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中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利用*
——基于地点理论的思考

2021-05-10张艺可

南方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寺庙居民空间

曾 卫,张艺可

引文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逐渐从高速度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城市肆意扩张、环境破坏、千城一面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挖掘地点的地域特色,忽略居民在城市空间中的真实感受。城市中的古寺庙地区是城市更新中的一类典型区域,借寺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常见的更新模式。因此寺庙的经济价值往往被过度放大,而它的社会潜在价值却被埋没。寺庙不仅是能创造收益的空间资源,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满足居民身体、心理上的需求要依托寺庙地区地点性的构建,同时获得满足感的居民对地方特色构建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要实现城市更新从物质主义向人的社会文化转向过渡,须从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角度寻找人地关系的内在逻辑。

本文以地点理论为主,社会学、建筑现象学、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为辅对城市更新展开思考。地点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遵循历史规律的营建之道与当下城市更新的内涵相契合,也为应对千城一面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地点理论中,地点性与地点感的关系研究是核心内容[1],目前也日益成为热点,但很少有研究将其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因此,该文对金凤寺及周边地区(简称“金凤寺地区”)居民进行了调查,并运用AMOS模型量化分析地点性与居民地点感的相关性,并对城市更新过程中寺庙地区保护与利用提出合理策略。

1 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地点理论逻辑

1.1 地点理论相关研究

“地点”一词源于古希腊时期,Aristotle认为地点是关于人与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段义孚[2]将“地点”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结合了社会学和空间经济学内容,定义地点是人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地理区位。坎特也在《地点心理学》中提到地点是由空间从抽象几何空间转变为“地点价值”和“地点精神”的产物。地点性和地点感是地点理论中地点的两个重要概念。地点感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归属和依恋感觉。地点性即此地点区别于其他地点的根本所在,也是现象学中所指的特性。地点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地点性和地点感的关系研究基础上进行的。

国外的地点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研究框架体系。研究内容包括地点形成机制、地点理论的定量研究以及地点感层次的划分等方面。地点理论研究最先应用于旅游学科,研究游客地点感、满意度、景感知等主观感受与客观环境的形成机制[3];Hay[4]认为物质环境和社会归属感是地点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定量研究方面,Ardoin[5]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美国生态社区居民的地点感进行调查,并研究了其与环境行为的关系机理;Carter[6]对澳大利亚海岸居民的地点感进行调查,得到地点感比地点认同更重要的结论。对于地点感层次的划分[7],有研究认为地点感由地点依恋、地点认同和地点依赖三个维度构成[8];Hammit[9]进而将地点依恋感划分为熟悉、归属、认同、依赖与根深蒂固五个不同层级。

相比之下,国内的地点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地方感进行分析,如对古镇居民、景区游客的地点依恋研究[10]等。唐文跃[11]对九寨沟游客地方感进行了分析;张中华用AMOS分析了遗址公园地方性与游客地方感的关系[12];关华[13]基于地方感研究了台北龙山寺周围居民活动空间的布局及对旧城更新的影响作用。总的来说,关于地点性和居民地点感的关系研究仍旧很少。张中华[14]强调地点感的营造是地点精神回归的重要手段,对挽回中国地域特色丧失的局面有重要积极意义。

1.2 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地点理论观

古寺庙是承载城市上千年文化的历史建筑。寺庙地区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受寺庙影响显著的城市区域。居民活动活跃、文化特色鲜明。其范围大小受寺庙现状、人的行为观念等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中,金凤寺位于城市边缘地区,受其影响的城市居民点主要分布于金凤寺东南侧,即金凤寺所在青江社区,故将该社区确定为研究范围(图1)。该区域围绕寺庙而形成了居民生活形态及社会空间关系。在精细化发展时期,城市将目光从物质空间转向人的全面需求,包括人的社会公平、多元文化、认同归属等需求。Relph[15]认为增强居民的地点感有利于环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和社会更公正。沿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也发现,居民的行为感知有力的渗透于地点建构过程中,地点性的构建也形塑着人的地点感。因此,对地点性与地点感的关系构建研究是更新过程中的重要基础,维持两者良性互动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1.3 古寺庙及周边地区地点性与地点感的逻辑关系

