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Ⅱ2错畸形11例
2021-05-10刘昕刘浩
安徽医药 2021年5期
刘昕,刘浩
1 资料与方法
1.2 矫治方法
本研究22例病人均采用不拔牙矫治(第三磨牙除外)。对照组:粘接自锁矫治器(BioQuick Brackets,德国非凡),依次更换上下弓丝:0.012英寸镍钛丝,0.014英寸镍钛丝,0.018英寸镍钛丝,0.016×0.022英寸镍钛丝,0.018×0.025英寸镍钛丝,0.018×0.025英寸钢丝。排齐整平上下牙列,结合前牙3 mm以内的去釉和扩弓排齐。6~8周复诊一次。9例配合使用上颌平面导板压低下前牙并解除下牙咬合干扰,7例配合颌间牵引。
1.3 测量方法
病人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使用Dolphin软件进行定点和测量。参照文献的方法,测量内容如下: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和上牙槽座点的交角(SNA),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和下牙槽座点的交角(SNB),上牙槽座点、鼻根点和下牙槽座点的交角(ANB),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NA连线)的垂直距离(U1-NA),上中切牙牙轴与NA连线的交角(U1-NA),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连线(NB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下中切牙牙轴与NB连线的交角(L1-NB),上中切牙长轴和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上中切牙长轴到前颅底平面的交角(U1-SN),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MP),下中切牙牙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L1-MP),软组织颏前点与唇突点连线与眶耳平面后下交角(Z角),上唇凸点至E线距离(ULEP),下唇凸点至E线距离(LL-EP)。2 结果
2.1 两组疗程比较 观察组疗程
(21.27±3.26)月,对照组疗程(23.00±4.34)月,两组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7,P=0.303)。2.2 两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项目比较
两组矫治后垂直向指标SN-MP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体硬组织项目U1-NA距、U1-NA交角、L1-NB距、L1-NB交角、U1-L1交角、U1-SN交角、L1-MP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矫治后前牙均唇移;两组软组织测量项目UL-EP距及LL-EP距矫治后均较矫治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矫治后软组织凸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矫治后U1-L1交角增加(P<0.05),U1-SN交角、U1-NA交角、UL-EP距、LL-EP距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典型病例
表1 安氏Ⅱ2错畸形22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项目比较/±s
4 讨论
(本文图1~3见插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