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制痂酊中挥发性成分
2021-05-10陆静金夏泉
陆静金,夏泉,2
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
制痂酊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制剂,由黄柏、黄芩、儿茶和冰片四味中药,经乙醇浸提制成的中药复方酊剂,具有清热燥湿、敛疮、收敛止痛、抗菌等之功效。临床用于Ⅰ度、Ⅱ度烧伤、烫伤等,使创面形成药痂,保持干燥,防止细菌污染和焦痂溶解,其临床效果确切而收录入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该院内制剂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主成分龙脑和异龙脑的质量控制上,此复方中黄柏、黄芩和儿茶也含有挥发性成分。关于这些中药材的挥发性成分已有一些报道,但各中药材在制痂酊中组方后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故本研究自2019年3-9月采用GC–MS方法分析制痂酊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充分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HP6890GC/5973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2 材料 制痂酊(批次180625)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环己烷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制备 制痂酊摇匀,精密量取4 mL于10 mL容量瓶,加入环己烷定容至10 mL,充分混匀后放置,待分层后取上层环己烷液,即得供试样品。
2.2 GC条件 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HP-5MS(30 mm×0.25 mm×0.25μm);柱温:起始温度为40℃,程序升温,升温速率3℃/min,升温至80℃,再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保持20 min;柱流量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柱前压100 kPa;分流比为5∶1;载气为高纯He;进样量2μL。
2.3 MS条件 采用EI电离模式;电子轰击能量为70 eV;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 35~500 amU;采用wiley7n.1和NIST98.L标准谱库进行计算机检索定性。
2.4 实验结果 按照2.2色谱实验条件进行分析测定,得到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的色图谱,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一级质谱图经计算机检索以并结合wiley7n.1和NIST98.L标准谱库数据系统进行匹配,同时查阅文献数据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制痂酊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成分鉴定结果
从制痂酊中共得到17个峰,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59%。制痂酊中挥发性成分由单帖类、酸类、酯类组成,主要成分为龙脑(55.18%)、异龙脑(40.99%)、1,3,3-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醇(1.01%)和外型-1,7,7-三甲基-二环[2.2.1]庚-2-醇(1.01%)。其中,龙脑和异龙脑的相对百分含量之和达到96.17%。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GC-MS法对制痂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制痂酊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异龙脑和龙脑。异龙脑和龙脑是组方冰片(合成龙脑)的主要成分,而天然冰片主要含右旋龙脑。由于资源的限制,天然冰片(右旋龙脑)现较少使用。GC–MS灵敏,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区分冰片(合成龙脑)与天然冰片(右旋龙脑)。传统中医认为冰片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冰片有抗炎镇痛、抗菌等功效。这与制痂酊临床治疗烧伤、烫伤的功效密切相关。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雷华平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合并GC-MS联用技术对川黄柏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其含有庚醇、棕榈酸和十八烯酸甲酯;黄芩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黄芩中检测出庚酮、棕榈酸和(Z,Z)-9,12-十八碳二烯酸等成分。可推测本实验中编号2、3、9、10、11及13可能是制痂酊中黄柏的挥发性成分。而编号4、10、11和12则可能为制痂酊中黄芩的成分。但关于儿茶挥发油成分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故实验结果中莰烯、外甲基茨尼醇并不能确定是否为儿茶挥发性成分或是制剂产物,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