拥有传统空间和悠久文化的寺庙是城市的一种符号,表达着城市的地点性,如成都大慈寺、苏州寒山寺。富有地方魅力的寺庙不仅是旅游、商业的载体,更承载了鲜活的市民生活。地点感是人与其所在环境之间复杂的连结,市民在赋有地点性的寺庙中能获得充满人际交往和情感构建的社会空间,延续文化和唤醒个体记忆的文化空间以及景色可观和创造收益的经济空间,由此才产生了人和地的连结。

地点感是对地点性的心理认知反馈,地点性和地点感相互依存。人通过地点感的变化来调节和培育空间的地点性,同时地点感也随地点性的变化而变。寺庙地区的地点性相对于一般城市街区更鲜明,其地点性在空间格局、文化特点、社会网络等方面受到寺庙传统精神的深刻影响而更具独特性,如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影响民居排列方式、传统活动搭建了不同交往关系网络、寺庙文化构建地方共同价值观等。地点性与地点感的逻辑关系通过关系构建来探寻,以为城市更新提供有效帮助(图2)。

图1 调研范围

图2 地点性与地点感的逻辑框架

图3 金凤寺现状(3a绿化环境、3b山门、3c天梯、3d后花园)

图4 运用 Amos24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

表1 潜变量及其对应的观测变量

本次选择区域位于雅安市雨城区。雨城区已有近千年历史,其城关所在地是设市前雅安市的所在地。改革开放前,雨城区发展缓慢,开放后10年间,进行大片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并一改以砖木平房为主的特点,建设大量高楼。部分文物建筑遭到破坏。20世纪90年代,城市规模扩大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给历史遗迹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带来更大挑战。雅安设市后,发展不断加速,更多重要历史文物以旅游开发的形式被重新利用,这让其周边地区的居民陷入对城市“失语”的窘境中。因此,以金凤寺为例,探索影响居民地点感最主要的因素为城市更新提供合理建议。

2 模型构建与研究

2.1 基地概况

研究基地位于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前临青衣江,后枕蒙山。与市中心的高密度不同,金凤寺地区空间布局疏密有致,建筑分散与紧凑结合布置,且绿地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22]。其中的省级文保单位唐代金凤寺环山临城,隐于重翠(图3a)。拥有典型的寺庙园林、传统建筑格局、特色砖木结构建筑(图3b)和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深得居民的认可与崇敬。

2.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构建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17]是国外地点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利用AMOS 24进行资料分析和模型验证。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为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两部分,观测变量可具体解释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地点理论的研究框架整理,将影响地点性的要素属性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根据资料收集情况,提取出了具有物质属性的整体空间要素[19]、服务设施要素[20]和具有非物质属性的文化特色要素[21];并建立与地点性和地点感的关系模型(图4)并提出假设:

假设1:整体空间要素对地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2:服务设施要素对地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文化特色要素对地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4:文化特色要素对地点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5:地点性对地点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结合案例地的实际调研情况、文献回顾,以及征求15位专家的意见,包括研究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心理学、建筑学等方面的专家,通过对事先拟好的观测指标问卷进行打分,择优选取指标,最终整理出23个观测变量(表1)。

2.3 实证分析

2.3.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本次数据收集采用抽样调查法,对金凤寺内常住僧侣及周边居民中随机抽取260个人进行现场问卷或网络问卷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和对23个观测指标的评估打分。问卷采用Likert 5量表,将评价级别分为“非常差、差、一般、好、非常好”五级,分别对应1~5个分值。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经过筛选,最终有效问卷为251份,完全满足Amos模型所需样本要求。并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3.2 测量与结构模型验证

