不用,岂不惜哉。”[16]由此可见明清以来到民国,部分金沙江和雅砻江流域的人们也逐渐使用薪柴为燃料,整个长江上游的燃料使用方式出现了变化。正是长江上游有丰富森林资源,这些“深山老林”地方人迹罕至,树木自生自灭、老死山中,一遇暴雨,老木随流而下,是形成屏山县所谓水柴的主要来源。
4.自然灾害“毁木”是水柴补充来源
大风吹断树木是常发生的事情,这在方志中的祥异中常常有记载。《青海志略·林业》记载:“青海多天然森林……大者在合围以上,柏子可为食料……深山辟地,大木为风所拔,日炙风吹,每至秋后烧荒,同归于烬。”[17]青海南部所在的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等河流河谷附近被风灾折损的大木,因为这些地方人迹罕至,绝大部分不会被人们烧荒,而部分会被水冲入江中,成为“水薪”重要的来源。地震也是导致水柴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民国《丹稜县志》载民国六年(1917)六月丹稜县西顺龙乡地震:“山林房屋俱沉。”[18]又如同治《会理州志》记载乾隆五十一年地震造成山崩:“壅塞大渡河,断流十日,五月十六日冲决。水忽决,高数十丈,一涌而下。沿河居民悉漂以去……沿河沟港,水皆倒射十里,至湖北宜昌势始渐平。舟船遇之无不力覆,叙泸以下,山邨房(木)料拥蔽江面,几同竹簰。”[19]除了地震还有大雪折木,如民国《夹江县志·祥异》载同治壬申年十月朔大雪:“压折竹木甚多。”[20]光绪《叙州府志·祥异》载宜宾县冰雹后:“林木被拆皆枯。”[21]这些被大风、大雪、冰雹、地震所毁林木,也成为河流的水柴来源之一。
5.洪水是水柴流动“动力”
长江的洪水客观上帮助了整个沿江两岸水柴资源的自然运输。林木因为各种原因脱离了自然生长轨迹,或死、或枯、或倒、或断、或折。此时山中爆发的洪水将这些木质“水薪”原料带入溪流,溪流带入大河,其有一个自然循环和运动的轨迹和过程。如《三省边防备览·水道》记载:“水必源于山,水必从山涧流出,始至平坝、秦中山多石土相杂,其形方而削,遇霖雨过多,石土中酥,则土石坍堆山沟溪河之中。”[5]312由此可见大雨形成的“洪水”是各种物质(包括松土、碎石、各种木质等),被流动的水带到山下,乃至河之下游。又如同治《宜昌府志·疆域志》记载归州鱼仓:“与米仓口相连,水涨则没,水落时其中必聚细柴,土人拾此,以占鱼之多寡。”[22]这里所谓的“细柴”实际就是水柴,水柴多寡成为占卜和预测江河中鱼的数量。笔者小时候捕鱼经验,实际是鱼在游动中常常躲聚在水中的树木枯叶和草丛中,宜昌米仓口可能为江水回旋之地,上游的水柴漂浮于此,而长江之鱼群躲避于水柴之下,渔民自然可以凭借水柴“以占鱼之多寡”了。由此可见水柴的来源之一,就是上游的自然灾害造成树木倒塌,春夏随暴雨漂流而下。这种本质上还是属于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造成的。长江上游山谷自然环境是山高,树多林密,在遇到暴雨,形成山洪或泥石流后,树木随流而下,形成江中漂流水柴现象。
当然许多江中漂流水柴也可能是山地或江河上游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生物质遗留物,甚至是建筑物本身(而非废弃物)。如伐木、砍柴留下的遗留物,传统手工业生产中的木厂、炭厂、纸厂、铁厂留下的木质废弃物;还有房屋、寨堡、桥梁因地震、洪灾等原因被毁坏,随着洪水漂流而下形成的,被人们拾取为水柴的情况也是常常发生,但其产生的数量有限,不是长江水柴的主体来源。
三、利用水柴的原因
燃料出现匮乏是人们使用水柴的主因,古代长江中上游地方燃料缺乏的原因有几个。
第一,城镇燃料消耗的重地存在着薪柴资源与人居空间距离,而距离产生薪柴燃料的空间性缺乏。如前面讨论过乾隆《屏山县志·风俗》记载:“屏邑山高路险,樵采维艰,城市柴薪不敷,多有烧煤及草者。”[7]786这里屏山主要是存在山高路险,樵采维艰,造成城市薪柴缺乏,故拾取水薪成为屏山县人民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故当地人将之记入地方志。又如咸丰《阆中县志·物产》记载:“柴则处处有之,然近日,人烟益密,附近之山皆童,柴船之停泊江干者,亦大抵来自数百里外矣。”[23]
第二,因为水运的季节性原因,造成冬春水运薪柴运输出现季节性缺薪。因为城镇薪柴主要都是通过深入山林的溪流河流运输,这些河流水量存在季节性涨落问题,因而造成居民季节性缺薪。正如咸丰《阆中县志·物产》所记载,数百里之外的取薪之地,必然受到河流的涨落的影响,也影响薪柴市场的价格。鄂西诗人彭淑的《长阳竹枝词》就从侧面反映了各地因为季节性水量的影响薪柴的运输问题,影响了薪柴的市场价格。
