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08唐宏蔚

天津教育·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微课

唐宏蔚

【摘  要】为了解决当代初中生的生物综合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广大生物教师开始进行以普通的口头教学向翻转课堂教学的转变。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翻转,可以保证实验教学课前与课后的衔接性,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因此,以微课翻转为基础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微课翻转;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081-02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biology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majority of biology teachers began to transform from ordinary oral teaching to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class flipping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can ensure the cohe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biolog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micro-class flipping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Micro-class flip;J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目前,微課翻转的教学模式正在兴起,微课逐渐出现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而把微课翻转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是“微”时代的需要,也是初中生物教师团队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体现微课翻转的教学意义,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实验教学角度出发,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一、借助微课扣紧实验要求

初中阶段的生物实验课程有很多,不同的实验课程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只有根据生物实验的教学要求去设计微课,才能保证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比如,在“认识显微镜”这一课中,实验的要求主要是能够辨别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设计微课时,就可以添加显微镜的构造图将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粗准叫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通光孔、载物台、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等组成结构分清楚。同时,可以将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制作成5~10分钟的微课视频,突出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要观察的物象,然后调节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等细节。对于显微镜的历史发展、显微镜的维护以及显微镜的观察原理等,没有过多的教学要求,不需要设计在微课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互相探讨。

二、借助微课丰富实验探究

所谓的实验教学,就是教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但是在初中生物学科中,应该如何教导学生动手实验呢?还是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过程、结果呢?显然这样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微课翻转的实验教学模式。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实验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然后做出假设: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就是淀粉,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提出假设后,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查找相关案例,带着问题去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光合作用的过程,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然后描述光合作用所得的初步结论。最后,教师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演示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对比自己搜集的案例与微课视频上的讲解有什么异同,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对于实验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多次回放微课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在微课教学和实践教学完成后,可以得出最终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在普通条件下的实验室里无法完成的实验,通过微课进行探究性实验,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

三、借助微课分解实验步骤

在传统模式下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照读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而课本上有的实验步骤过于简单,以至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无从下手。利用微课教学,就可以对部分复杂的实验步骤进行分解,解答课本上没有详细说明的疑问。

四、借助微课创新实验模式

基于微课翻转的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这正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为了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生物教师团队在努力打造基于微课翻转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比如“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这一实验,可以通过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鲫鱼是生活中常见的水生动物,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观察市场上或者家里的鲫鱼,了解鲫鱼的形体、颜色、鳞片、呼吸方式、生活习性等。在通过实验课堂,向学生展示银灰鲫鱼、银鲫鱼、白鲫鱼、彩色鲫鱼、金鲫鱼、乌鲫鱼等不同种类的鲫鱼图片,并且播放与鲫鱼生活习性相关的视频。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倾听视频的解说一边观察活的鲫鱼和鱼的骨骼标本。大家相互讨论鱼鳍的作用,鱼的脊柱如何构成,鱼的形态和颜色与鱼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巡视,记录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利用课后时间,在师生交流平台上公布结果。也可以把实验操作较为规范和观察比较仔细的学生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小短片发送到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后相互借鉴。

五、借助微课实现高效实验

对于需要研究时间较长的生物实验,一般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而在繁忙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数据的记录可能会出现遗漏,最终导致实验失败而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这就需要在微课的帮助下有序开展实验教学。比如在“不同环境下的细菌和真菌”这一实验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由小组分工合作先进行采样,用无菌棉棒蘸取少量自来水,然后快速地将自来水涂布在装有米饭的培养基上,然后用透明胶带将培养皿封口,在标签纸上写明日期、环境、培养人等信息。将培养基放到25~37度的环境中,放置5~7天,每隔12小时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培养基中的变化。另外,设计一套高温灭菌后、没有打开的培养皿,不做处理,作为对照,进行观察记录。最后,由各个小组的负责人向教师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再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规范的实验步骤和结论。认为观察实验存在不足的小组,可以参考教师的课件,再次进行实验并下结论,看看通过纠正后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为水、有机物、温度等。此外,还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等实验的教学,都离不开微课翻转的应用。

微课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利用微课翻转,可以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智能化的时代,教育部门也在倡导对微课翻转为基础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该研究中,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梅.例谈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03).

[2]徐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9(04).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微课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