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

在进行结构模型分析之前,应先评估和调整测量模型使其模型配适度为可接受,即验证式因素分析CFA。本研究对每个潜在变量进行了CFA分析(表2),均符合表3标准,故五个潜在变量均具有收敛效度。并将五个变量建立两两相关,相关度r<表4对角线值,潜在变量之间具有区别效度,证明本模型具有可行性。r计算公式如下:

r=√AVE

2.3.3 拟合度检验

模型配适度用来判断模型与实际数据的配适度是否良好。通过文献整理,选取指标,最终计算出各指标均在合理范围(表5),该因果关系模型与实数据相契合,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

2.3.4 检验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6为模型路径系数估计值,系数的绝对值表示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程度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假设1、2、3、4、5均具有显著性,假设1、3、4、5为正向影响,故成立;假设2为负向影响,不成立。

3 古寺庙及周边地区地点性与居民地点感的关系机理分析

3.1 假设检验及影响居民地点感的路径分析

本模型的假设和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可通过模型中的路径系数(表6)和影响效应来体现(表7)。影响效应分为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对地点感产生直接作用的变量的影响效应,间接效应指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中介变量产生的影响效应,总效应则指两者之和,其结果代表最终效应结果。如表7所示,地点性对地点感产生直接强烈的影响作用。其中整体空间要素的贡献率最为突出,文化特色也有显著的影响,而与以往结论不同的是,服务设施要素和地点感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3.2 居民地点感的影响机理分析

根据表2中显示的数据判断,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整体空间要素中,功能布局和建筑尺度的路径系数为0.902和0.896,对地点感的影响最显著。周边环境、寺庙遗址和道路交通次之。访谈中,多数居民也提到缺少开敞空间(表8)。这表明相比古寺庙遗迹而言,居民更关注贴近居民生活需求的环境中的问题,如公共空间的配置、公共建筑的使用舒适度等。

(2)在服务设施要素中,各观测变量的影响均显著,其中游憩设施最为显著,但服务设施与地点感的影响为负相关。调研中发现服务设施配套较齐全,但由于已有设施存在尺度不合理、建筑与环境不协调以及项目施工干扰大等问题。以至于服务设施越多反而使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弱。

上接表1

表2 收敛效度分析表

表3 收敛效度评估指标标准

表4 区别效度分析表

表5 模型配适度检验统计表

表6 路径系数估计表(注: “***”表示 0.01 水平上显著。)

表7 潜在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

表8 居民部分访谈内容

(3)在文化特色要素中,文化活动的显著性最为凸显,节庆氛围、文物价值、传统技艺依次降低。金凤寺方丈表示,金凤寺的文化独具特色,融入各类活动如民俗展演、茶道论坛会都深受居民喜爱。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文化活动的影响之所以显著是因为它使居民能直接参与,提高了居民对环境信息的选择和控制,从而获得了更多安全感和归属感。

(4)地点性和地点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整体空间、服务设施、文化特色的前因分析均能印证。结果显示认同感和依赖感更具显著性,这与研究游客地点感中依赖感和根深蒂固感更显著的结论稍有出入[12]。认同感是地点感产生的基础,依赖感更多指信任感和安全感。当地居民认为金凤寺是他们的共同信仰,是赖以生存的精神核心。它在发展中可能遭受严峻冲击安全感缺失。因此,依赖感更多是要保存居民认同的要素,如古寺庙建筑、传统活动等(表8)。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金凤寺为居民创造了独特的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经济运作的空间,居民能从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对金凤寺的保护修缮与周边地区环境的协同更新是维持居民地点感的重要保障。同时,地点感的延续是促使居民自发保护文物及周围环境的重要因素,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保护效果。因此,对于寺庙地区的保护与利用,得出以下结论。

