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的实施研究

2021-05-10姚建英

成才之路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姚建英

摘 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型复习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教學目标。文章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教师要研读核心素养,细化素养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真实的议题,活化素材载体;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活动型复习课;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40-02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承担着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重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他们的身心尚不成熟,社会经验和阅历较少,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这一现状,全面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程教学的时候,应明确活动复习课程与讲授新课之间的区别,全面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摒弃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转变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需求。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随之更新和优化,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活动型复习课程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三,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需求。调查发现,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主体倒置现象,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比较少,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实现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而通过活动型复习课的应用,可有效激活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最终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构建的策略

1.研读核心素养,细化素养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程的时候,应制定出具体的素养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必须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并结合这一学科的考试指导,结合学科考试的性质、范围和要求等,对素养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确保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能够体现出主要的学习方向、知识重点。

例如,在进行“崇尚法治精神”的活动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制定活动型复习课的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由、平等的真正含义,明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进而理解人人平等的法律含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学校中的哪些制度、规则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学生是否更自由了,并将观点填入下表:

这样,教师通过研读核心素养,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操作,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2.精心选择真实的议题,活化素材载体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程教学时,对活动的议题进行确定是关键和基础。具体来说,在选择议题的时候,应选择一个能够统领课程内容的活动议题,并紧紧围绕议题,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问题等,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最终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在选择议题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真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作为出发点,精心选择生活化的议题。例如,对于“高铁霸座哥”等个别事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到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习中。第二,确保所设置的议题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探究性,可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例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立足于生活,选择具有思辨和探究性的议题:公交车突然失火,乘客被困在车里。有的人奋不顾身前去求人,有的人则站在远处指指点点。奋不顾身的人前去救人是不爱惜自己生命吗?如果你是车上的乘客,你会怎么想?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第三,确保所设置的议题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考和学习中,并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学科教育目标。例如,在设置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化事例,设置一个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议题:小龙家要新建一栋楼房,装修公司推荐了一套智能装修方案,但是父母觉得费用比较高,并且爷爷奶奶不懂得如何使用,给予了否定。如果你是小龙,你会如何说服父母?这一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议题,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通过多种学习模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3.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程教学的时候,为了达到育人的目的,必须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1)结合议题,选择时政热点,设置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议题的学习中。(2)遵循“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科学设计议题问题,确保所设置的问题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可思性、情境性和发展性,能够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最终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预防犯罪”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A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忙于做生意,没有时间对小A进行管理和约束。平时小A和爷爷一起生活,最近,他喜欢上了玩游戏,偶尔还模仿游戏中的情节作弄同学。后来,小A与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变得更加大胆,常常打架。终于,在一次斗殴中,小A失手将他人打伤。最终,小A因为触犯刑法而被拘留。接着,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犯罪与不良行为的理解,为什么小A最后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犯罪。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思考和总结,很容易得出犯罪是有诱因的,要经过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杜绝不良行为,认清犯罪的危害,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防微杜渐,增强自我预防犯罪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程和传统讲授课程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型复习课程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课程的构建要点,细化素养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真实的议题,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学科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然,刘岚.活动设计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初中活动型学科课程《道德与法治》为例[J].江苏教育,2018(11).

[2]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吴叶青.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

[4]丁雪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8(08).

[5]雷洁康,王吉平.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培育探析——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2).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