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探微

2021-05-10陈晓芳

成才之路 2021年6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教学效率构建

陈晓芳

摘 要:構建趣味语文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教学形式趣味化、教学内容趣味化两方面,对趣味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趣味课堂;构建;策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90-02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强化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及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构建语文趣味课堂,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趣味语文课堂概述

构建趣味性高语文课堂,就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运用趣味教学,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趣味语文课堂的构建应紧紧围绕“趣味”二字展开,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借助多元化的趣味性教学模式,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构建趣味课堂,应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原则,充分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的魅力,真正爱上语文这一学科,提高语文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语文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应新颖别致,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欲望。

二、趣味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已彰显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推动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彻底改变了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趣味性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趣味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原则

原则一,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可依据学生贪玩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喜好被肯定等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教学目标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原则二,适宜性。教师在设计趣味性语文教学环节时,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文章内容、题材、结构、教学目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游戏,确保趣味性教学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和流程中,并与其搭配得当,衔接自然、流畅。

原则三,审美性。在语文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趣味教学环节时,应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内在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性语文教学环节时,不仅要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还要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原则四,有效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予以关注,以免学生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出现纪律失控的现象。为此,教师在开展趣味性教学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确保趣味性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实效。

四、趣味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1.教学形式趣味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增强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借助观察、猜谜语、创设情境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点燃学生语文学习激情。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断了尾巴的壁虎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壁虎的尾巴断了,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怎么办呢?”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的学习。又如,在教学《画风》一文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以“风”为谜底,引导学生在猜谜语的趣味活动中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教师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游戏,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摘苹果”游戏,将生字以苹果的形式挂在“苹果树”上,让学生在比一比谁摘的苹果多的趣味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字的学习中来。又如,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境。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不仅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还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实现高质量学习。

2.教学内容趣味化

在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使学生在趣味化的语文内容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高。

第一,实施生活化教学。要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就要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借助生活化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探索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美,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有关春节的内容进行回顾,将放鞭炮、拜年、吃饺子等习俗融入到教学中,从而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第二,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抽象的、静止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动态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加深学生的印象。以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汉字演变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会更加有趣,有利于构建趣味语文课堂。第三,融入趣味性的故事。要实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听故事,将趣味性故事融入语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总之,构建趣味语文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遵循趣味性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两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赖昌远.趣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36).

[2]范妍妍.趣味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J].黑河教育,2020(08).

[3]狄得禧.打造语文趣味课堂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13).

[4]闫金林.小学语文趣味课堂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2019(35).

[5]高静.趣味中的智慧——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03).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教学效率构建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