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之所至,趣意丛生——小学语文阅读“激趣法”新探

2021-05-10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关小学薛海霞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潮钱塘江主旨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关小学 薛海霞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对于学生的语文生涯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的生字词较少,而语文阅读能够通过相对较长篇幅的段落和文章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新字词的机会,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达到识字的目的;另一方面,小学语文阅读能够通过一段或完整或截取的情节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的语感,帮助学生养成语文段落阅读的能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阅读也因为其较长的篇幅和情节叙述,而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害怕看到语文阅读、害怕去做语文阅读,这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从内在的驱动力上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阅读。笔者认为,要想通过上述的“激趣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情景假设,浸入式学习

语文阅读的实质是通过一段情节的描述,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该段落所描述事物或者对象的认知,从情节段落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架构方式,为自己之后的语文阅读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是十分重要的,能否对作者的写作主旨和思想感情有正确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篇阅读章节的学习深度和效果,因为只有在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正确地分析各种写作手法和文章架构方式在各段落、章节中的作用,进而理解文章中的每一部分对于文章最终整体呈现效果的推动作用。而教师要想帮助语文思维还不完全的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快速地掌握并理解文章主旨,单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因为不同文章的思想主旨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情景假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快速浸入文章所表述的内容情节之中,利用学生共情的天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的时候,笔者不单单只是对文章进行了讲解,而是带领学生逐段对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每一段的时候,笔者都会用较为平实的语言向学生复述一遍本段所描写的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和学生一起去想象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场面,同时笔者还会将文中描写的场面之大的形容词与我们校园中的事物的大小进行类比,让学生对于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带领学生感受了《观潮》所描写的壮观场面,帮助学生认识到了本文突出钱塘江大潮雄伟奇特的主旨。与此同时,笔者会为学生讲解本段中作者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比如在讲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一句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的局面,接着向学生介绍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于该修辞手法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并且要求学生思考这样描写对于本篇文章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为学生之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善用设备,视听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设备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学课堂上,为教师进行授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科技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于语文阅读的理解,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仍以《观潮》的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举例。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完课文后,利用教室中的新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旨在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接认识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场面,更加深刻地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作者所描写的场面,并且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文章中的种种描写对于展现钱塘江大潮的魅力的作用。这个环节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果单纯地进行知识输出很容易导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注意力分散,而在课堂中间穿插进一段较为鲜活的视频资料,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到本节课所描写的对象———钱塘江大潮,让学生对其产生好奇心和向往之情,为接下来的授课提供条件。

以上为笔者对于利用“激趣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其实成就感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动力,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到文章的主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一篇语文阅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相反,只要学生能够通过仔细阅读文章、与文章作者产生共情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帮助学生建立起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成就感,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提供动力,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大潮钱塘江主旨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抓“变化”,品味钱塘江大潮之奇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主旨演讲
5G手机大潮即来
过 年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钱塘江
视觉
办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