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路径新探索
2021-05-08宋飞朝陈云熊立伟郑钰榕
宋飞朝 陈云 熊立伟 郑钰榕
[摘 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旨在创新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路径,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把公益、商业及互联网相结合。“益购代捐”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下的新公益模式,旨在以“造血”代替“输血”,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之力,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探索新途径,打造“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 互联网 益购代捐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己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先驱力量。本文以“益购代捐”的公益模式探索为切入点,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建言献策。
“益购代捐”的含义
“益购代捐”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公益模式,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与公益相结合,以高校青年大学生及志愿服务组织为运营主体,通过互联网把消费者和生产者连接到一起,省去中间商赚差价,让老百姓多赚钱、消费者得实惠,助力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平台去除运营成本外,把所赚取的收益与当地乡村小学相结合,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将收益用于乡村小学建设,如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购买书籍、设立“益购代捐”奖学金等,丰富乡村基础教育校园文化。该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之中,以打造“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
“益购代捐”的可行性分析
“益购代捐”的理念新颖,符合国家大政方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及庞大的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同时,该项目借助互联网优势,不仅解决了公益资金不足的难题,还积极助力地域脱贫攻坚战。
1.契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2020年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层次水平。要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生物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信任农业、认养农业、可视农业等业态。要求务实推进业态融合。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电商扶贫成为一种全新模式,更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近七成网民参加过各类网络扶贫活动,其中“网上购买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比例为23.0%;近九成网民認同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益购代捐”项目是“农业+互联网”的具体表现形式,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切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进程,同时还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功能。
2.团队专业,平台运营竞争力强
“益购代捐”项目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依托,以帮扶农户与留守儿童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团队成员大都为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能熟练运用多种编程语言,具有一定的Web开发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不同专业的成员学科交叉、专业互补,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可节省平台开发及维护费用。团队暑假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程家沟村程家沟希望小学进行实践调研,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实践能力;寒假在帮扶地多次开展暖冬行动,积累了实战经验和活动素材。该团队相比于一般的志愿者团队,队员基数大,技术有保障,成员高素质,执行力强、竞争力强。
3.地方支持,保驾护航“益购代捐”
“益购代捐”团队与程家沟希望小学签署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且多次走访佳县县团委,与团委书记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益购代捐”社会指导教师邱超担任程家沟希望小学副校长兼佳县团委副书记,以确保地方支持的长期性与高效性。“益购代捐”团队从成立之初至今,已经帮助佳县当地售卖了数量可观的农产品,为获取地方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方支持的稳定性、持续性,也进一步推进了“益购代捐”的发展。
4.账目透明,收益公开可查询
“益购代捐”获取收益后的支出由三部分组成,即平台管理费用、公益活动费用及团队成员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益购代捐”拥有自己的销售平台和企业公众号,后面会陆续开通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知乎等其他新媒体账号,通过互联网,把团队的每一笔支出和开销公布于众,接受消费者和网络民众的监督,做到账目百分百透明,以增强团队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益购代捐”的支出费用以团队的可持续、规模化发展为出发点,这就保证了账目公开透明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5.实地考察,货源绿色无公害
“益购代捐”所有货源地都以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为准,为确保调研考察真实性,团队成员会不定期前往相关农户田地进行随机抽样,并与当地农户建立联系,让其定期发送农作物生长照片和视频供消费者监督。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加注重饮食是否绿色、环保、无公害。“益购代捐”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为消费者节省精力,实现产地至餐桌的“一条龙”服务。
6.“三位一体”,实践育人益处多
“益购代捐”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助力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益购代捐”的“三位”分别指“做乡村留守儿童的守望者”,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电商助力乡村脱贫攻坚战”,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将公益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平台”,公益活动感染力强、影响力大,可用其助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目标。“一体”是指将这三方面内容的指导思想融为一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益购代捐”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枯燥乏味,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路径,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
“益购代捐”面临的挑战
“益购代捐”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面临的挑战由外部挑战和内部挑战两部分组成。
(一)外部挑战
互联网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电商平台层出不穷,从淘宝、天猫、京东,再到后起之秀拼多多,他们凭借自己的平台特色将电商市场进行了分层分割占有,基本涵盖了各类消费群体。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更是火遍中国,短视频平台也从中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些平台资金雄厚,粉丝众多,占有市场份额大,竞争力强。“益購代捐”作为新兴力量,虽然在发展进程中有了可借鉴经验和学习范本,但是想要分得一部分市场份额,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容忽视。
(二)内部挑战
外部的大环境压力重重,内部的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第一,“益购代捐”团队自身建设的局限性注定了农产品的销售只能以农户种植或养殖的产品为主。而农户自身知识、能力及经济实力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靠天吃饭,以身边人种植的农作物为参考对象,这就降低了农户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及时性,就会导致团队在售卖农产品的时候陷入一种被动状态,不利于“造血”功能的顺利进展。第二,“益购代捐”团队成员以理工科为主,缺乏教育学专业及心理学专业的成员。团队成员更擅长的是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在与乡村留守儿童交流的时候,情感感知的敏感度会相对较差,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缺乏专业知识。第三,“益购代捐”初期影响力较低,缺乏学校强有力的资源支撑。“益购代捐”团队成立初期力量薄弱,缺乏资金支持,虽然平台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得了一定经济收益,但是经过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捐赠图书、暖冬行动等活动,经费已经所剩无几,无法为团队的扩大和发展提供支持,这是一个难题,短期内难以得到充分解决。
“益购代捐”的提升路径
“益购代捐”把助农、守望留守儿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相结合,创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第一,实地调研考察,打造品牌特色。“益购代捐”产品具有地域性,必须严格把质量关,因为销售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还包括产地文化元素。全部农产品以团队成员实地考察结果为依据,以确保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把产地文化元素融入产品,结合“益购代捐”理念,为产品设计特有的文化符号,以打造品牌特色,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整合人脉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益购代捐”是在传统电商启发下出现的产物,要想分享市场,首先得学会资源整合。高校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社交网络,通过动员在校大学生参与“益购代捐”公益活动,整合学生背后的社会资源,助力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与此同时,团队还展开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组合宣传和售卖。线下结合大学生的地域性展开分散式宣传,后期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把线上和线下的资源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
第三,开展跨校合作,提升综合实力。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注重学生技术培养,但在文化修养、心理研究等领域的实力较薄弱,为此团队特联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北政法大学,展开高校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以提升“益购代捐”志愿服务团队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了心理团体辅导、民事法律咨询、乡村基础教育及英语专业培训等内容,提升了项目的竞争力。
第四,爱心积分兑换,引流社会力量。“益购代捐”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为了固化现有消费群体,扩大新的消费圈,团队推出了“爱心积分兑换活动”,即用户购买该系列农产品后会获得相应的爱心积分,积累了一定量的爱心积分后即可兑换陕北困境儿童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感谢信等,让“益购代捐”的消费者亲身感受他们的消费公益,从而帮助团队引流社会力量,进一步扩大力量。同时,对于大单客户,还会邀请他们去帮扶地进行实地考察,帮助项目树立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千友,蔡光泽,陈瑶.社会资本视角下“以购代捐”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20-25.
[2]刘智勇,吉佐阿牛,吴件.民族地区扶贫的“兴业难”与政府扶贫模式研究——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M村的实地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4]刘彦随,周扬,刘继来.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269-278.
[5]张琦,张涛,贺胜年.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
[6]张跃平,徐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特征及“扶志”与“扶智”的耦合机制建设——基于四川甘孜、凉山两州的调研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