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家庭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模式研究

2021-05-10李红栋

成才之路 2021年6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中小学家庭教育

李红栋

摘 要: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重要阵地,对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发挥传统文化价值有效立德树人、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有效立德树人、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有效立德树人三方面,对中小学家庭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1;G6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4-0036-02

素质教育的推进,更凸显出坚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重要阵地,对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优化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德行的有效发展。

一、发挥传统文化价值,有效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组成,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基石。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能更好地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效果。人在出生后最先接受的教育就来自家庭,传统文化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首先,要取其精华。教师要运用辩证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即选择适应现代社会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例如,孔子提出的关于人的德行中的“仁”与“义”,倡导真正爱人的人要积极履行社会义务,此观点符合现代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

其次,教育从小抓起。我国十分注重家庭教育,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所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均能展现其家教的优劣。家庭更是塑造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需要家长从小就告知其如何做人,让其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培养其优秀的品德。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家长要在孩子能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教育,避免教育内容脱离孩子实际情况和理解范围,使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负担。在孩子阅读时,家长可为其选择涵盖传统文化的书籍,这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家长也可让孩子背诵优美的片段和简短的文字,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气质。

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家庭,教导出的孩子也极具正能量,符合古语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家长要亲力亲为,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例如,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中,孩子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孩子立即打了一盆水为妈妈洗脚,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也说明父母的行为对子女起着重要的影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家长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因子,为传统文化增加全新的内容。家长只有把自身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促进孩子成长成才。

二、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有效立德树人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基础。首先,重视家庭物质环境建设。该层面主要集中于家庭经济、家居环境以及弘扬良好道德品德方面。在家庭经济方面,相关研究指出,家庭物质条件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发展,但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如果家长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家庭的收支,则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家长做好收支计划,勤俭持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发扬民主精神,调动家庭成员参与其中,使家庭成员产生构建美好和谐家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家居环境布置方面,家长要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室内物品的选择和布置应高雅、整洁、大方,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理财,在生活中要注重节约用水、用电等。可以说,优秀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无论是在初中、高中、大学还是未来的人生旅程中,都要让孩子有勤俭节约的意识。

其次,营造宽松的家庭心理环境。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涉及多方面内容,品德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让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节教育课,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家长要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相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是开展家庭教育首要环节,如果父母将殷切期待转为激励,则有利于子女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无论父母对子女产生任何期望,都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要遵重子女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期望过高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家校共育机制,有效立德树人

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家庭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学校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家长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优势作用。

首先,信息共享。学校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强化家庭教育的角色。因此,学校要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和社会教育为辅的互动平台,打破传统、单一、沉闷的教育方式,提高家校互动效果。该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分为学校、我的家庭、家校共育三大模块,并运用图片展示、流媒体、直播、任务下达等一系列内容,让家校共育更直观生动。其中“我的家校”模块中再细分为亲子活动、班级动态、晒照片等小模块,教师在每周都会发布贴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亲子活动,不仅解决了家长周末无法高效陪伴孩子的现状,更能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例如,学校可在互动平台中发布学生在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并在图片旁边添加文明习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促使家长协助教师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其次,适当培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往往因工作等多种原因,没有及时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爱莫能助,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对此,学校和教师可对家长开展适当培训,如借助互联网和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并让家长借助网络学习如何科学对待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空间。

再次,与家长达成共识。基于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和家长保持的教育理念一致。这是因为每个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为家庭教育实践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必要时可借助互联网让家长持续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教师则要通过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总之,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承载民族发展、国家繁荣的中坚力量,其一言一行彰显着自身的形象和综合素质。而家庭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要求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優势,从多方面开展家庭教育,使孩子从不同方面得到有效提升,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宇佳.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3).

[2]薛元华.家校携手让每个孩子幸福成长[J].湖北教育,2017(12).

[3]傅国亮.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19(03).

[4]舒绍林.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实施立德树人的策略分析[J].教师,2018(04).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中小学家庭教育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