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探讨

2021-05-10马炳文

关键词:环保教育化学教学对策

马炳文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发展成当今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农业发展建设很多都与化学有关,且化学涉及的方方面面正时刻改变着我们当前的环境。化学学科在开展环保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34

我们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且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紧密依存。新时期,我们正利用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科学改造自然,积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所以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很大威胁。基于此,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一定要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我国新课标也提出,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环境教育逐渐渗透到多个学科中去。所以,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大势所趋,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1]。

一、在化学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首先具有环保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教育教学不仅体现知识的传承能力,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初中阶段化学课本中有许多与环保相关的章节内容,例如教师和学生们在学习碳和硫及其化合物的章节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酸雨和酸雾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对于建筑物的腐蚀和农作物的危害等等。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使学生了解水、土地、空气都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合成橡胶和纤维、涂料等的性质及用途,钢铁工业在几种常见金属中的特性和用途。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这些化学相关的内容,设计开展一些特殊环保教育,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报纸、书籍和互联网资料,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环保教育。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是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制备是从实验开始的,化学实验也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最感兴趣的环节。实验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有毒物质,比如有毒气体、液体和固体,假如实验操作不规范,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作为化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实验安全的意识,就是要操作规范,并且听从教师的实验安排。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教师和学生常常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化学原理,实际上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和思考并且分析的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学生在实验中难免会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质,因此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就要向学生灌输保护环境的理念,让学生们在实验教学中学会如何处理废弃物和有毒的药品和气体,进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研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们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质,让学生们知道一氧化碳是有毒性气体,然后再和学生们一同来改进尾气的处理装置,以防止一氧化碳气体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在硫酸和氯化钡的反应实验中,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水中钡离子质量分数一旦超出1mg/L,就会使土地和水资源遭受污染。因此,学生只需将几滴氯化钡滴入少量硫酸溶液中,即可看到会出现白色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是不溶于稀硝酸的,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药品,而且还对环境起到了有力地保护作用。因此,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开展规范实验教学,尽可能降低实验药物的浓度,避免环境污染,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升华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将环保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从我们周围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生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当地工厂参观,实地考察,了解河流周边环境情况,污染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环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其拥有良好的环境意识。首先,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附近河道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河道的污染程度。很多城镇都是依河而造的,所以河流两岸常常到处都是垃圾,河流中还会漂浮大量废弃物。人们生活、工厂生产污水随意排放使我们的许多母亲河都变得黑臭难闻。学生通过实践的研究和调查,分析河流污染的真实原因,最后,学生们在撰写有关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利用控制变量的调查方法,将不同水质的水浇灌动植物。可以用干净的水、洗衣粉水和肥皂水分别对豆类种子浇水,几天过后你会发现用干净水浇过的豆类种子发芽较好,用肥皂水浇过的豆类种子发芽较慢,而用洗衣粉水浇过的豆类种子不发芽,这不仅表明需要我们不用或者少用洗衣粉水,而且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温和的环境。学生们通过这一个对比实验,就能够知道废水如果排入河流,那么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此一来,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我开始,这样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只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真正拥有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从初中化学课堂来讲,在化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师要将环境保护问题作为基础性的教学任务来完成,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在学生心灵中种下一颗环保的绿色的种子[2]。

参考文献:

[1]李岳岗.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反思与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37).

[2]裴必高.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职教中心,甘肃 兰州730084)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化学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