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对产科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
2021-05-10李治霞曹丹凤邢爱红张世雪崔向燕
李治霞,曹丹凤, 邢爱红, 张世雪, 崔向燕,王 云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山东 济南 250002)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刻,也是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进行转换、正式步入护理行业的必经阶段[1]。护生在实习期间既需要掌握各专科护理知识,也需要掌握重要的临床操作技能及各种简单仪器的使用[2]。产科是每位护生在实习期间必须要轮转的科室,鉴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3]。产科可以说是医院里比较复杂的科室,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4]。为保证临床教学质量,让护生在实习期间较为全面地掌握产科专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教学方法就成为重中之重。创新扩散理论是将相关的创新意识、技术或创新理念向大众传播,从而使患者获得创新思维或健康意识[5]。近年来,创新扩散理论逐渐引入医疗卫生行业,但是研究极少,且主要用于健康教育策略的指导[6]。但有研究表明,创新扩散理论是改变护士实践行为的一种最佳方式[7]。为此,本研究选取产科实习护生对其使用创新扩散理论进行临床教学,探讨创新扩散理论对产科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12 月在某三甲医院产科实习的126 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3 名。对照组年龄19~23 岁,平均年龄为(20.54±1.82)岁;本科护生6 名;独生子女35 名;城市子女20 名。试验组年龄18~23 岁,平均年龄为(20.30±1.61)岁;本科护生8 名;独生子女30 名;城市子女21 名。对比两组护生的年龄、学历、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市子女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进入产科实习的护生实习期为一个月,每批护生进入产科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即每周固定上一次理论课,讲授临床常见知识、技能操作以及带教教师临床带教中遇到的问题。试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教学方案:(1)成立专门的教学小组,制订更为精细的教学方案,系统评估护生的学习接受程度及执行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护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2)产科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忙、乱、杂,尤其是夜班,工作量也不会减少,可能会导致许多实习护生产生负面情绪,教学小组成员要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动态,给予心理疏导。(3)护生参加完每周的固定带教后,总带教教师会布置作业或告知护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将授课或作业内容发给所有临床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教师根据总带教教师的要求,对学生提问并回答学生的疑惑;临床实践操作由总带教教师统一培训,再由临床带教教师进行接力培训,以提高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2.2 观察指标 两组护生入科后进行一次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对考核情况做比较。两组护生分别以不同方式培训后,在第2 周及第4 周出科之前由总带教教师对其理论及操作技能进行考评,以护理部制定的考试标准为依据,对护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分。
1.2.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 软件对两组护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理论考试成绩
入科考试时,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护生入科后的第2 周测试及第4 周出科测试时,试验组护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F P 值F P 值F对照组试验组入科时66.25±6.86 63.60±10.73 0.8660.358第2 周75.70±9.22 82.55±7.35 6.7460.013第4 周 P 值0.000 81.85±9.53 88.10±5.71 16.266
2.2 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入科考试时,两组护生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 周测试时,具有产科特色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比如留置导尿术、胎心监护、多普勒听诊、静脉输液泵及微量泵的应用)以及基本操作(比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面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 周出科测试时,试验组护生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实习护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F P 值F P 值F对照组试验组入科时61.05±6.30 65.05±8.53 2.8440.100第2 周73.15±9.50 76.10±6.71 0.8580.360第4 周 P 值0.004 76.55±11.73 85.90±7.13 9.364
3 讨论
(1)入科时两组护生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习护生一般按照学校,以小组形式,按照护理部制订的实习计划进行科室轮转。他们经历了相同的科室、相同的培训模式,掌握的内容大体一致。加之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实习科室,难免会出现紧张、不适应、不了解科室的情况,因此他们入科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操作技能并无太大差异(P>0.05)。
(2)在第2 周及第4 周出科测试时,试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护生每次参加完理论培训后,没有临床带教教师的日常督促与检查,可能心理上比较放松,行动上比较懒惰,学习积极性较低,很少有护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试验组护生参加完理论培训后,除了需要完成总带教教师布置的作业,还要面对临床带教教师不断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从而考试成绩比较理想。与有关研究[8-9]提出的将带教教师分层级培训实习护士可以提高其成绩这一结果相似。
(3)第2 周测试时,两组护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 周出科测试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二孩”政策的实施,产科工作量明显加大,护理带教教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向实习护生讲述各种仪器的具体使用,只能利用闲暇时间间断地进行讲解,很少能手把手传授操作技能。另外,护生对教师也有陌生感,不敢开口提问,导致刚开始的2 周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差强人意。时间久了,随着护生跟着临床带教教师进行护理工作,操作技能逐渐得到提高。
本研究采用的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1)通过系统评估了解护生状况,使教学小组制订的培训方案更具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效率。(2)大多数护生由于要面对复杂的临床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可能会出现紧张、担心,甚至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0-11]。心理疏导可以有效缓解护生的不良情绪,使其以良好心态对待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感情,为以后从事护理工作打好心理基础。(3)凸显了临床带教教师的作用,临床带教教师也参与到整个带教工作中,在与护生的互动中,不仅可以增加师生感情,也可以使临床带教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短板,加强学习,从而更好地培训其他护生,更好地服务患者。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可见将创新扩散理论引入产科护生实习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达到改善临床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