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突季札墓三彩文武官俑

2021-05-10张蓉蓉

理财·收藏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武官唐三彩文官

张蓉蓉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這种繁荣在唐三彩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精华,不仅仅代表了唐代文化的繁荣景象和艺术的高超造诣,更是体现了盛唐时期富丽恢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屈突季札墓,1991年发掘于洛阳孟津。据墓志记载,屈突季札为京兆长安人,于唐开耀元年(681年)死于其父所任地辽东瀛洲,时年13岁,于大周天授二年(691年)迁葬于洛州。墓主人虽然年仅13岁,但由于其出生于名将高官之门,随葬器物的数量和种类丰富多彩,有精美的三彩、彩绘、陶、瓷等俑类及多种明器。其中以三彩器为主,这些三彩器量多类繁,而且胎质洁白坚硬,造型生动华丽,施釉均匀,色泽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体现了武周时期陶瓷工业在造型、施釉方面的高超技艺。这说明唐三彩这项陶瓷工艺发展到武周时代中晚期已达成熟并开始盛行。此墓大批唐三彩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武则天时期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唐三彩制作工艺及其特点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其胎体以黏土制成,胎质紧实致密,釉色以含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其为“唐三彩” 。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首先要在窑内经过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经约900℃的低温烧制而成。其釉在烧制过程中交融浸润、向下流淌,使各种色素由此产生由浓到淡的层次变化,烧成后的三彩胎釉结合度好,釉面绚丽斑斓,光彩夺目。

唐三彩是唐代厚葬之风的产物。据《唐会要》记载:“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制礼,更相煽动,破产倾资,风俗流行,下兼士庶,若无禁制,奢侈日增。”从考古发现的纪年唐墓来看,作为一种随葬品,唐三彩盛行于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650—756年),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 年)是烧制三彩陶器的高峰时期,可以看出唐三彩的发展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三彩器以产量大、质量高、造型多样、色彩绚丽而独具特点,反映出这一时期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

唐三彩在造型上极为丰富多样,一般可以分为人物、动物和生活器具三种类型。人物俑又分为贵妇俑、侍女俑、胡人俑、武士俑、天王俑等;动物俑则主要有三彩马俑、三彩骆驼俑等;日常器皿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主要包括碗、盘、罐、壶、枕等,可谓包罗万象。唐三彩以塑造人物和马、骆驼等见长, 塑造的三彩人物俑不仅能将人体结构、体质、服饰等外在形式刻画得恰到好处,而且还善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世界。动物俑也是尽显神态风姿,马俑往往矫健有力,骆驼俑则轩昂生动,充分展现出“沙漠之舟”的雄浑气魄。这些人物俑和动物俑三彩器不仅仅形态逼真,其中更多倾注的是这一时期昂扬向上的思想气质、沸腾热烈的生命活力,充分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精神风貌。此外,唐三彩大量“胡化”的特点也反映出唐代更侧重于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音乐、舞蹈和服饰都在唐三彩身上充分展现。人物俑所穿的小袖窄衣、翻领胡袍以及大量胡人俑的出现都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兴盛,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都在唐三彩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文武官俑服饰特点

屈突季札墓出土的三彩文武官俑各1件。文官俑头戴平巾帻,身穿袴褶服,上为黄绿相间交领广袖褶衣,下为白色大口袴,脚穿笏头履。

平巾帻,又称小冠。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平巾帻较小而衣衫宽博,这一点也在北朝出土的大量小冠俑中得到了印证。唐代的平巾帻,帻身加大,帻后部的耳升高向外扩大,从正面看其外廓如同一个元宝的剖面,常与大袖襦、大口袴、裲裆铠、高头履搭配穿着,呈现威严之仪。屈突季札墓的文官俑所穿服饰即为这种形制,陕西礼泉唐李贞墓、陕西咸阳底张湾唐豆卢建墓的文官俑所戴小冠基本与屈突季札墓相同。

