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

2021-05-10王再超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文协作图谱

马 燕,王再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精细。美国学者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整合医学”概念,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多学科协作。多学科协作(Multi 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是从医学分化到再综合的过程中演化而来[1]。多学科协作模式是以循证医学为理念,以多中心临床研究为基础,推出疾病诊治路径和临床指南的新型医疗模式[2],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和门类局限,促进学科间更好地合作与发展。护理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且高度融合的综合应用型一级学科[3],在现代医学专科化与整体化环境下如何建立和培养高层次护理专门人才、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多学科协作模式实现了多学科知识融合最大化,掌握知识能力最大化,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如火如荼[4]。为了解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国内护理领域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推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领域深入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采用SU(主题)字段精确检索,检索时间为1989 年1 月1 日至2019 年8 月12 日,检索策略为“多学科协作”OR“多学科团队协作”OR“多学科团队”OR“多学科综合治疗”OR“多学科”OR“mdt”AND“护理”。剔除重复及会议通知、消息、访谈、书评等不相关文献,最终获得418 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 V 5.3.R4 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 平台的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5],该软件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及图形绘制等来可视化地展现某一学科范畴的研究热点[6]。研究步骤:检索并整理出文献,以纯文本形式导出,严格按照CiteSpace 要求的格式保存为“download_XXX.txt”,导入CiteSpaceV 5.3.R4 软件。参数设置:时间分区为1989—2019 年,作者和机构以8 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关键词以一年为一个时间切片,分别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进行相应的合作网络分析和共现聚类分析。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总体发文量(见图1)

图1 发文量年度趋势

共纳入418 篇文献,从图1 可以看出,从1992 年起国内开始有关于多学科协作的相关报道;2010—2016 年关于多学科协作的文献出现缓慢增长和平稳增长趋势,多学科协作模式不断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临床;2016—2018 年发文量呈陡峰式增长,因本研究只纳入2019 年8 月前的文献,故2019 年发文量较少。从发文趋势看,多学科协作模式已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

2.2 核心期刊发布情况

418 篇文献发表于国内14 种核心期刊,其中护理类核心期刊5 个,《中国护理管理》发文量最大,其次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学杂志》(见图2)。

2.3 文献作者群

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作者合作知识图谱,见图3。该图谱由89 个节点、128 条连线组成,网络密度为0.032 7,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出现的次数越多。图3 显示,代表施雁、王芳、徐春艳、陈玲的4 个节点较大,表明4 位作者发文量较多,与发文统计量结果一致。图3 显示了10 个合作群,施雁、徐春燕、丁建玲、康志敏、黄金、郭德静等人构成大的合作群,王芳、陈璐、孟爱凤、温静兰等人构成两人合作的小合作群。从作者群角度看,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处于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状态,不同作者间的学术联系较弱,常见的研究团队由同一机构的作者组成,且研究深度不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发文量排名后发现,每位作者的发文量相对较少,最多为5 篇。表明作者集中度较低,核心作者较少。

图2 核心期刊发文量

图3 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2.4 发文机构

以发文机构为网络节点绘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见图4。该图谱由32 个节点、4 条连线组成,网络密度为0.008 1。按照发文量进行排序,发文最多的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各3篇。从节点连线来看,虽然研究地域广泛,但分属不同省份或地区的机构联系较少,合作单位以医院为主,其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形成一个研究小团体,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形成更小的研究团体。整体来看,研究机构间联系不紧密,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2.5 基金支持情况

418 篇文献中共有32 篇文献获得基金资助,占文献总数的7.66%,其中国家级基金论文4 篇,省、市级基金论文25 篇,其他基金论文3 篇。2008—2010 年仅有2 篇文献获得基金支持,2015 年开始有基金资助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到2019 年已有30 篇文献获得基金资助,占基金支持总量的93.75%。表明护理领域对多学科协作模式已引起重视,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图4 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3 研究内容分析

统计分析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后可知某学科领域研究的主题及侧重点,把握其发展趋势。以关键词为网络节点,以一年为一个时间切片,Top N per slice 为50,剪切方式(pruning)采用pathfinder,其余为系统默认,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算法选择LLR(见图5)。图中共有109 个节点、169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28 7。根据网络结构和聚类清晰度,CiteSpace 以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 值)两个指标作为图谱绘制效果的评判依据[7],其中聚类的轮廓值是衡量聚类轮廓内部节点之间紧密程度的指标[7]。Q 值>0.3 表示划分出来的聚类结构是突出的,S值>0.5 表示聚类是合理的[8]。根据图中结果可知,本次聚类的Q=0.611 1,S=0.608 5,聚类合理。从图5 可以看出,最大的节点是“多学科协作”。综合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确定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且集中在临床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癌症等的诊疗和护理效果上,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少。

4 讨论

4.1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我国护理领域发展迅速,日益受到重视

科研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可以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产生、发展及未来趋势,从而为科研选题、技术开发或引进方案等提供参考依据[7]。从文献计量及年度分布可以看出,自2016 年起我国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发文量增长迅速,关注度逐年升高。基金论文数量也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9]。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2019 年有30 篇相关文献获得基金资助,占基金论文总量的93.75%。这些均表明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我国已日益受到护理人员和研究者重视,并且得到了政府及地方科研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

4.2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领域应用的范围需扩大,研究深度有待提升

从研究对象来看,近年来我国多学科协作模式多应用于临床慢性病护理[9]、癌症患者护理[10]、围手术期护理[11-13]等方面,伤口造口护理[14]、康复护理[15]也有所涉及,但是在护理教学方面,尤其是护理高等教育方面[16]鲜有涉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借助网络平台将信息技术与临床护理教学相结合,提升护生专业理论与操作水平、教学满意度,是未来临床护理教学的新趋势[17],因此,要将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范围扩大。多学科协作模式渗透到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固定的学科、成员围绕某一疾病、某一类问题各司其职,紧密协作[18],这些都需要合理的岗位设置、规范的管理与培训模式、先进的环境配备特别是完善的会诊体系和数据系统作为基础及政策保障。因此,多学科协作模式的研究深度有待提升。

4.3 抓住机遇,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护理人员可以以护理专家、专科护士或是个案护士等身份参与到多学科协作中来,专科护士甚至可以独立解决临床问题,充当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咨询者、教育者、协调者,在多学科协作中发挥枢纽作用,同时参与护理科研活动[19]。护理人员要抓住机遇,多学科协作,培养循证思维,开阔视野,促进护理事业朝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5 结语

图5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1 关键词聚类分析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通过多学科协作制订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方案。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但还需增加其广度和深度。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以合理的岗位设置、规范的管理与培训,特别是完善的会诊体系和数据系统为基础及政策保障,以推动该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发文协作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协作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