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艺术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

2021-05-10顾锴荣

关键词:教育艺术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顾锴荣

摘要: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责任人,应当意识到自身责任及义务,改变不良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形成舒适的班级风气。让学生在班级中能合理规划学习,适当展开劳动,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育艺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114

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行为规范具有引导作用,高质量的管理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持续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初中作为学生青春期开始阶段,此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复杂,容易被丰富的网络文化吸引,长期接受不良网络信息熏陶,学生易形成错误的三观,因此,为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三观,班主任教师应当关注教育艺术,合理进行学生管理,让学生认可教师管理方式及内容,并主动规范自身不正确的行为,培养初中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价值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经常反思自身工作,有利于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营造舒适的班级风气,也能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成绩。初中生接触最多的群体便是家长、学生、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能采取科学的方式展开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目标。因此,初中班主任还需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具体谋划班级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

二、基于教育艺术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基于教育艺术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是对既有管理方式进行改进的管理方法,遵循学生深吸发展特点,避免学生对管理内容感到反感,并注重学生心理动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主性、积极性,具体教学管理内容如下:

1.强化学生对班级的认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初中生进入班级后,对初中班级环境及同学较为陌生,主要是初中生可能来自附近多个小学,因此,在初入班级过程中会存在陌生感。班主任为改变学生对班级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班级认同感,还需提升学生班级适应力。比如,初中班主任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集体荣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好价值观宣传,促进学生快速融入班級环境,与教师站在统一战线。增强学生对班级认同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自我介绍,便于学生相互认识。这种方法不但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集体,也能感受到初中班级的魅力,从而提升对班级认同感。教师应当对学生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性格及家庭情况,从而发现学生闪光点,为班级选择责任心较强的班干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

2.减少批评次数,注重赏识教育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往往采取高压管理模式,强制学生服从班主任的指示,对于叛逆性较强的学生,班主任往往采取批评教育,但批评教育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学生也会产生逆反心理,顶撞班主任,这给班主任管理工作造成困扰。为改变此种情况,班主任应当对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可采取赏识教育模式,赏识教育的中心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引导。比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做法不正确,教师禁止直接批评,而是问学生:“你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知道后果吗?”这种提问方式会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思考自己是否做错,那么正确做法又是什么?随后,班主任为学生讲解自己儿时的故事,也发生过与学生类似的问题,长大以后才认识到其中的道理,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不会感到反感反而感到感动,从而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3.关注学困生转化,培养学困生素养

后进生是班级中学习困难及思维活跃的群体,此类群体经常会引起教师负面情绪,主要是其他教师对班主任反馈学困生的一些思想上或者行为上的问题。后进生普遍学习成绩差,部分学生与教师直接发生冲突碰撞。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前,应当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家庭及性格成因,对学生展开适当的帮助,避免引发产生反感。潜移默化改变学生学习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树立学习自信。若教师无法及时给予学困生帮助,学生的差距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考上高中,对学生一生产生负面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当积极鼓励学困生,经常与学困生交流,改变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在课堂中勇于表现,改变不正确的行为,成为高素质的学生。

4.注重家校合作,共同进行管理

初中生主要活动场所便是学校及家庭,因此,班主任应当与家长联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与家长合作,认识到班级中学生特点及生活方式,比如,在布置课外作业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思考学生家庭情况及学习环境,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而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家庭中能努力学习,注意学生日常行为,及时规避学生不良生活习惯,使学生思维及行为上均能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初中班主任管理,应当关注管理效果,而并非将目光放在管理模式上,管理效果便是管理模式有效性的体现,教师应当基于教育艺术角度对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展开分析,采取合理化的管理方式,逐步赢得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改变学生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入社会后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瑛.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品格养成教育提升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0(29).

[2]陈凯,刘慧.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与实践[J].决策探索(下),2020(10).

[3]张琼.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家长,2020(29).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初中,江苏 如东226400)

猜你喜欢

教育艺术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及教育艺术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艺术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