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步一侧重”解决问题教学模式探究
2021-05-08郭美茹
郭美茹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传统应用题的创新,与过去教材中的应用题相比,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更注重传达信息的多元化,题目的呈现有图文、图表、纯文字等多种形式。这种安排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趣味性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挑战性。
但在新课标教材实践应用多年后,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在面对需要多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有效提取信息,不会分析隐性的数量关系。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没有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教师对数学问题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对学生缺乏方法指导。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只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仅凭经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呢?笔者根据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特征、教材编排体系、学生认知特点,结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总体要求,尝试建构“四步一侧重”教学模式,下面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自我准备——提出问题
教学路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在教学时都要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能在熟悉的情境下,有效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发现信息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时,可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江西省吉安市的特色美食冰糖葫芦的制作过程,在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教师出示信息:一共有90颗山楂,已经穿了36颗,每串9颗,然后请学生说说,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还剩下多少颗山楂没穿?”“一共可以穿多少串?”“剩下的还可以穿多少串?”等问题。教师再选择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
这样的教学,因为有了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的任务驱动,所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路径:活动导学,正确分析推理;列式解答,强化数学运算;交流展示,优化方法策略。
1.活动导学,正确分析推理
当完成信息提取和提出问题后,就进入“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阶段。首先,教师要设计好导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本环节导学活动设计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导学活动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师先尝试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表征出来,并进行转化。简而言之,就是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教师再引导学生建立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可直接从问题着手,借助示意图、线段图,通过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也可从信息着手,通过已知信息想到可解决的那个问题,从两个角度思考,建立问题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明确数量关系。
2.列式解答,强化数学运算
学生根据分析得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解答。在列式解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简单问题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关注复杂问题列式计算的条理性。多步计算的先分步计算,再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明确表述结论。
3.交流展示,优化方法策略
在小组交流结束以后,全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答方法”这一重点进行深入讨论、合作探究,再进行班级展示,班级展示要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展示形式,如小组指定发言人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展示时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很重要,既要引导学生把分析方法与解答策略说清楚、说明白,还要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从表面化的认识过渡到深层次的思考。
本环节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解答策略的建构、方法提炼过程的体验、学生认识的深化、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解答过程的规范等关键性问题。
例如,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中可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1)活动导学,正确分析推理
在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出示导学思路。
读:信息是( ),问题是( )。
画:可以在纸上画图分析,再列式计算。
说:和同桌说自己的想法。问题是( ),我想到了( ),从( )和( )信息中,我想到了( )。
(2)列式解答,强化数学运算
学生列式解答,借助示意图和同桌讲解解题思路。
(3)交流展示,优化方法策略
完成导学题后,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师:这么多信息,好复杂呀!数学讲究简单化,你能用一个图把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
生:我画了90个圆代表90颗山楂,再圈出36个圆当作已经穿好的山楂,没有圈中的就是剩下的,在剩下的山楂中每9个圆圈在一起,表示每次穿9颗。
生:画90个圆,也太麻烦了,我用一个大圆圈表示90颗山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示已经穿好的36颗山楂,一部分表示没有穿好的山楂。
师:他的方法妙不妙?老师将他的圆圈变成色条图,行不行?
(教师边交流,边出示色条图并板书条件和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結合色条图梳理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一共有90颗山楂,已经穿了36颗,我想到了可以算出还剩下多少颗山楂的办法,90-36=54。剩下54颗山楂,每9颗穿一串,就可以算出还可以穿多少串。(90-36)÷9=6。
生:90÷9-36÷9=6。
师:大家能看懂这个算式吗?你能借助色条图,说说这样做的道理吗?
……
教师小结: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要先找出隐藏在题目中的信息,再列式解答。列出综合算式时,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需要加小括号的要注意小括号的使用。
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表征、图形表征,让学生理解题意,又有意识地以“问题是……我想到了……”“从……和……信息中,我想到了……”句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同时追问:“为什么前两个问题一步就可以解决,而这个问题不可以?为什么要先算还剩下多少颗山楂没穿?题目中没有这个问题呀。”引导学生对比、提炼,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自我反思——建构模型
教学路径:检验结果,训练习惯;反思过程,建构模型。
1.检验结果,训练习惯
检验是一种严谨的学习习惯,更是知识综合应用的经验积累。检验计算结果正确性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检验方法。如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得数出发,倒着去想,假如剩下的还要穿6串是对的,那么9×6+36=90,正好等于90,符合条件。
2.反思过程,建构模型
以上教学环节结束以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策略,回顾所使用的计算方法,感悟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教师对此进行加工、提炼,归纳得出适用范围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建构知识方法模型。
例如,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中,在找到中间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个隐藏的中间问题的,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再如,在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四、自主检测——运用模型
教学路径:巩固训练,运用模型;拓展提升,深化问题。
1.巩固训练,运用模型
在解决问题中,教师要注重建立模型,在后续的练习中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模型解决不同问题。如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中,在教材55页的“练习十二”的习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提炼出模型:“明信片的总张数-送出去的张数=剩下的张数”“兔子的总数÷笼子的个数=每个笼子里兔子的数量”,根据这些模型,学生能有效地找到信息,列式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建模的习惯。
2.拓展提升,深化问题
此环节中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巩固训练,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一课一侧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当然,以上四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一个接一个地直线式进行的,其间有反复、有波折。我们应该依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运用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可适当地突出或削弱某一个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的真正意图在于:先让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知道解决问题的形式模型,逐步過渡到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模型,然后形成问题意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知识基础,重视这四个步骤的教学。
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能力比较低,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选用正确方法分析问题,如分析法和综合法、图示法、枚举法、假设法、逆推法。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要侧重运用解题策略来解决问题,如分析数量关系策略、画图策略、猜测并验证策略、转化策略、方程策略。
如“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是由连续两问解决问题过渡到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侧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利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通过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借图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上述“四步一侧重”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旨在突出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供可操作性指导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实践,逐步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