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表达的立场、方法及韵味

2021-05-08陈平原

南方文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术史学问文体

新书《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刊行,作为作者,有义务配合出版社“广而告之”。但与其云里雾里自我吹嘘,不如摘抄书中几段要紧的话,呈现大致立场,然后再加以渲染与铺排,展示自家研究思路之由来。至于功过得失,全靠读者评定;作者只能在不断“倒带”的过程中,略为自我辩解。

第一段话摘自附录一《关于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我坚信,现代性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表述方式。……我理解的‘表述,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文学家的表述,还有学者的表述。……我们不仅已经改变了观念与思想,而且改变了思维习惯;不仅改变了学问的内容,而且改变了讨论的方式。”②

第二段话见附录二《如何“述学”,什么“文体”》:“作为‘述学文章,第一要务是解决学术史上关键性的难题,既要求‘独创性,也体现‘困难度,最好还能在论证方式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这对作者的学识、修养、洞见、才情乃至‘智慧,有很高的要求。……撰述中之‘腾挪趋避,既为了学术思路的推进,也是文章趣味的体现。”③

第三段话是从《前言》抄录的:“谈论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与传统中国的文体学、目录学以及西方的修辞学等有关系,但又不全然是。我最关心的,其实是在中外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中国学者如何建立‘表达的立场、方式与边界。”④

写作时间,第一段2006年,第二段2012年,第三段2019年,十多年间,从关注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学者的表述”,到强调如何兼及“学术思路的推进”与“文章趣味的体现”,再到讨论“中国学者如何建立‘表达的立场、方式与边界”,其中的九曲十八弯,自然是本书着重探究的对象。

本书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刊行的《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以及2011年初刊、2016年增订的《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文学教育的方法、途径及境界》,合成我的“学术史三部曲”。2020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召开“中国现代学术的精神、制度与文体——陈平原‘学术史三部曲研读会”,我做主旨发言,其中提及:“我的学术史三部曲,并非一开始就规划好的,而是边走边看,摸着石头过河,最后才调整成探讨现代中国学术的精神、制度及文体。这种调整,既是学以救弊,也是不断与时代对话的结果。”⑤不仅作为整体的“三部曲”之间的结构是后设的,作为收官之作,“述学文体”内部的肌理也是逐渐生长出来的。如此从个案出发,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虽避免了僵硬与蹈空,但也留下不少遗憾,最明显的莫过于整体意识薄弱,必须依赖经验丰富的读者的引申、推理与完型,才能真正呈现其意义。贴着时代的脉搏思考,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可以给人不少启迪,但不是完美的作品,这就是我对“学术史三部曲”的自我评价。

从“学人精神”到“学科体制”再到“述学文体”,如此三级跳,其基本框架属于学术史。但学术史视野中的“文体”与修辞学视野中的“述学”,二者构成某种有趣的张力。前者是明线,飞扬跋扈,后者是暗线,深藏不露——借用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承认叙事模式、艺术风格以及述学文体,都蕴藏着一时代之意识形态及审美趣味,而不仅仅是纯粹的技巧问题。从1988年刊行《中國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到2004年出版《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三联书店),再到2020年《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问世,中间转了好几个弯,但对“表达方式”的特别强调,这点始终没变。也就是说,不管谈论小说、散文还是论著,都在关注“说什么”的同时,更加关注“怎么说”。

小说家或散文家的“文体”及“风格”备受关注,这点古今中外皆然。我的特点在于将若干成功的“学问家”作为“文体家”来阅读。而这,基于我长期以来沟通文/学的强烈愿望。20世纪90年代,我曾撰写以下三则短文,先是谈论“以学识为根基,以阅历、心境为两翼,再配上适宜的文笔,迹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的“《读书》文体”,希望“在知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怀、文学与学术、厚重与轻灵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⑥。接下来讨论为何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前者较好地接续了千年文脉,“世纪末回眸,周氏兄弟文章的轴心地位日益凸显,而其摒弃唐宋、偏爱六朝的趣味,在接续传统的同时,也为现代中国散文开出一条新路”⑧。第三则是针对晚清以降专业化趋势,导致文章与学问的彻底分离:“谈论古代中国,或许还会提及《文心雕龙》《文史通义》的文学意味;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一般不会涉及已被划归‘学术的专业著作”;“假如有一天有人向我提问,20世纪中国的述学文字,你最喜欢哪几部,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举出章太炎的《国故论衡》、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以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至于理由,很简单,因其较好地实现了‘文与‘学的沟通。”⑨

