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研究

2021-05-10王一凡

关键词:网络教学自主深度

王一凡

摘要:新兴的网络教育呈放射状,学习者不必统一属地,只需有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计算机即可。网络教育打破了地点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古典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需以学习者为第一读者,适合网络教学。网络教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包括三个方面:构建网络资源学习库,为学生的自学提供支架服务;注重课堂内容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创新评价体系,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网络教学;古典诗歌教学;自主;深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119

传统的古典诗歌教学大都遵循“人—景—情”的模式,学习者很容易学习疲劳,失去欣赏诗歌的兴趣。但在30分钟的网课时间内,学习者的学习要发生在教师教学之前,主动发现诗歌的难解之处,并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为此,笔者结合线上授课,探寻了网络教学背景下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一、构建网络资源学习库,为学生的自学提供支架服务

为了使网络教学避免流于形式,学生需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除了教科书、教辅资料、字典、词典等学习资源,学校、教师更需要为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更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库。

1.分门别类,提供经典古诗词文本。

古典诗歌浩瀚如烟海,教师首先把好关,挑选一些语言规范、思想高尚、极具审美价值的诗词范本,上传到网络资源学习库。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类,也可以按照诗歌中的意象来分类。比如:常见的月意象,可以选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把酒问月》、刘禹锡的《石头城》、白居易的《长相思》。在每个类别的最后,要留一个空白,让学生上传自己所熟知的诗歌文本。

2.重视诵诗与唱诗,提供音频资料库。

“诗缘情而发”,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唯有将自己置身于情境当中,方可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平仄交替,代表诗人的情绪起伏变化,简短押韵,适合诵读。比如,对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上传蒋彦的《琵琶语》,哀婉低沉的旋律渲染出悲伤的气氛,易让学生感受到琵琶女的身世之悲,在离别之际,“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让人动容。

古代的诗与歌是不分开的,诗是可以唱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可以完全导入到资源库中,它采用了“和诗以歌”的形式。比如当红小生任嘉伦演唱的《琵琶行》,现代流行音乐通俗唱法与京剧戏调相融合,令人耳目一新。歌手朱哲琴运用空灵唱法将听众带入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纯美隐逸世界。

3.拓展延伸,补充相关知识。

知人论世是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之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简单明了的思维导图可以概括诗人的一生,短视频可以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回顾诗人的其他作品,名家点评诗歌则为学习者鉴赏诗词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出发点。

二、注重课堂内容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仍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诗歌的网络教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状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1.精心设计主问题,活跃学生思维。

网络教学将学生的自学置于教师的教学之前,学习者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分析诗歌,也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生发出各种疑难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持续注意力时间为20分钟,高中网课的最佳时常为30分钟,教师在课前收集相关问题,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顺利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入探究。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主问题设计:①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②诗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愁”?这两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诗歌的意象分析中,淡酒、雁、急风、黄花、梧桐、细雨,每一个意象都在诉说作者的愁情。

2.适当进行深度解读,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审美鉴赏属于高层次学习能力,它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思维向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发展。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例,学生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喜爱田园生活、悠闲自在的隐逸诗人形象,但是《归去来兮辞》里却告诉了我们作者并非主动辞官,而是迫不得已,他也有“盘桓”。在《咏荆轲》里,他对勇于赴秦的荆轲表达了无限的缅怀之情: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通过多篇诗歌的鉴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隐藏起来的另一半形象特点:内心苦闷。

三、创新评价体系,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网课教学背景下,师生处于分离状态,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还要及时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打破机械单篇背诵模式,以点带多。

普通高中课内诗歌教学的考查方式主要为诗句默写,学生学习诗歌后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一篇篇学过的诗歌熟读成诵,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成片的,背诵全诗的背后隐含着读音准确、深入理解、情感真挚、分析概括等多项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就一个知识点进行展开与激活。比如在完成了《桂枝香 金陵怀古》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积累背誦其他诗人的关于南京城的怀古诗,简要分析王安石的南京怀古诗在内容上与其他诗歌有什么不同之处;试比较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创作目的、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总结怀古诗的特点。

2.开展古诗新创活动,内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语文知识教学必须被学习者内化吸收,才算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内化就是使语文知识成为学习主体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并成为一种熟练的思维品质与技能习惯,学习者需要亲身体验与实践。像杜甫的《兵车行》,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改编,小说、散文、剧本皆可,在改编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设想成诗人,置身于兵荒马乱的情境中,深入体会作者情感的。有时还要鼓励学生学写诗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向诗刊投稿,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以写诗促进诗歌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庆华.美国远程教育网络化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会科学Ⅱ辑),2011(S1).

[2]柯婧琼.深度学习理论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武汉: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

(作者单位: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214000)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自主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