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职业”理念下澳大利亚运动员职业教育计划特征及启示
2021-05-10邹德新
李 娜,邹德新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4)
1 引言
“双重职业”(dual career,DC)是指在支持运动员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同时完成学业或掌握工作技能,为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1]。“双重职业”首先由欧盟正式提出,已成为保障运动员事业发展的先进理念。澳大利亚秉持“双重职业”的发展理念,于1990年制定了运动员职业教育计划(The Athlete Career Education Program,简称“ACE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协助精英运动员提升运动成绩、获得教育与职业发展机会方面成为国际典范,该计划分别被英国、新西兰等国引进、推广[2]。研究表明:ACE计划构建的“双重职业”的发展路径,有利于运动员体育竞技成绩的提升,能更好地达成运动员运动训练与教育或工作之间的平衡,帮助运动员在结束运动训练之后获取新的职业机会,保障退役运动员的权益[3-5]。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我国高水平退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发展备受关注,国家陆续出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文件[6-7]。新时期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单一,再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愈加凸显,仍然面临职业转型技能不足、可利用资源有限、自身能力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匹配、就业压力大等职业发展问题。ACE计划的实施在运动员文化教育、职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代表性,为促进我国运动员职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本研究分析澳大利亚ACE计划的特征与经验,以期对我国完善运动员保障工作有所启示。
2 澳大利亚运动员职业教育计划(ACE计划)发展概况
ACE计划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体育学院在1990年推出,1995年澳大利亚体育协会(AIS)将该计划设立为国家级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为全国运动员提供支持服务。ACE计划基于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为精英运动员提供系统的文化教育、就业辅导和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高水平运动员在追求和实现优秀运动成绩的同时,获得接受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的机会[8-9],更好地平衡竞技训练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运动员退出竞技体育提前做好准备。
ACE计划设置了运动员评估与规划、教育指导和就业支持3大类别,共包括7项服务内容,如个人特质与职业发展评估、文化教育与训练指导、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覆盖了从开始成为运动员到退出竞技体育领域的全过程(见表1)。另外,澳大利亚体育协会(AIS)不断完善ACE计划的服务内容,提升该项目在运动员职业生涯教育服务中的有效性。调查表明,澳大利亚接受ACE计划服务的3 088名运动员中,86%的运动员对ACE服务的质量、知识和技能获取、项目计划实施情况等表示满意[10]。
表1 ACE计划的执行内容Table 1 ACE Program service contents
3 澳大利亚运动员职业教育计划(ACE计划)的特征
3.1 “双重职业”发展的培养理念
“双重职业”发展的培养理念旨在让精英运动员在完成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同时,能够兼顾学习或工作,以确保精英运动员在运动生涯结束后融入劳动力市场。欧盟在《支持高水平体育双重职业的建议行动》中强调了为年轻运动员提供“双重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建议由地方培训中心提供高质量培训,以保障运动员的专业运动和教育权益[11]。澳大利亚八个行政区九大体育院校实施ACE计划,践行“双重职业”发展的培养理念,以运动员个人需求和评估为基础,为运动员提供内容广泛、灵活便捷的服务,帮助运动员平衡运动训练与学习、工作。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也遵循运动员“双重职业”理念,借鉴ACE计划制订相应的运动员职业教育计划。实践证明,参与“双重职业”相关培训对于运动员在个人运动成绩、教育和其他生活领域、自我调节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缩短适应期更快融入社会,增强未来的就业信心[10]。
3.2 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服务
ACE计划立足于促进运动员职业生涯,为每一位加入职业教育计划的运动员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与运动员保持更多的个人互动,从经济情况、受教育情况、个人与职业发展需求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深度评估,以确保运动员了解自身优势和职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其中,年度面试是ACE计划的职业顾问与运动员接触的主要方式,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需求和愿望,为运动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改善了运动员对ACE计划的认知情况,提高了运动员使用ACE服务的频率,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研究表明,完成全年ACE课程的精英运动员在运动表现方面状态更好,比赛结果更加理想,教练和运动员的成绩评级更加匹配,提高了运动员的幸福感[12]。
3.3 多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
澳大利亚运动员职业教育计划通过系列个人服务项目和团体课程为运动员提供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相关支持,帮助运动员平衡体育生涯和职业发展,为退役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根据调查发现,运动员参加ACE计划最常用的服务项目是职业辅导与规划、学习规划、营养烹饪、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和寻找工作等(见表2)。运动员重视个性化服务,一对一的接触以及通过个人服务所提供的支持被运动员评为“ACE最有价值的服务”[10]。同时,职业教育类的团体课程(例如目标设定、公开演讲等)能够满足运动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团体课程对运动员而言也具有较高价值。