这种文章与著述合一的思路,使得我谈论明清散文时,一反常态,特别表彰清人的“学者之文”。2001年2月至7月,我在北京大学第一教学楼204教室,为研究生开设“明清散文研究”专题课。课刚开讲,反应很好,三联书店的朋友听说了,提议出版讲课记录稿,于是有了三联书店2004年版《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一开始没经验,有的课(归有光、王思任)没录上,有的(龚自珍)则换带子时缺了一大截;还有三讲(徐弘祖、刘侗、傅山)整理出初稿后,感觉不满意,自己压下来了。至于李渔、袁枚、章学诚三家,已做好准备,但没来得及开讲。这样七折八扣,原先设想的十八家,就剩下眼下的九讲了。其实我特别看重章学诚这一讲,很想因此再讲一次“明清散文研究”,补齐后面九家——因为,在我看来,《文史通义》不仅是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神定气足的好文章。

刻意表彰“有学之文”与“有文之学”,同时再三提及“尚友古人”的诀窍,不仅在“道德”,更包括“文章”。这点我受史学家钱穆的启发。1960年5月,钱穆给时正负笈哈佛的得意门生余英时写信,畅谈述学文字,提醒其认真研读与自己精神气质及学术趣味相近的学者,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并称揣摩这些“绝大文字”,“于弟此后治学术思想史行文,必有绝大帮助”⑩。而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八讲,梁启超论述清初史学之建立,也曾专门表彰全祖望的性情与文章:“若问我对于古今人文集最爱读某家,我必举《鲒埼亭》为第一部了!”11依然健在的史学家中,能兼及考据与论述,撰写酣畅淋漓的大文章者,为数实在不多;而余英时名列其间,当之无愧。有感于此,我认定:“对比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的评传,以及条理贯通、见识高迈的学术史,当能明白任公先生与全谢山的学问文章颇多渊源。而钱穆、余英时师徒撰写史论时之追求‘绝大文字,似乎也与梁启超、全祖望血脉相连。”12

十多年前,我撰写《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想象中的人文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喜怒哀乐,感慨情怀,以及特定时刻的个人心境等,都制约着我们对课题的选择以及研究的推进。……学问中不仅有‘人,学问中还要有‘文。超越学科的边界,更重要的是,超越文章与学问之间的鸿沟。……第三个,学问中要有精神,有趣味。”13约略与此同时,我在北大讲授“现代中国学术”专题课,“开场白”中刻意强调:发给大家的“阅读文选”,既是历史文献,也是学术文章;其中好些可以作为范文来追摹。希望大家阅读时,兼及“学问”和“文章”两个不同的维度。总共挑了15人,每人就选3篇——请注意,我提供的,不仅仅是历史文献,而是兼有文献价值的“学术文”。

关注“学术文”,且将“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作为中文系的必修课,这是老北大的传统。谈论这个话题的《“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其中第五节“学术文章的经营”称:“学问千差万别,文章更无一定之规。‘学术文的标准,到底该如何确立?唐人刘知几讲,治史学的,应具备三本领:才、学、识。清人章学诚又添加了一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四者该如何搭配,历来各家说法不一。我想补充两点:第一,选题及研究中‘压在纸背的心情;第二,写作时贯穿全篇的文气。”14

也正是从2006年起,我接受北大中文系学术委员会的指令,每年为研究生开设“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专题课,至今已十六轮。每年轮换三分之一内容,希望兼及境界、纪律与技术,其中最难讲的就是“述学文体”。学术论文到底该怎么写,如何展开思路、结构文章,怎样驾驭材料、推进命题,对于研究者来说,并非自然天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学习与训练。当然,长时间阅读前人相关著述,耳濡目染,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无师自通的;但若有师长点拨,入门岂不更容易,起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多年前读任继愈《谈学术文章的写作》,看他评点朱谦之、冯友兰、朱光潜、熊十力、汤用彤的文章风格及写作状态,表面上云淡风轻,实则入木三分。我尤其赞同他认真经营,兼及“学术”与“文章”的看法:“学术文章风格因人而异,好比人的性格不能强求一律。所谓‘文如其人,即指文章风格,也指人的品格。写文章离不开技巧,要有基本训练。”15