袴褶,据《晋书·舆服志》记载:“袴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服之。”《急就篇》颜师古注说:“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袴褶服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在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并延续至隋唐时期,一开始为左衽,后来则发展为左右衽通用。袴褶由褶衣和袴组成,褶衣有广袖和窄袖之分,常与裲裆搭配穿着;袴有大小口裤,有的在膝部束缚。

高头履在唐代极为盛行,履头高翘为其特征。笏头履是高头履的一种,因其外形翻卷高翘,形如笏板而得名,顶部一般为圆弧形或山字形,产生于南朝梁时,不分男女均可穿着,在隋唐时期更为流行。

武官俑头戴鹖冠,身穿袴褶服,褶衣外穿有裲裆铠,脚穿笏头履。

鹖冠,武冠的一种。古人认为鹖鸟是一种骁勇善斗的鸟,是勇猛的象征,因此一般是武职人员所戴之冠。关于鹖冠的佩戴方式和象征意义,典籍中也有清晰的记载。《汉书·舆服志》曰:“武冠加双鹖尾为鹖冠,羽林虎贲冠之。”《后汉书·舆服志下》曰:“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鹖冠,纱縠单衣。”鹖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开始作为武官的冠帽出现,在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金银铜镜上已有骑马执剑、身披甲衣、头上戴弁且弁上插有双鹖尾的人物形象,西汉砖刻射骑人物中也有于武弁上插双鹖尾的。山东嘉祥武氏祠东汉画像石孔子弟子图中的子路,于平巾帻上戴有一种雄鸡冠,为勇士冠,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的记载相符。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武士头戴鹖冠,鹖鸟栖于冠顶。唐代武俑所戴的鹖冠,鹖鸟往往位于冠的前部,做展翅俯冲的姿势,造型极为华丽生动。

裲裆,《释名》有云:“两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其基本形制是前胸和后背各有一片,无袖,中间用带相连,通常穿于襦衫或褶衣之外。《隋书·礼仪志》称:“侍从紫衫,大口袴褶,金玳瑁装裲裆甲。”可以看出,裲裆源自武士服饰,男女通用,在南北朝时期极为常见,在隋唐时期的文武官俑身上也多有穿着。

唐代文武官俑的分化

文官俑,由北朝的小冠俑演变而来。小冠俑一般头戴小冠,身穿袴褶服,有的外穿裲裆,或拱手,或执盾,皆呈武人之打扮。如公元575年安阳范粹墓、公元576年磁县高润墓所出土的小冠俑均为此种打扮。这种特征一直延续到隋朝,如公元595年张盛墓出土的一对侍吏俑,服饰与北朝的小冠俑基本相同,双手仗剑,明显是武官打扮。但其小冠略有变化,后沿略微增大,出现分歧。到了唐代,这种平巾帻的后沿明显变高变大,分为两耳,帻梁上加了簪,制同进贤冠,因此也称为一梁进贤冠。如公元672年偃师杨堂墓的进贤冠俑,颈下用朱笔写有“文官”二字。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一梁进贤冠为五品以下至九品的文官穿戴。约公元680年,文官俑又发生变化,由相貌、服饰相同的一对文官俑演变成一着一梁进贤冠、一着鹖冠的文武官俑。至此,文官俑完成文、武分化。最早的武官俑应是出自约公元680年的巩义芝田M36墓中,这对文武官俑面貌和身衣相同,文官戴一梁进贤冠,武官戴鹖冠。从芝田M36武官俑可以看出,最初的鹖冠上并没有鸟饰,颜题上为山形额花,巩义新兴家园M599墓中的武官所戴鹖冠也为这种形制。

屈突季札墓出土的三彩文武官俑造型生动,釉色绚丽,服饰具有代表性,充分把握了大唐盛世色彩纷呈、热情奔放的时代脉搏,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和风俗气质,为世人研究三彩俑的发展和唐代文武官服饰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朱慧敏)

猜你喜欢

武官唐三彩文官
搞笑,古人是认真的
“唐三彩”是哪三彩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驻外武官怎么派?驻日本、朝鲜大使馆武官调整
不学无术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唐三彩大举布局华中地区武汉20家门点正面对抗屈氏
便宜你了
斗联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