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凉血宣透法对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5-10王月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火针神经性凉血

王月美

(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临床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该症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相关,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等精神因素可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功能紊乱,继而影响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调节,并引起炎性细胞释放而发病[1]。临床多采用抗组胺脱敏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等对症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停药后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且长期用药有一定毒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中医对皮肤疾病的认知源远流长,在治疗神经性皮炎中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该症起病初起多以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日久血热风燥,使肌肤失养而致病,因此临床推荐采用凉血解毒、祛风止痒、宣郁透邪为治法[2]。本研究的自拟凉血宣透方可凉血清热、透络泄热;火针是传统针灸疗法之一,可扶助正气,活血行气,宣透风邪。据此本研究观察了自拟凉血宣透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的影响,并与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对比,以评估中医凉血宣透法治疗该病的价值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①符合《皮肤性病学》[3]中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剧痒,常于精神烦躁、局部刺激时加剧,伴有颈项、肩、躯干、四肢伸侧均见大片深褐色苔藓化损害,周围散在扁平多角形丘疹,抓挠日久可融合成片;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血热风盛型的辨证标准,可见片状红色皮疹,痒甚难忍,夜间尤甚,皮损有苔藓样变,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焦急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及西医的上述诊断标准;②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③年龄21~78岁;④病程1~21个月;⑤具有治愈后反复发作病史;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及退出标准 ①全身或局部合并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者;②局部皮损部位出现破溃、感染而不宜火针治疗者;③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药物治疗者;④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严重内科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⑤有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生殖器疱疹等其他皮肤疾病及性病者;⑥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及长期饮酒者;⑦伴有精神类疾病及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者;⑧过敏体质及对本研究中西医用药存在药物过敏、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⑨病情恶化需更换其他治疗方法者;⑩妊娠期、哺乳期及近1年内有孕育妊娠准备的女性;不能定期随访、未按医嘱治疗、临床资料不全或丢失者。

1.4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截选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皮肤科接收的152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21~75(43.6±1.8)岁;病程2~21(8.3±0.9)个月。对照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25~78(45.3±1.5)岁;病程1~20(9.1±1.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2组均禁食鱼腥、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止使用肥皂、消毒液等刺激品搓洗、刺激皮损,患处避免抓挠,并调整心理状态。

1.5.1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给予地氯雷他定胶囊(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8004,规格:5.0 mg/粒×6粒)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药厂,注册证号:HC20181019,规格:0.5 mg×15 g/支)涂患处,每日1~2次,并轻揉片刻,连续治疗4周。

1.5.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凉血宣透汤口服及火针治疗。①自拟凉血宣透汤组方:白鲜皮、合欢皮、丹皮、生地黄各15 g,黄柏、连翘、金银花、姜黄、赤芍各12 g,防风、栀子、紫草、白蒺藜各10 g,蝉蜕、乌梢蛇、僵蚕、炙甘草各8 g。随证加减:皮损苔藓化较甚者加桃仁、丹参各10 g;瘙痒甚者加苦参、首乌藤、蛇床子各12 g;夜间痒甚者加牡蛎、珍珠母各10 g;风盛者加白芷、全蝎各10 g;血热甚者复加生地、丹皮各10 g。上述诸药加清水500 mL浸泡2 h后水煎煮至150 mL,每日1剂,于早晚餐后60 min温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②火针治疗: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以充分暴露皮损部位,采用华佗牌毫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规格:0.40 mm×25.0 mm),操作区用碘伏消毒,取一酒精灯,将毫针烧红至发白,快速垂直点刺患处,由皮损边缘向中央点刺,点刺间距0.3~0.5 cm,点刺深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对皮损较轻或瘙痒可耐受者可刺至皮肤基底部,深度在0.2~0.5 cm,对皮损肥厚或瘙痒较重不能耐受者,可适当针刺稍深,并密集性点刺,垂直快速点刺后随即快速出针。点刺完毕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擦拭创面血渍,叮嘱针刺后24 h内不可沾水。每间隔3~4 d火针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1.6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参考《Fitzpatrick临床皮肤病学彩色图谱及概要》[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定临床疗效。近期治愈:皮疹、瘙痒完全消失,中医症状积分减少≥90%;显效:皮疹消退面积>50%,皮损较前变薄,且无新皮疹发生,自觉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89%;有效:皮疹消退面积30%~50%,无新皮疹发生,瘙痒偶发,且略有所减轻,中医症状积分减少40%~69%;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皮损面积扩大或有新皮损出现。总有效率=近期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水平: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美国Progma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所有检测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③随访6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