第三,长江流域存在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之间存在薪柴结构性的问题,长江中下游,主要是以秸秆和芦苇薪柴为主。这需要长江上游或长江中下游河流的支流木质薪柴的补充,即整个长江就存在着结构性“缺薪”。而水柴恰恰可以弥补这个因为区域薪柴结构性缺薪的问题。造成燃料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所说“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这里主要针对薪柴的陆路运输而言,如果水运“贩樵”显然不受百里的限制,而水薪千里漂流更是没有距离的限制。
第四,长江上游因为城镇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会在一定区域内出现缺薪的情况。《酉阳直隶州总志·物产志·财货》记载以煤炭代薪柴的情况:“石炭也,三县(彭黔酉)皆有之,酉阳向以柴薪易得,故烧煤者绝少,今则开辟殆遍,故木桶盖,巴罗,大白岩等地挖煤为业之人亦渐多矣。”[24]柴薪易得,故武陵山区的人烧煤者绝少,但林地“开辟殆遍”自然资源森林消耗光后,人民不得不掘地取煤,是森林减少的反映。在一般情况下,森林植被十分丰富的情况下,生活用煤代薪,是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发生的。而当煤炭价昂后,人们又不得“以柴代炭”,如光绪《垫江县志》记载煤炭:“近年人烟稠密,炭深见水,艰于海底纲珊瑚矣。人家渐因价昂,以柴代炭,而两山林木亦日见其濯濯焉。”[25]因为“用煤代薪”都是城镇和手工业集中的地区,同时这些地区往往是处于低海拔和近河流的地区。当这些低地和近河流的薪柴难觅而煤炭价昂后,水柴显然是对燃料匮乏的极有利的一个补充。故古代也存在多种原因缺薪,这也造成水柴的产生和成为我国长江各干支流燃料的极其重要的补充来源。
四、水薪使用的变迁
在宋元以前,长江流域的水柴极其丰富,但因为各地植被茂密,沿江利用水薪的情况较少。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上的生态植被整体还是非常良好的,但因为城镇的发展和手工业用薪的增加,长江和支流沿岸局部出现了薪柴的断绝,水柴逐渐被充分利用。故明清甚至民国时期,长江沿岸使用水柴的数量比较大。因为长江上游有着天然的森林储备,长江一旦发洪水,整个长江沿岸的“薪柴”市场便会受到波动,价格下降。在古代甚至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民间有自发组织的“打漂队”,将这些“漂浮物”打捞上岸,水柴成为薪柴资源。如今这些木质生物质,反而成为交通的障碍,是长江的“垃圾”,成为沿江地区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和环境污染源。
进入21世纪,以巴蜀的河流为例,由于三峡水库的建设,沿江农户搬迁,许多原来常常使用水柴的传统用户被迁走。更为重要的是,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等河流被一个个水电站截流,原来自然流淌河流不复存在。而电站建设后形成了水库,水流缓慢,也造成了木质生物质难以向水柴的转换。随着以煤代薪、天然气(液化气)代薪、以电代薪等燃料更替,加之水电站的建设,还有水电站建设带来沿江人口的迁徙,长江流域的各干支使用水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基本不复存在。在长江截流之前,西陵峡两岸民众所取水柴能作半年以上的燃料,在三峡截流后,这种情况逐渐消失。
首先,长江流域各干支由于薪柴资源的不平衡,薪柴多寡存在着空间和地域的差异,明清时期,在长江各河流沿岸由于城镇和手工业的发展,人口富集区周边薪柴资源匮乏,于是长江流域因自然的动力而形成的水柴成为缺薪地域薪柴燃料的重要补充形式。
其次,长江上游明清时期森林资源丰富,枯木和朽枝成为水柴最主要来源,加之地震、雨雪、山崩、泥石流等灾害,也加速了上游的木质生物质燃料顺流到河谷和河流下游地区。各地之间通过河流运输薪柴,形成了薪柴的贸易网络圈。
第三,水柴的多寡,除了是生态环境变迁的标尺外,还是反映长江流域社会稳定的一个标尺。当水柴丰富的时候,整个长江流域的上游生态环境好,人们生活生产压力小。
第四,水薪现象可能会消失。随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也随着长江流域支流的各项水利设施建设,自重庆到秭归三斗坪的长江两岸取“水薪”的现象几乎消失了,但长江三峡局部和长江支流还有局部使用水柴。由于水柴成为电站的巨大生态威胁,人们对水柴的态度已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