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DS检查在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孕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09周细标
周细标
(丰城市中医院功能科,江西 宜春331100)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胚胎着床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处,随剖宫产率升高,CSP发生率逐年升高[1]。CSP发病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内膜损伤,造成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受精卵着床后出现底蜕膜缺损导致切口妊娠。CSP早期无明显特殊临床症状,与难免流产、先兆流产、人流后局部妊娠组织残留不易区分,若在未准确诊断情况下盲目刮宫,通常无法完全清除孕囊,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大出血或子宫穿孔而被迫切除子宫[2]。近年来,超声是诊断CSP可靠方法,且瘢痕妊娠影像学表现特异:胎盘组织或宫内孕囊位置低,着床于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与手术切口肌层无分界,孕囊种植下段前壁切口处,且宫颈无异常表现[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是妇科检查主要方式,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但在CSP诊断中能否准确反映CSP征象,提高诊断准确性仍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探究TVCDS检查在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孕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CSP孕妇90例,年龄20~39岁,平均(29.12±4.33)岁;停经时间36~102 d,平均(58.45±10.22)d;本次距上次剖宫产时间1~5年,平均(2.44±0.58)年;产次1~4次,平均(2.86±0.53)次;剖宫产次数:1次68例,≥2次22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呈阳性;存在剖宫产史,妊娠包块位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病理检查显示滋养细胞或绒毛组织;表现为少量无痛性阴道流血,伴轻微下腹疼痛,部分孕妇存在腰骶部疼痛;均行TVCDS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生殖道急慢性炎症者;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者;阴道流血者;存在TVCDS检查禁忌证者。
1.3 方法采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lips),探头频率设置:经腹3~5 MHz,经阴道5~9 MHz;指导患者充盈膀胱,平卧位,经腹探头平扫腹部,仔细观察盆腔形态、子宫形态及其附件、血流情况,注重观察切口瘢痕部位,检查是否存在孕囊或异常包块;转换经阴道检查模式,指导患者排空膀胱,截石位,将无菌避孕套套于阴道探头上,常规扫查子宫后,观察着床位置、孕囊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并分析宫腔、宫颈管、周围与切口关系,并测量瘢痕切口及残余肌层厚度,观察孕囊周围血流等;图像收集:采集并保存以下图像,子宫横切面、纵切面、妊娠囊最大横切面及纵切面;并观察妊娠滋养层彩色血流情况;图像采集过程中,根据宫腔情况不同,实时调节深度、增益、取样框大小、取样容积、聚焦等参数至获取图像清晰满意;测量与数据获取标准:于最大横切面与纵切面上分别测量病灶组织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于子宫矢状面对最薄处残余肌层厚度进行测量,测量时放大图像,以清晰反映残余肌层与绒毛关系,并将游标尺放于子宫浆膜层内源和绒毛组织外缘,同一处测量3次,取平均值;诊断标准:宫颈管及宫腔内无孕囊,孕囊位于子宫峡部前壁,且超声下仅见混合性回声包块或原始心管搏动,妊娠囊与膀胱壁间缺少正常肌层,混合回声包块或孕囊周围存在高速低阻型血流信号,且多数情况下阻力指数(RI)<0.5。
1.4 观察指标TVCDS诊断CSP符合率;CSP声像图特点;临床治疗方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
