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21-05-08李颖李天宝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校企合作

李颖 李天宝

摘 要:针对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轨、学生贸易实务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各高职高专院校对产业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一定实践与创新能力专业人才目标的指引下,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与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深入合作研究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本文将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

中途分类号:F74-4

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外贸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课题设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外贸实践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外贸企业的资源和设备、节约了实习实训环节的教育成本,同时走向外贸企业、真实的外贸业务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具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作为外贸企业,也不用再担心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的问题,因为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外贸企业的需要量身定制外贸人才。可以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和外贸企业双赢的教学模式。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聘请外贸企业专家来高职院校授课

多数高校专任教师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工作经验。一些专任教师,有在外贸企业工作的经历,但是由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多已经过时。聘请外贸企业专家来高职院校授课可以弥补专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和知识过时的问题。同时,外贸企业专家的加入给专任教师带来新鲜血液,增加教学团队的活力。

2.专任教师走入外贸企业

师资力量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目前,各高职院校倾向于通过优厚的待遇鼓励专任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目的在于增加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向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等许多大中型外贸企业派出青年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教学水平,为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3.引外贸企业走入职业院校

引外贸企业走入职业院校对高职院校和外贸企业都有极大的好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学校可以节约实践基地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学院可以实现订单式培养,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可以选拔优秀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外贸人才,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三、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合作深度不夠

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是政府牵头的教育改革,因此其动力首先来源于政府的政策要求,政府虽然有相关的政策要求。但相关的制度保障、政策支持还没有严格的落实。其次来源于现在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形势,没有好的办学模式、办学实力不能吸引学生报考,学生的就业也不会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院校有招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只有少数的高职院校有招生就业的压力。最后来源于外贸企业的竞争压力,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外贸企业需要职业院校在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外贸人才的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外贸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比较被动与茫然的状态。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时间短、发展慢,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职业院校与外贸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数基于校企合作协议或校企合作项目进行的,而这种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都有很强的时间性,一旦协议时间结束或合作项目完成,这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往往也就随着结束。但是国际贸易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会因为校企合作的结束而结束,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建设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四、解决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建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完善的产业融合、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双方在过程管理、资金保障和实习实训内容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保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双方要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明确合作过程中各阶段双方的资金、人力等投入与管理,明确在合作期间双方对学生的考核管理,实现双重考核。

2.加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的常态化管理

国际贸易实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会随着在产业融合、校企合作的协议执行完毕而终结,学院需要加强产业融合、校企合作的常态化管理。加强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实习实训课程必须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贸业务人员来担任。专业课必须由具有双师资质的专任教师或外贸人员来担任。对于学生的考核加强具有实践性的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许清.现代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赢模式初探[J].科技风,2021(01):162-163.

[2]邱仁义.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J].管理科学,2020年:39-43

[3]韩旭,张俊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成效、困境与方向[J].教育与职业,2020(24):41-45.

[4]房琳,王妍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困境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商贸人才,2020(12):183-185.

[5]包春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20(33):13-14.

[6]朱兴统,王爱国.基于校企协同合作的学生大数据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J].计算机时代,2020(12):70-75.

本文系2020-2021年度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产业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课题编号:B202018)的终期结项成果

(1.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311 2.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6000)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校企合作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