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拔模具用硬质合金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2021-05-10曾阳根王振生张大功

钢管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模渗氮镀铬

曾阳根,王振生,刘 军,张大功

(1.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湖南 娄底 417000;2.湖南国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201;3.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岳阳供电分公司,湖南 岳阳 414000;4.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101)

随着钢管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产量、品种、质量、生产技术及设备制造等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其中,冷拔工艺制备的精密无缝钢管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不断增多[2]。冷拔模具主要用于无缝钢管的管壁减薄和定径,是拉拔加工工艺中常用的易耗性模具。在冷拔加工工艺中,模具费用约占加工费用的1/2,又由于模具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无缝钢管的质量。因此,模具对于提高无缝钢管的产品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3-10]。

鉴于大直径无缝钢管冷拔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模具材料主要有镀铬Cr12MoV 合金、渗氮Cr12MoV 合金与硬质合金。本文对比YG20CG11008 硬质合金和镀铬Cr12MoV 合金以及渗氮Cr12MoV 合金,研究硬质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以及作为冷拔模具材料的可适性。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的Cr12MoV 合金热处理工艺为1 020 ℃淬火+550 ℃三次回火,线切割切取20 mm×20 mm×10 mm 的磨损样品,表面精磨至粗糙度(Ra)0.6μm,分别采用电镀工艺镀铬以及等离子渗氮炉420 ℃等离子渗氮表面改性。镀铬工艺为:除油溶液 组 成NaOH 60 ~80 g/L,Na2CO335 ~40 g/L,Na3PO440~60 g/L;电流密度3~8 A/dm2,槽温50~70 ℃,阴极出油3 min,阳极去油0.5 min,纯水清洗;体积百分数为20%的H2SO4室温酸洗3 min,纯水清洗;CrO3250 g/L,H2SO42.5 g/L,电流密度7.5~46 A/dm2,40~60 ℃,电镀10 h。等离子渗氮工艺为:丙酮清洗后放置于LDM2-25 型脉冲直流等离子渗氮炉中,通过NH3进行渗氮处理,渗氮温度为420 ℃,渗氮时间为32 h,气压1 200 Pa。YG20C-G11008 合金制备工艺为:配方80%WC+20%Co 以及WC 和Co 的总质量的2%石蜡,滚动球磨24 h 混合均匀,喷雾干燥制粒,160 kN 自动机械压力机压制成坯料,氢气脱蜡,1 400 ℃真空烧结90 min,线切割切取20 mm×10 mm×4 mm 的磨损样品,表面精磨至粗糙度(Ra)0.6 μm。镀铬Cr12MoV合金、渗氮Cr12MoV 合金与YG20C-G11008 合金表面抛光后,经丙酮+酒精超声波清洗,烘干。

1.2 试验方法

采用MRH-5A 型环-块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摩擦副接触方式为环-块滑动线接触方式。对磨件上试环为调制钢环(38 HRC,尺寸为Φ49.22 mm×13.06 mm),镀铬Cr12MoV 合金、渗氮Cr12MoV 合金与YG20C-G11008 合金为下试块。试验条件:室温,大气干摩擦,载荷为5 000 N,滑动速度为0.1 m/s,试验时间为30 min。根据摩擦力值公式计算摩擦因数。磨损体积量用NanoMap-500LS 三维接触式表面轮廓仪测得。磨损率计算公式为W=V/(F·L)(W 为磨损率,V 为磨损体积损失,F 为载荷,L 为滑行距离)。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取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采用S-3400N 型扫描电镜分析变形区表面形貌。采用HV-50 维氏硬度计测试合金的维氏硬度,5 N 的载荷,持压时间为15 s。

2 三种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YG20C-G11008 合金是利用19.41%的Co 作为黏结金属,将WC 颗粒黏结成块体的硬质合金,磁化强度4 kA/m,密度13.48 g/cm3,相对磁饱和强度29.5(Gs·cm3)/g,WC 平均晶粒尺寸为1 μm,无η 相(图1),表面硬度为1 253~1 272 HV;细化的硬质合金WC、Co 原料粉末具有很高的活性,微观上有助于改善组织均匀性,抑制烧结过程中WC颗粒长大,形成良好的过渡性界面,减少空隙度,提高致密性,可以大幅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和强度等宏观性能[11];另外,WC 晶粒接近纳米级(1 μm)时,WC-Co 硬质合金的磨损质量大幅度下降,耐磨性能显著提高[12]。因此,选用YG20C-G11008 合金作为研究对象。Cr12MoV 镀铬层厚度约为0.75 mm(图2),表面硬度为950~1 000 HV。Cr12MoV合金中的共晶碳化物呈弥散分布(图3a),在碳化物堆积区域碳化物颗粒尺寸较大,部分碳化物呈长杆状,并且边角圆滑;渗氮组织有3 个区域:表面的白亮层即氮化物层表面硬度为1 050~1 100 HV;次表面颜色较深的是扩散层,最后是较明亮的基体组织。