3.4 完备的职业推荐网络
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与澳大利亚体育协会(AIS)联合开发了职业从业人员推荐网络(career practitioner referral network,简称“CPRN”),通过八个主题为运动员提供有关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的信息咨询,将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紧密衔接,为所有州的精英运动员提供多样化的实习与就业服务与支持(见表3);同时,实施“工作安置计划(evolve work placement program)”促进退役运动员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完成职业技能学习的退役运动员提供实习、兼职或全职等工作岗位,提升运动员职业生涯转变的适应能力,为精英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2020年6月共有154人使用了CPRN的服务,其中包括119名运动员和35名其他人员。性别方面,女性占60%,男性占40%,年龄在18~30岁区间的占比最大,调查的98%的运动员明确表示会继续坚持使用CPRN的服务,其中42%的人表示使用CPRN服务为他们减轻了因退役带来的就业压力。
迄今为止,已有27个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使用了CPRN的服务,参与项目较多的是田径、沙滩排球、拳击、自行车、潜水、体操、曲棍球、无挡板篮球、游泳、水球、轮椅橄榄球和冬季运动。
表2 ACE计划服务的使用情况Table 2 Theuseof ACEProgram service
表3职业从业人员推荐网络Table3 Career practitioner referral network
3.5 专业化的职业咨询顾问团队
澳大利亚的职业咨询属于专业的领域,职业咨询人员需要完成核心课程的培训,获得培训资质。澳大利亚体育协会充分发挥职业咨询师协会资源优势,组建了运动员的职业咨询顾问团队。ACE计划的指导教师要求具有职业咨询相关的专业背景,获得教育学、运动科学、心理学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掌握职业咨询理论、咨询过程、电脑技能的训练等专业理论和技能,至少具有两年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还要求完成ACE计划对职业咨询顾问团队的针对性培训,完成包括体育的结构和功能、运动员职业教育的咨询、运动员职业教育项目、运动员面临的特殊问题等关键领域的学习,确保具备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个人评价、管理和分析能力测试、求职技能辅导、个人发展决策和解决冲突等运动员需求的服务。职业咨询顾问的专业化、规范化培训能够保证运动员在退役转型道路上得到专业辅助,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理想职业与目标。
3.6 灵活高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澳大利亚体育协会建立了ACE计划的评价反馈机制,对该计划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首先,对运动员个体的职业发展轨迹进行动态跟踪,在不同的阶段及时获得运动员的反馈信息,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指导;其次,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课程质量进行评估,便于及时优化课程体系、选择社会需要的技能,完善ACE计划的实施机制;最后,对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就业状况进行跟踪,确保运动员退役后顺畅对接新的职业。澳大利亚体育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ACE计划的运动员中,85%的运动员对ACE计划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感到满意[10]。ACE计划的定期评估评价反馈机制也为不断完善ACE计划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信息来源。ACE计划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积极主动地与运动员接触,通过多种形式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努力提高运动员对ACE计划服务的认识,以及增加服务的可获得性等。
4 澳大利亚ACE计划的经验及可借鉴价值
4.1 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机制
欧洲国家意识到“双重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制订职业教育发展计划,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多学科的培训或教育服务和支持,能够帮助运动员协调、发展体育以外的职业,以实现体育与社会、教育和工作有效结合的目标。“双重职业”发展已经成为平衡运动员的运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先进理念,如美国实施了“实现跨越计划(MJP)”、比利时实施“研究与人才教育计划(STEP)”,旨在帮助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从竞技体育中过渡到新的职业生涯,以达到平衡竞技体育与职业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运动员职业发展过程中,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就业技能培训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退役运动员就业较难、就业较不稳定、社会保障比较有限等就业质量问题愈发凸显[13]。应借鉴澳大利亚ACE计划的成功经验,树立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理念,统筹兼顾地方各级体育部门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贯穿于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全生命周期的文化教育与再就业培训机制,全面提升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4]。
4.2 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助力运动员职业技能发展
