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打造农特产品新型营销模式
2021-05-10侯秋琚隋鑫瑜
侯秋琚 隋鑫瑜
【摘 要】在互联网兴盛的当代,电子商务成为新潮流,农民对于线上销售流程较为陌生,但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买卖。打造农特产品新型营销模式,政府、企业、高校三主体参与建设,开展透明化生产+故事化销售,注重有爱消费+健康饮食,实现公众号+第三方小视频平台+农特产APP三位一体,促进企业发展、大学生创业、线上助农巧妙结合,从而推动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ra when the internet is flourishing, e-commerce has become a new trend. Farmers are relatively unfamiliar with the online sales process, but consumers are more inclined to buy and sell online. Creating a new marketing mode for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main bodies. Carrying out transparent production + storytelling sales, focusing on consumption with love + healthy diet, realizing the trinity of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third-party short video platform +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PP, promoting the ingenious combination of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online agricultural assistance, thus promoting the dual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gains and social benefits.
【关键词】“互联网+”;农特产品;新型;营销模式
【Keywords】"internet +";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new type; marketing mode
【中图分类号】F713.36;F3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3-0134-02
1 引言
在经济发展迅速、政策利好的态势下,中国土特产电商行业发展正处于良好的市场大环境。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其中,農产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占20%,农产品交易总量达到211828.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0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量将达到8000亿元。在借助电商模式的基础上,农产品行业将迅猛发展。
但是大部分农产品还处于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状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意识淡薄,竞争力低,品牌意识淡薄,销路难以扩大。多数农产品无品牌,经营过于分散,龙头企业带动效应较弱,标准化生产难以推行。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农民获取相关政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农民合作生产与蔬菜销售发展不匹配,农民在选择优良品种、掌握惠民政策、了解市场需求等方面有困难,这已经严重影响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为此,引导农民正确选种绿色生产、致力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经济飞跃刻不容缓。
2 目标市场分析
目标市场顾客定位在中青年人群。目前,中青年人群是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人群,他们的消费能力占社会主体。相关数据显示,他们在饮食、服装和娱乐等方面消费超乎想象。他们正在推动着消费结构与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
3 农产品流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消费安全和购买便利性等方面更加注重。传统的农贸市场作为一种市场形态,其地位、作用在日益降低。传统的农贸市场普遍存在市场规模小、交易场所拥挤、服务功能不全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到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的愿望。
此外,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需求就有供给,于是,社区生鲜便利店依靠互联网迅速崛起了一种新型模式——社区团购开始涌现,社区团购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经销代理模式,依靠国内强大的物流优势和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直接触达消费者,除掉繁杂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中间成本,也提升了品质。移动互联网下,生鲜蔬果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重视,大量社区生鲜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6年7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此外,农产品物流是百姓的生命线,关乎国计民生,在农产品物流方面我国仍有很多问题,加速发展农产品物流业、降低流通成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农产品物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互联网+物流”。
4 發展趋势
第一,融合趋势。农贸电商行业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线上与线下会呈现多渠道、多维度相互融合发展。
第二,绿色化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追求更高层次的衣食住行、追求更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特别注重健康饮食。
第三,特色化趋势。农产品电商的多种模式创新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使农贸电商行业的错位竞争成为可能,促进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升级。
5 “互联网+”背景下,打造农特产品新型营销平台
平台建设总体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搭建“农特产品网上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建设参与主体为政府、企业、高校,主要以销售地方农特产品为主。为农民拍摄视频、撰写文章、创建网络平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允许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免费入驻,并引导农民开展绿色生产,组织农产品品牌兴农活动,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帮助农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回归家乡、精准扶贫,建立地方农特产品网上平台,服务于农民与消费者。平台建设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建立地方农特产公众号;中期将结合实际情况,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地方农特产小视频;后期逐步完善产业链,构建地方农特产APP购物平台。
第一阶段:地方农特产公众号开发。首先,地方农特产公众号将数字化服务全面升级,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手段带领大家了解地方农特产平台所售时令农副产品从种植、培育到销售以及配送的全程以及那些产品背后关于爱的故事;其次,地方农特产公众号将进行具体产品定价,省略中间商这一环节,让农副产品以更合理的价格出售,帮助更多农民解决交易、农产品滞销、薄利等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让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第二阶段:地方农特产小视频(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地方农特产小视频将产品背后故事以及农产品从种植、培育到销售的全程实时展现。将产品链接置于视频中,消费者点击后便出商品相关信息,直接引流购买。通过这种模式,迅速提升产品热度,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并通过产品采集,从吸引、体验到沉淀,完成一站式的营销闭环,打造良好的品牌生态。
第三阶段:地方农特产APP购物平台。平台是为其产品符合标准的农户开放的,欢迎农户入驻,不仅解决了大批量农产品的滞销问题,还由于快速收购提高了销售量,让千万贫困农民在免于风险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国家倡导的精准扶贫。平台实现食品透明生产、新鲜出售,实现从菜园直接到餐桌的全程透明消费。在物流方面,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努力降低物流成本,将农产品从农户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快速得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平台将农民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精准助力农产品的上行。实现标准化与品牌化的升级,最大限度地缩减了流通环节,为农民带来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入,这是传统农业产业链升级革新的新模式,也为解决农业产业利益分配、农村人才留存等核心问题提供了可能。
通过营销的过程,帮助农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逐步进入农贸电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建立家喻户晓的地方农特产品牌。可以采取一系列营销策略,例如,预售销售、优惠销售、故事化营销、爱心互惠销售、口碑营销、植入营销、驻村第一书记带货营销等营销策略。
6 结语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打造农特产品新型营销平台,是在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众多助农政策的指引下,通过互联网打开销路,为家乡农民和喜爱地方特产的消费者服务,开创农特产品销售新篇章。其可以有效解决地方品质优良特产受环境污染影响、农民接收市场需求信息不及时造成销售难等问题;可以满足那些身居城市、注重健康饮食、喜欢绿色食品但无法买到保真正宗土特产的这一极具消费实力的受众群体对食品高品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杰.洞察“Z世代”消费趋势[J].知识经济,2019(26):66-69.
【2】洪涛.2020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三)[J].农业工程技术,2020(21):63-70.
【3】张天琪,胡军珠.“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36):12-14.
【4】郭永平.互联网+时代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7(02):125-126.
【5】马彬,陈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