这么说来,研习“学术文”应成为中文系的必修课,且是重中之重。可实际上,“绝知此事要躬行”,若不是职务所在,谁愿意花那么多时间传授经验并指导写作?当初我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百篇作文”实践申报全国教学成果奖撰写推荐信,称所谓“因材施教”,没有比教授认真批改学生作文更能落实、有效的了。如今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大都将训练、指导的责任推给了中学语文教师,或期待学生自己去摸索;这就难怪,很多名牌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写作能力欠佳。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们勇敢地直面此困境,左冲右突,上下求索,“杀出一条血路来”,且形成常规化的制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怠,实在令人钦佩。1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大学中文系开设“各体文写作”课程;五六十年代更设立了专门的写作教研室。可80年代以后,各大学中文系的写作教研室逐渐消亡,写作课也日渐没落。决定此大趋势的,并非“写作课”值不值得教,而是在“论文至上”的时代,若专教这门课,必定吃力不讨好。意识到此中奥秘,近年清华、北大开始另起炉灶,招聘专门教授写作的老师,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记得是2012年,我又一次开讲“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在“开场白”中称:“要求研究生们仔细阅读若干好书好文,不只关心其在学术史上的贡献,更努力领略其论证方式、写作技巧,乃至文章的气势与韵味等——如此琢磨,有利于自家文章趣味的养成。至于能否从此登堂入室,逐渐由追摹走向创新,还得看个人造化。”17那个学期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我选了14篇,指导其修改定稿后,交《文史知识》连载(2012年第11期至2014年第2期)。这12篇小论文,谈论的对象包括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顾颉刚、陈垣、赵元任、陈寅恪、朱光潜、浦江清、周作人、刘半农、洪业、范文澜、陈贻焮(依刊出时间为序)。虽读书不多,且学力有限,但研究生们从述學文体入手,也都能谈出若干新鲜见解。当然,这得感谢《文史知识》杂志社宽容大度,愿意提供这么多篇幅给某课程的学期作业,可见其扶持年轻人的良苦用心。

为配合演出,我撰写了此系列文章的结束语,题为《学会写文章》,其中言及:“博士刚毕业那阵子,偶然被老先生夸奖,说我会写文章。人家是好意,我却觉得挺委屈,难道我就只会‘写文章?比起‘思想深刻‘理论新颖或‘史料丰富来,这‘会学文章算什么呀?顶多是雕虫小技。”教了几十年书,我终于明白了,“作为学者,会不会写文章,确实是个‘事——而且是不小的事”18。

对于今天的学生或学者来说,单讲认真读书还不够,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与口头。一般认为,“治学”之得失成败,关键在政治立场、文化趣味、专业知识以及时代风潮;至于“述学文体”,似乎无关紧要。可在我看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学养及思考,乃现代中国学者亟须锤炼的基本功。某种意义上,内在于“文体”的学问,还值得人文学者认真琢磨。

当然,我的论述思路不是修辞学或文体学:“我所关注的‘述学文体,牵涉整个现代学术生产机制,比如,什么才叫‘论文、为何需要‘专著、‘教科书意义何在、‘演说能否成为文章、‘引文的功能及边界、‘报章之文与‘学者之文如何协调、能否‘面对公众而又不失‘专业水准等,这一系列难题背后,牵涉整个教育体制以及知识生产方式。若再说开去,则是全球化视野、西学东渐大潮、话语权争夺等在现代中国学界的自然投射。而这些,并不是一两句‘学术独立或‘博学深思就能解决的。”19可即便如此,我对如何经营好自家的述学文体,准确且优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让学问变得可敬且可爱(而不是冷冰冰或硬邦邦),依旧抱有浓厚的兴致。

