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05-08杨洋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与策略中小学安全管理

杨洋

摘  要: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够成熟,因此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成为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场所,这样的事件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生命健康,不仅学生家长忧心忡忡,也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中小学现阶段的安全管理进行细致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管理;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42

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密不可分,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多种多样,例如盗窃、诈骗、交通事故、食品中毒、火灾、打架斗殴、偷窥、校园贷、自杀等等,因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学生日常生活安全的需要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长大。大多数学生思想单纯,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这会增加发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传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使安全教育成为例行和规范的活动。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必须到位,以确保学生的日常安全。

2.保障良好学校管理的基础

安全管理工作在各行各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更是如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中小学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确保良好的学校管理的基础。学校方方面面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学校各项的管理需要安全管理作为保证,只有这样,才可以营造良好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环境,保证师生的安全,进而促成培育人才目标的完成。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1.完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树立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中小学阶段,是缺少安全教育相关课程设置的,往往是通过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临时的口头教育,这样的方式缺乏系统性,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需要积极探索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堂和实践内容,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例如,确保每周一至两次的课堂时间,可以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课程标准,授课教师可以直接安排班主任教师。这样,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也能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教学调整,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关注。除了固定的课程,学校还应该举办定期的安全专题讲座,联合公安部门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在校园内播放安全教育视频,为学生发放安全教育画册等,从思想的层面加强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落实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中制度更加重要,除了建立行为准则外,建立奖惩制度也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同,每个学校应该根据各自校园存在的实际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依据。对违规的行为也要按照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这样才能使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仅停留在书面上。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可以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使制订的管理制度更加全面细致,更能体现学生的安全需求,更加有利于制度的贯彻落实。同时也能让师生通过亲身参与,更加重视校园的安全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不仅是执行者更是管理者,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中,才能使好的政策得到真正的落实,有效杜绝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不负责任的人,提高每个人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营造良好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环境。

3.建立高素质安全管理队伍,明确落实职责

在中小学校园管理中,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负责的团队和人员进行把控,在现阶段的安全管理中,多是分管校长、班主任身兼数职进行管理,缺乏专门的、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团队。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学校园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不止要建立起一个安全管理团队,更要建立起一支有专业素养的、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例如,安全小组可以由校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每个班主任是小组成员,负责协助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责任分明的队伍建设,才能使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不留任何隐患。同时,对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要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不合格的要予以处罚,以儆效尤,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进行人员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安全管理团队的价值。

4.结合家庭日常安全教育,全方位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

家庭教育是中小学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帮助家长完成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可定期举办座谈会,和家长共同探讨帮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做好家校配合工作,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为孩子灌输安全理念。

例如,在带领孩子到菜市场购买食物的时候,就可以将食品安全的教育渗透其中,告诉孩子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教会孩子如何观察食品的保质期,不能食用過期和变质的食物,甚至一些食物会引发中毒的风险,像发芽的马铃薯,这些都要多加注意;在家长带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也要为孩子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过马路不能闯红灯,要走人行横道,要靠右侧通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不能打闹嬉戏,遇到问题要及时找交通警察帮忙。通过这样的渗透式教育,不会给孩子学习的压力,也能让孩子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规避安全风险,为中小学的安全教育保驾护航。

三、结语

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加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需要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安全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道春.西方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2).

[2]贺湖.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寇丽平,张小兵.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  湖南长沙  410000)

猜你喜欢

问题与策略中小学安全管理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