2 结 果

2.12组治疗结果比较 无退出研究者,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2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BDNF、GDNF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

2.3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清IL-6、IL-4、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2组随访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9%(6/76),对照组复发率为19.7%(15/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802,P<0.05)。

3 讨 论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要与神经精神、免疫系统、内分泌异常、物理刺激、胃肠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随着临床对神经精神源性机制不断深入了解,发现精神因素可诱发大脑皮质功能异常,影响小丘脑下部自主神经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中的感觉神经释放出各种神经肽,并通过各种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激素、皮肤胶质细胞等相互作用,引发神经源性炎症而发病[7-8]。目前,临床尚无治疗神经性皮炎特异性方法,多采用抗组胺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并辅以调节营养神经药物、紫外线光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方法,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常出现停药、停治后病情易复发现象,达不到理想的治疗预期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则成为临床医师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祖国医学认为神经性皮炎属于“顽癣”“摄领疮”等范畴,多因情志不遂、闷郁不舒,七情内伤,肝郁化火,热入营血,血热内蕴,日久生风,风盛则燥,故瘙痒剧烈,皮肤干燥肥厚,有少许鳞,加之外感风湿热邪,并使风热、湿热蕴阻于皮腠,不得宣泄,并影响气血运行,使气血凝滞,导致肌肤失于濡养而发病,且湿热久恋,使正气亏虚,致使病情迁延不愈[9-11]。因此,临床治疗应以凉血解毒、祛风止痒、宣郁透邪为原则。本研究采用自拟凉血宣透汤治疗,该方中的白鲜皮可祛风燥湿、清热解毒;合欢皮可养心开郁、安神定志;丹皮、生地黄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黄柏可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连翘是治温热病、散结之要药,可清热解毒,又可疏散诸经血结气聚;金银花是清热解表之药,可清经络之风热,定经络之疼痛;姜黄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防风是治风之通用药,可祛风解表,与乌梢蛇配伍,可搜风祛邪,增强祛风止痒的效果;栀子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紫草可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白蒺藜、蝉蜕、僵蚕可散风行血、祛风止痒;炙甘草可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清热凉血,祛风燥湿,且可入血分,清血热,兼活血散瘀之效,使凉血而不留瘀,以透络泻热,使里郁之邪向外透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方剂中的白鲜皮、黄柏、连翘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和释放,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及慢反应物质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白细胞游走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且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2-13];生地黄、防风等药的化学成分可刺激淋巴细胞,促进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14-15];合欢皮等养心除烦之药,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理生理活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16]。

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火针疗法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医疗体系。本研究采用火针辅助治疗,借助火针的温热之性,开泄腠理,使风邪得以从表里而出,同时,通过局部温热和针刺双重刺激,激发经络之气,以通达局部皮损处的气血,使气血畅通,血行则风灭,以达到祛风止痒的功效,且可促使血液濡养皮肤,防止病情缠绵[17-18]。现代医学认为,火针疗法通过针刺效应和热效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和代谢物质吸收,且可调节皮肤神经,提高皮肤免疫功能,并可促进组织再生,加速皮损修复[19-20]。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个复杂的分子家族,现已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组织有重要的作用,神经营养因子作为重要神经递质,可能会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参与神经性皮炎的发病过程[21]。BDNF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亦是重要的神经源性炎症因子,通过调节局部和系统的免疫反应,在炎症性皮肤病中起到重要作用[22]。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对神经元生长、分化、存活、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对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和促进存活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神经性皮炎的神经源性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神因素可诱发大脑皮质功能异常,通过增强神经营养因子对改善精神因素所致的神经性皮炎有积极作用[23]。有研究报道,神经性皮炎的神经源性机制可激活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释放黏附分子,引起炎性因子募集,多种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形成复杂网络参与神经性皮炎发生和发展[2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DNF、GDNF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辅以中医凉血宣透法和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上调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抑制炎性因子IL-4、IL-6、TNF-α的释放,且可降低病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火针神经性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神奇的火针疗法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