2 结果
2.1 TVCDS诊断CSP符合率90例CSP孕妇中,经病理证实孕囊型63例,混合回声型27例,TVCDS正确诊断83例,符合率92.22%,误诊7例,误诊率7.78%,见表1。
2.2 CSP声像图特点90例CSP孕妇中,TVCDS正确诊断孕囊型59例,混合回声型24例,孕囊型声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宫颈管和宫腔上段未见妊娠囊影像;于子宫前壁切口瘢痕处显示妊娠囊,其中18例显示原始心管搏动和胎芽;子宫前壁切口瘢痕处和妊娠囊周边显示丰富血流信号,且RI<0.5,子宫宫颈内口闭合;同时,根据切口瘢痕与妊娠囊位置关系可分为Ⅰ型:部分妊娠囊边缘位于瘢痕切口处18例,大部分妊娠囊位于宫腔内,膀胱、妊娠囊间存在肌层回声,厚度为0.20~0.77 cm;并于子宫前壁切口处显示条状血流信号;Ⅱ型:妊娠囊位于瘢痕切口内24例,妊娠囊为楔形,陷入子宫前壁切口,且与膀胱间肌层菲薄,部分仅存在浆膜层回声,厚度为0~0.29 cm;超声显示妊娠囊周边和子宫前壁切口处血流信号丰富;Ⅲ型:妊娠囊凸向膀胱方向17例,部分妊娠囊由下段凸向膀胱,且子宫形态不规则,膀胱与妊娠囊间肌层消失,仅存在浆膜层影像;且妊娠囊周边探测到丰富血流信号。混合回声型声像特征:24例混合回声型孕妇图像表现及孕囊类型存在较大不同,子宫前壁下段明显膨大,呈高低相间混合性回声,且无明显界限,并与膀胱间肌层菲薄,测量厚度<0.2 cm;超生可见五彩血流信号,表现为高速低阻型。
表1 TVCDS诊断CSP符合率[n(%)]
2.3 临床治疗结局15例孕囊型CSP孕妇(均为Ⅰ型)HCG<2 000 U/L,符合手术指征,行宫腔镜手术;另48例孕囊型CSP孕妇和27例混合回声型CSP孕妇HCG>2 000 U/L,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HCG下降>15%,再次复查超声;其中12例孕囊型孕妇药物注射治疗后超声显示切口瘢痕厚度>3 mm,实施腹腔镜手术切除妊娠病灶,其他孕妇显示瘢痕厚度<2 mm,实施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术后HCG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
3 讨论
目前,CSP病因尚未明确,通常认为因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造成瘢痕宽大,炎性反应导致瘢痕部位产生微小裂孔,受精卵发育迟缓或运行过快时,经宫腔时还不具备种植能力,当抵达切口瘢痕处时可经裂孔至子宫肌层而着床[4]。CSP缺乏特异性,目前TVCDS是主要诊断方法,敏感性高达84.6%以上[5]。经阴道超声检查时,阴道探头频率高,分辨力增加,并可避免肠气干扰,超声声束从侧方或膀胱后方进入膀胱,产生混响伪象,图像更加清晰,病灶检出率更高[6]。本研究发现,90例CSP孕妇中,TVCDS诊断CSP符合率92.22%,与许延黎[7]研究结果相似。此外,TVCDS检查具有无创、简便、准确等优势,已成为CSP诊断首选方式,但临床检测中同样存在误诊情况。本研究发现,90例CSP孕妇中误诊7例,其原因可能在于检验医师未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未清楚掌握分型及声像图特征,超声检测技术不足所致。CSP超声表现存在多样性,鉴别诊断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滋养细胞:混合回声型CSP表现与滋养细胞易混淆,而滋养细胞多发生于葡萄胎清宫术后及流产后,多伴卵巢黄素囊肿;囊性结构表现为扩张血管,超声可见病灶内血流较为丰富,探及动静脉瘘频谱,且HCG异常升高;难免流产:妊娠囊下移至宫颈内口的难免流产与孕囊型CSP易产生混淆,但发生难免流产时妊娠囊常出现萎缩、塌陷,且边缘模糊不清,多无胎心搏动,而偶见胚芽,TVCDS检查CSP时应与上述疾病进行鉴别诊断[8-10]。
目前,CSP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子宫破裂前抑制胚胎生长,切除妊娠囊,避免大出血,并有效保留生育功能[11-12]。近年来,CSP治疗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肌层缺损程度、孕龄、有无生育需求等多方面情况选择科学治疗方案[13-15]。此外,本研究发现,TVCDS正确诊断59例孕囊型CSP,其中Ⅰ型18例,Ⅱ型24例,Ⅲ型17例,Ⅰ型治疗以宫腔镜术为主,Ⅱ、Ⅲ型及混合回声型以腹腔镜术为主。TVCDS检查时距病灶组织近,不受肠气影响,可清晰显示病灶结构,肌壁厚度、血流信号及胎心搏动等影像学信息,对病灶分型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TVCDS能清晰显示瘢痕子宫范围、位置、血供及子宫肌壁厚度,并可进行准确分型,有助于临床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