图1 YG20C-G11008 合金的组织形貌

图2 Cr12MoV 镀铬层的形貌

图3 渗氮Cr12MoV 的组织形貌

3 三种材料的磨损性能及机理

3.1 三种材料的磨损性能

镀铬Cr12MoV 合金的摩擦因数为0.25,磨损率为8.3×10-14m3/(N·m)。渗氮Cr12MoV 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16 和3.6×10-14m3/(N·m),磨损率较镀铬Cr12MoV 合金降低2.3 倍。YG20CG11008 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35 和0.18×10-14m3/(N·m),磨损率较镀铬Cr12MoV 合金和渗氮Cr12MoV 合金分别提高了19 倍和45 倍。

3.2 三种材料的磨损机理

三种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如图4 所示。可以发现,低倍下镀铬Cr12MoV 表面呈现出显著的剥落特征和比较明显的犁削特征(图4a),高倍下镀铬Cr12MoV 表面还呈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特征(图4b)。低倍下渗氮Cr12MoV 表面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犁削特征(图4c),没有发生渗氮层剥落的特征;高倍下渗氮Cr12MoV 表面呈现出显著的犁沟特征(图4d)。由于渗氮时通过调节气体组分可以控制氮化组织、降低渗氮层的脆性,不易产生剥落和热疲劳,故Cr12MoV 合金经过渗氮处理后,表面的耐磨性、抗疲劳性能、抗热、抗蚀性能、硬度和抗咬合性能优越。

图4 三种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

低倍下YG20C-G11008 合金表面呈现剥落、黏着和犁沟特征(图4c),高倍下合金表面呈现出黏着、WC 颗粒、微坑以及WC/WC 间微裂纹特征,硬质合金的WC 颗粒、微坑以及WC/WC 间微裂纹特征出现在磨损表面的黏着剥落处。这是由于材料接触表面的高接触应力作用导致硬质合金表层的Co 从WC 晶粒间被挤出,Co 与Fe 是固溶度大的同族元素,易发生黏着磨损,黏着磨损导致合金摩擦因数增大[7];伴随着黏结相Co 的流失,硬质合金的表面完整性受到破坏,WC 颗粒成为磨损表面微凸体,缺少Co 相的屏障保护导致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WC 晶粒间产生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使得部分WC 颗粒开始从基体表面剥落形成微坑,WC 颗粒的剥落进一步加剧磨损表面剥落特征[13];由于摩擦磨损工况是自然的压应力状态,压应力可以抑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14-15],WC 晶粒间裂纹遇到Co 相不会再扩展,故YG20C-G11008 合金没有发生断裂;脱落的WC 颗粒以磨粒的形式出现,在外界辗压的作用下,在摩擦副的表面形成犁沟状的磨损痕迹,故磨损表面出现犁沟特征。

4 生产使用情况

根据三种材料的磨损试验结果,YG20CG11008 合金耐磨损性能最优。因此,采用YG20CG11008 合金制备了外模(图5)。考虑到YG20CG11008 合金的价格贵、韧性差,采用镶套的方法制备了外模。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外模表面主要呈现拉伤磨损特征,高倍下,磨损表面主要呈现剥落、黏着和犁沟特征,与磨损试验结果吻合。YG20C-G11008 合金外模表面形貌如图6 所示。YG20C-G11008 合金外模的使用寿命较镀铬Cr12MoV 合金外模提高了近10 倍,解决了某公司的模具失效问题。这说明硬质合金相对于镀铬Cr12MoV 合金和渗氮Cr12MoV 合金,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冷作模具的使用寿命,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不足之处是模具成本高。

图5 YG20C-G11008 合金外模

图6 YG20C-G11008 合金外模表面形貌

5 结 论

(1) YG20C-G11008 合金WC 平均晶粒尺寸为1 μm,无η 相,表面硬度为1 253~1 272 HV。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35 和0.18×10-14m3/(N·m),其磨损率较镀铬Cr12MoV 合金和渗氮Cr12MoV 合金分别提高19 倍和45 倍。

(2) YG20C-G11008 合金的磨损机理受控于黏着磨损。高接触应力导致接触表面的硬质合金中的Co 从WC 晶粒间被挤出,发生黏着磨损,Co 的流失导致WC 颗粒缺少屏障保护,在磨损表面形成微凸体,在高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裂纹扩展导致部分WC 颗粒剥落形成微坑。摩擦磨损工况自然的压应力状态抑制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合金没有发生断裂。

(3) YG20C-G11008 合金模具的使用寿命较镀铬Cr12MoV 合金外模提高了近10 倍,不足之处是模具成本高。

猜你喜欢

外模渗氮镀铬
胶囊模具、轮胎胶囊的成型方法及轮胎胶囊
某大修曲轴渗氮工艺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模肺氧合辅助患者并发症分析
时效硬化渗氮钢的开发与应用
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冷挤压外模的改进设计
小型镀铬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考虑渗氮层影响的活塞销疲劳强度研究
镀铬工艺的应用及相关配方介绍(Ⅱ)
不锈钢低压真空渗氮组织与性能研究
镀铬板表面孔隙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