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金融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探讨

2021-05-08杜金向初美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创新金融

杜金向 初美慧

[摘 要] 为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满足社会人才需求,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本文针对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以期为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金融;教学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4-0082-02

一、引言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而新时代的中国金融业,虽然仍以传统金融业态为主,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创新与转型,使得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金融业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应把握這一时机,加快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金融复合型应用人才。

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着力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此,高校金融专业应适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在人才培养上要有针对性、专业性,且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而提高教学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创新。但实际情况是,各高校虽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却存在着相关教学内容陈旧又缺乏实用性、课程设置不合理且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方面

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于重视金融理论知识的教学。具体有两点表现:其一是较偏重于宏观理论,而对同样为学生完整知识理论架构及实践操作起到重要作用的微观理论知识认识程度不够。事实上较之宏观,金融微观领域方面的教学对学生的意义更大,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更能满足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其二是缺乏对实践、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习金融需要很深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依托,但不可忽略的是金融更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只是“学书、背书”,也许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但会导致其实践操作和创新创造能力不符合社会对金融人才的要求,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陈旧又偏离实际。教育的不断变革体现了时代性,那么课程内容也应该具有实时性和适应性,从而不断地进行更新补充。但现今总体上各高校课程内容“窄、浅、旧”,如教材知识面覆盖有限、缺乏前沿问题、更新完善速度慢与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实际脱节等。近几年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为满足评估要求,教材选用必须是近三年的,教材更新速度加快,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受制于篇幅限制,整体上深度反而降低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课程设置方面

从金融专业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细、内容丰富、专业课程多、联系实际密的特点来看,各高校在合理开设金融课程时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课程的重复性。高校虽在金融专业方向设置了较为全面的课程,其知识覆盖范围也广泛,如:金融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学等,但却存在很多课程之间知识点、内容上的交叉重叠,这样既不利于突出各学科的特点与重点,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毕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灵活的学习方法、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培养思维理解能力才是追求学习价值的最大化。二是课程的单一性。这里的单一性不同于上述金融专业内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而是指因没有重视金融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的特性,而缺少对金融专业学生关于数学、法律、计算机、英语、统计等知识的传授与培养,不利于夯实综合而广泛的知识基础。

三、高校金融专业课程内容改革创新

(一)增强丰富性

金融专业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因此课程内容应具有丰富性和充实性。在知识体系构架方面,课程内容既要充分体现金融宏观领域理论知识,又应反映出微观运行的需要,既注重金融领域的全局性和整体性,又注重金融某一组成部分的具体化和差异化,有利于学生构建起完整的金融知识体系。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不意味着教材选择的多、厚、难。内容的丰富有别于“蔚为大观”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多与厚,在固定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看重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精讲,匆匆地面面俱到地读完讲完并不会使学生深度理解和领会,只会劳而无功。而且在难易程度把握上,以易理解、分析、掌握、实用为主,哪怕是编著得再精彩完美,晦涩难懂也失去了教材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价值,学习要变得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

(二)提高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课程内容以培养金融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既适用金融业对人才的需要,又使学生能“所学为所用”。金融高素质人才要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灵活思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要改变仅侧重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增加并重视实践操作的部分。如讲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子设备为学生讲授银行实际工作中具体的操作规范、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风险防范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还需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职业能力考试的内容,将课程内容和被大众认可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相结合,帮助学生在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多领域取得专业证书,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符合社会岗位的需要。

(三)彰显时代性

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其时代性就决定了金融专业的课程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首先在教材方面,配置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国外经典理论有选择地学习发扬,重点是及时地展现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和特色,围绕着新金融将新的金融业态、模式、产品内容引入现有教材中,充分地体现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其次在课程内容中有选择地添加前沿热点问题,如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改革、金融风险防控、绿色金融发展等,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关注金融发展新动向。

(四)注重多样性

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是指除用书本文字形式这种最为传统教学方式外,还可利用各种资源设备使学习内容丰富起来。现今金融专业教学中多数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如制作课件等,并结合板书和教材方式来授课,但课件也是较为简单的纯文字和图画,并没有将多媒体资源完全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得课程内容单一枯燥。因此利用好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电子设备在课程内容中根据需要恰当地增添动画、录像、影片等视听资料,如在学习金融发展历史时可以观看金融历史的纪录片、学习金融法中票据法和担保法内容时播放真实法院相关开庭录像等,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充实,直观鲜活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缓解视听疲劳、提高课堂效率。当然,不是说内容越华丽花哨越好,课程内容变多样性的目的是使知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增加教学的效果,不能为了多样性而追求多样,最后变得娱乐化、形式化,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为之。

四、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创新

在对上述课程内容改革提出建议时,其中有很多方面也涉及课程设置变动上的配合。首先针对金融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性问题,可以专门开设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的课程,如模拟有关商业银行对公对私经营业务,股票、基金、外汇买卖等,并定期在课堂上进行“实战式”操作比赛。通过仿真度高的演练实训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演练中易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从而能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除增设实践课程外,与现有金融专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的其他相关专业学科,也应在金融专业增设课程。金融不是一个孤立的专业,想要掌握好金融知识,需要计算机处理、数学分析、英语等技能,因此有必要将金融信息化、实证金融分析、专业金融英语引入金融必修课程。前述两点总的来说需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新增一些课程,但对现有金融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内容交叉重复问题,需各授课教师之间加强有效的沟通,针对具体课程将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整合,构建起每个课程清晰完整的教学框架,使课程设置更加完善科学。

五、结语

随着金融业在新时代下的迅速发展,为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和时代要求,各高校在教育要有新作为的背景下,应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竞争型、创新型、应用型、综合型金融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促进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首要的当然就是要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变革,而且这种改革是一个不断在探索却无止境的过程。金融在發展、时代在进步,教学内容也要持续地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应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16-20.

[2]刘汉霞.基于合作教学理论的法科研究生教学模式创新——以“比较金融法”的教学改革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7-123.

[3]孙绵涛.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J].现代教育管理,2015(4):1-10.

(责任编辑: 张宏玉)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创新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P2P金融解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