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路径分析

2021-05-08吴玲丽

天津教育·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吴玲丽

【摘  要】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而思维导图方法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通过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深度剖析,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所遇到难题,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8-0027-02

【Abstract】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for educators. The method of thinking map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lay a solid knowledge foundatio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points and deepen students' memory ability. Tak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inking map in depth to help teachers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s】Mind map;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pplied Analysis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一)教师教学节奏过快,未考虑学生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容易为追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接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而小学时期又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味追赶教学进度,未能从日常教学活动开展中培育学习习惯,致使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更打击了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存在制约,缺乏教学创新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宜当前的教学环境,存在一定局限性。当今小学生本身的思维逻辑具有较强的跳跃性,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了解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章节小测等流程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容易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数学学习。

(三)偏科現象依旧存在,数学学习过于抽象

数学科目本身隶属于工具类学科,随着实际应用频率提升,解决数学问题则更为流畅。但是,从目前数学考核结果来看,数学科目的成绩与其他科目相比相对较差,偏科现象依旧存在。主要是由于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对于抽象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二、思维导图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入相关教学内容

如何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成了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思维导图方法在总结原有教学经验的前提下,从而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训练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中教师教学指引的功能效用发挥。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增进自身的教学元素,更有利于带领学生沉浸在课堂中,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思考。

(二)反复印证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知识点很多都是基础性内容,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指引时,必须注重思维逻辑的发散性培育,绘制树状图的方式,优先展示当堂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并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特殊标注,促使学生建立当堂数学课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就是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内容,引起学生对重难点问题关注,有所侧重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小学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和简便算法”教学内容,教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进行知识点梳理,以便在课下能够进行自主复习。课后,教师分发当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列出主干部分,布置学生填补完成的课后作业。该思维导图蕴含两方面教学内容,究其根本,意在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重难点问题标注,凸显数学重点内容,提升学生运算速率,增强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小学院校为更好地响应新课程教育标准改革,都加快了教学频率和教学强度,这就让学生背负起了相当沉重的学业负担。从任职教师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相对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就成了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教学要求,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充分展现数学课堂的参与性,大大增强了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对于常规的思想转化教学工作开展,从根本上注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尽可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以“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为例,规则的正方体体积求解十分容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规则图形和物体占据主导,学生将如何应用数学理论知识求解实际数学问题呢?首先,没有直接可用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此时,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应用思维转化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教师提出计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体积问题,使学生发散思维,主动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回顾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长方体相关知识点,继而让学生展开小组间的分类讨论。随着小组内的讨论学习,学生提出可以将势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将溢出的水转移至规则的容器内,随着测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就可得到不规则石头的体积。以此为基准,学生应用发散式思维,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议,最终转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内容。

(四)提供小组实践机会,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相较于其他科目,小学数学由于包含大量的抽象理论和数理逻辑,导致学生存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的困难。因而将理论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突出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学业水平,逐步延伸为素质教育改革階段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生理和心理限制了其对待问题的思维方式相对简单、直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方位地看待各类问题,存在思考评估方面的缺失。所以小学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最小单元,探究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制作思维导图,更好地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五)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开拓学生思路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培育发挥重要作用。思维导图可以认定为现代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发散性思维逻辑训练,凸显出创新教育的先进性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点总结训练。随着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带动大脑运转,集中注意力,调动自身的知识点内容积累,发挥出卓越的想象力,将抽象的逻辑理论具体化,从而引导且鼓励学生敢于冲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内容。比如,教师讲解数学中基本的代数运算时,充分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创设相应的情景环境,提出日常化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率先准备5个卡通图片,提问学生总共有5个卡通图片,遗失了2个,那么还有多少个呢?借助实物完成数学知识点讲解,直观地展示数学运算结果,继而得出该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引出当堂数学运算课程的加减法则,列出数学计算公式,促使学生对简单的数学运算建立认知。当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知晓数学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还能对数字大小进行比较。应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学习速率,更好地解决学习难题,增强数学科目的认知能力。

总之,本文详细介绍了思维导图方法的具体含义,多角度对思维导图方法的特征进行了表述。在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出了思维导图方法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阐述了该教学方式具体的应用建议和策略。除此之外,还应不断深化对思维导图方法的理解与探究,以便能更加贴合当前的实际教学环境,最终达到彰显学生的学业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美玲. 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银川某小学为例[D].宁夏大学,2015.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