4.1.1 重视周边环境更新,保留地点认同性

在我们的环境脉络中,“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为友“,环境的变迁同时也会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28]。保持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是有效推动地方发展的前提,被居民所遗弃的地点发展也将寸步难行[24]。金凤寺是影响居民地点感的强势场所,其周边环境也是影响居民对金凤寺认同感的重要因素[25]。虽然周边环境变迁使居民地点感有所减弱,但环境与地点感关系仍最为显著。公共空间少、路途远、盈利状况不佳(表8)是居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当地政府表示近期会对金凤寺地区进行更新。但有一半居民对占地表示担忧,担心没能解决问题反而破坏了金凤寺格局,如过度商业化、游客数量骤增以及公共空间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在现实需求的压力下,需要用新的方式诠释地点的认同性形成一种“活的传统”[27]。地点认同性也是场所认同性,由空间配置与特性的明晰性决定。空间配置关乎功能的整体布局,特性的明晰性指环境的清晰界定。Schulz认为场所是自然与人为场所的集结,所以环境的更新要对自然空间和寺庙、服务、游览等功能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特定空间的清楚界定。

4.1.2 保护寺庙遗址,营造场所气氛

古寺庙是地点性构建的核心和地方发展的资源,需要重点保护和慎重利用。寺庙的历史性使它具有异于其他地点的地点特性,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还有它固有的场所气氛。访谈中,绝大部分居民表示对寺庙后院(图3d)印象深刻,想起那里的亭子、古树依旧亲切。但由于近来保护力度和更新模式不当,寺庙特有的场所空间在消失,客体环境与主体意识中的形象相左,人与物固有关系发生突变,居民再难以体会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见寺庙场所精神的延续尤为重要。从环境心理学看,环境具备的物质特征支持着某些固定的非个体行为,即便使用者不断更替,但这种行为却会不断重复,这样的环境叫场所。寺庙里的钟声悠扬、香火缭绕、庙宇耸立等特性会形成地点的综合性气氛[27],刺激居民感官形成认知,祭拜、研修佛经等行为就是由此引起的非个体行为。好的气氛不仅使居民产生共鸣,也能使参观者产生依恋,从而成为吸引游客的竞争力,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26]。因此,在保护修缮遗址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整体气氛的维持,从而带动居民的自发保护和游客的积极参与。

4.1.3 守护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记录过去也孕育未来。它是以历史遗址、民间艺术、市井生活等方式存在着的城市记忆的集合。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如同一个人成长有其内在逻辑。连续的城市记忆使人凝聚成集体,集体赋予人社会认同,人在地点中产生归属感[23]。被抹除历史的城市如同新城,只会让居民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城市文脉的延续需守住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不仅包括城市的重大事件,也包括日常生活故事。一半左右居民了解金凤寺演变过程并按时参加传统活动,如佛教、茶艺活动等,文化活动与居民地点感的相关性也最显著。帕克认为,城市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29]。所以,应让更贴近居民的传统文化活动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同时吸收专业人士,提升活动的创新性和艺术性,更好的激活地方活力。

4.2 讨论

寺庙地区是城市中富有历史价值的典型更新区域,其社会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样重要。地点理论是从社会人文角度关注人地关系的理论。本文基于地点性和地点感的关系研究展开讨论,通过定量分析得到整体空间和文化特色对地点感有正向影响,服务设施对其有负向影响,地点性与地点感有显著相关性的结论。通过探讨寺庙和周边环境保护和利用的可行策略,保留地点性和地点感,使地点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独具特色并富有竞争力。

该文对城市更新展开了新的思考并对人地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相比以往文献,文章结合了人文地理学、现象学、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更全面的理解城市更新中人地关系的内在逻辑;并在定量模型中增加非物质要素对居民地点感的影响机制研究。但由于数据有限,并未纳入居民的知识背景、社会经历等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图、表来源

图1、2、4、作者绘制;

图3:作者拍摄;

文中表格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寺庙居民空间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高台居民
武侠小说中的寺庙场景分析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