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世纪90年代初,我与友人合作创办民间学刊《学人》,率先提倡学术规范,目的是收拾过于浪漫的心情与笔墨;如今则痛感“专业主义”成为塑造我们思想行为的主要力量,对各种“奇思妙想”造成极大的压抑,于是更倾心于“有情怀的专业研究”20,以及“有温度的文章笔墨”。关于后者,我有两个小小的补充,一是不薄随笔,二是怀念小书。

有感于“今日中国学刊,注释越来越规范,但八股气日浓”,几年前,我撰《与人论刊书》,谈及:“传统中国谈文论艺,很少正襟危坐,大都采用札记、序跋、书评、随感、对话等体裁。晚清以降,受西方学术影响,我们方才开始撰写三五万字的长篇论文。对此趋势,我是认可的,且曾积极鼓吹。但回过头来,认定只有四十个注以上的万字文章才叫‘学问,抹杀一切短论杂说,实在有点遗憾。”21《文艺争鸣》从善如流,因此开设“随笔体”专栏,每期收录若干笔墨洒脱、见解独特、不衫不履的好文章,且以我那几段话作为挡箭牌。

至于“怀念小书”,则是有感于像费孝通《乡土中国》那样高屋建瓴而又不卑不亢的小书越来越难寻觅。“在我看来,现在的学术书,之所以越写越厚,有的是专业论述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剪裁,以众多陈陈相因的史料或套语来充数。”222008年起,我为香港三联书店主编“三联人文书系”,在丛书《总序》中断言:“对于一个成熟的学者来说,三五篇代表性论文,确能体现其学术上的志趣与风貌;而对于读者来说,经由十万字左右的文章,进入某一专业课题,看高手如何‘翻云覆雨,也是一种乐趣。”此书系出版后反应很好,已刊30多种,目前仍在继续,且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简体字版。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大潮汹涌,撰写长篇论文或构建皇皇巨著,确实成了推进学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我们不能因此断言,那些“小而可贵”、“能引起读者许多反想”的小书23,或者那些藏学问于随笔的论述(比如周作人对明清散文充满睿智的发掘与阐释),就没有存在价值。恰恰相反,我之所以用知识考古的眼光,面对现代中国述学文体的前世今生,不是为了追求形式及笔墨的一统天下,而是期待百家争鸣以及众声喧哗局面的真正形成。

2020年12月6日整理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注释】

①此乃作者根据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中间美术馆的演讲《再谈如何“述学”,什么“文体”》改写而成。

②③④1219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第322、343-344、7、231、338页。

⑤参见陈平原《与时代同行的学术史研究》,《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2期。

⑥参见陈平原《关于“学术文化随笔”》,《文汇报》1996 年9月21日。

⑦参见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南腔北调集》,上海:同文书店,1934),此外,胡适、曾朴、朱自清、周作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这里不展开。

⑧参见陈平原:《千年文脉的接续》,《人民论坛》1998年第12期。

⑨陈平原:《作为“文章”的“著述”》,《书摘》1999年第11期。

⑩参见《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载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書局,1991,第254-255页。

11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第198页。

13陈平原:《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现代中国》第九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陈平原:《“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75页。此文初刊《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转载。

15任继愈:《谈学术文章的写作》,《光明日报》1986年12月1日;又见《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2,第266页。

16参见陈平原《学问之外的教授》,《中华读书报》2020年2月5日。

17陈平原:《如何“述学”,什么“文体”》,《文史知识》2012年第11期。

18参见陈平原《学会写文章——写在“规范与方法”结尾之后》,《文史知识》2014年第2期。

20参见陈平原《有情怀的专业研究》,《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30日。

21陈平原:《与人论刊书》,《文艺争鸣》2016年第4期。

22参见陈平原《怀念“小书”》,《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39期(10月23日)。

23参见中书君(钱锺书)《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新月》第4卷第4期,1932年11月。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

猜你喜欢

学术史学问文体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四库馆臣的术数类书籍纂修观
另类文体巧谋篇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裁剪的学问
赛跑中的学问
道家与韩非法律史学地位的再认识及其启示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学术史”路径探究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