澳大利亚将专业运动训练与普通教育相结合贯穿于运动员发展的始终。澳大利亚体育委员会通过下设体育学院、商业设施部、协作服务部、社区体育部、财务部和竞赛与发展部六个行政部门来对运动员进行管理[15]。在义务教育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阶段,教育部门就会联合相关体育组织通过合作来共同促进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在高等教育阶段,保证运动员同其他受教育者一样可以获得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此外,对运动员的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从而更有力地提升运动员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发展。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议我国将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贯穿于运动员全生命周期,深化体教融合,推动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齐头并进与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77号)[7],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为专业运动员提供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的升学通道,鼓励运动员通过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和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单考或统考形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16]。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引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指导和服务项目,提高运动员职业技能水平,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双重职业”发展环境。
4.3 加强运动员个人需求评估,丰富就业技能培训内容
ACE计划的服务项目是基于运动员独特的需求评估后设立的,能为每个运动员匹配个性化的服务,包含一系列个人服务和团体课程,运动员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这些服务与课程指导皆以体育为重点,以生活需求为导向,高效发挥了ACE计划的核心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职业的发展与转换。同时,运动员必须参与的个人评估也扩大了该计划的覆盖面。相较而言,国内的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存在培训次数少、时间短、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缺乏针对运动员职业信息的评估,运动员职业技能难以匹配劳动力市场要求。运动员在体育项目、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建议以运动员就业需求为导向,结合社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要求开发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辅导课程,借助新媒体、“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教育并行,提高各类教育培训安排的灵活性,发展高效的教育培训模式。另外,通过专家网络(例如心理、法律、财务管理、社会保障)提供的在线服务,进一步优化培训课程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精准对接运动员需求,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更好地帮助退役或计划退役运动员提升就业竞争力。
4.4 坚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模式,促进退役运动员转型就业
澳大利亚体育协会注重与高校、培训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优化ACE计划体系。通过“职业从业人员推荐网络”“职业发展就业安置计划”与人力资源公司、企业合作,遴选优秀雇主,帮助运动员量身定制合理的就业转型计划方案,给予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机会,解决运动员转型就业的问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投入优势资源,更好地促进退役运动员转型再就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优秀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由组织安置转变为自主择业、市场化安置为主,由于缺乏职业发展资源和市场竞争力,运动员退役后往往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就业形势。建议将实现退役运动员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作为保障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引导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运动员职业转换工作,整合社会资源为运动员提供更多灵活的毕业培训指导、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帮助运动员确立自身职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贯穿于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的“技能学习—实习实训—就业推荐”一体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4.5 强化文化教育与保障工作评估,不断完善文化教育与保障体系
澳大利亚体育协会(AIS)对服务对象和服务质量进行动态跟踪和调查,定期评估ACE计划的服务内容,并根据评估结果优化ACE计划体系,提高ACE计划在个性化服务、教育课程、职业推荐和咨询团队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对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就业保障的有效性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职业转型过渡期工作效果的评估及追踪机制,客观评价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构建符合运动员特点的文化课教学机制,制订体现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课程方案,因材施教,满足运动员职业发展需求;完善运动员职业转型过渡期制度,对培训过程实施、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区域、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发布机制,不断完善运动员再就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