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2021-05-08高洁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

高洁光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推进新时代工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立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直面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义,细化分层施教,挖掘教育资源,激发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群体自觉,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爱国情、爱国志、爱国行。

[关键词]新时代  工科院校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工科院校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支骨干力量,是工业强国的希望和科技创新的未来。因此,在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教育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凝心铸魂的作用,不断厚植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爱国情,砥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强国志,激发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报国行。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

1.政治性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走进新时代,工科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时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性贯穿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始终,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2.时代性

爱国主义属于历史范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会随时代的变迁而转换。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引导工科院校大学生争当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奋斗者、追梦人。

3.科学性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客观真理性。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准确地把握住爱国主义教育的真谛,然后是自觉厚植科学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解释力、现实说服力、精神感召力,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从情怀志向变为他们实践行动的力量。

4.文化性

文化性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属性。爱国主义教育本身是一项特殊的文化现象,认识、分析和改造爱国主义教育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氛围中的,这也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在多种文化要素的影响下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及自觉延续文化基因,是对工科院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

5.实践性

实践性彰显了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载体是有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等为基本内容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基地、仪式礼仪、纪念活动等实施,在实践中检验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要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部分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设置并未深入考虑工科院校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及新时代背景下工科院校大学生所呈现出的时代特点。部分工科院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忽略了受教育者之间的区别,脱离了现实生活,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群体认知不够俱进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工科院校大学生自身思想认知和心理情感上的偏差也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与人文类院校相比,部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政治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多元舆论、文化、思想的冲击时,容易出现认知上的片面性。加之部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缺乏及时跟进了解和学习,不能很好地将他们自己的人生規划与民族的复兴及国家的富强紧密融合起来。

3.方式方法不够集成

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高校教育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发挥集成效应。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两种倾向性认知:一种认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新变化,甚至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一种认为现代的“体验式”教育方式不适合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缺乏组织纪律性方面的考量。其实,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是要教育者在综合考虑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育的发展规律等多因素的基础上,自主组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4.资源开发不够深入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和加大教育资源开发是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证。由于爱国主义具有社会历史性,这会导致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供给不够及时有效,会与新时代工科院校的发展要求有一定的不适应性。这主要体现在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不够与时俱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不够广泛等方面。

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路径

1.优化设计,明确目标要义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面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旗帜。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强化思想引领,使爱国主义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意识选择、思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一是在价值定位上,以个体发展为着眼点,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工科院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以国家认同为归宿,帮助工科院校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力地促进工科院校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在方向指引上,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头脑,促进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意识的觉醒,塑造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中国气质;强化意识形态导向,借助全面的信息供给,使得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在总体要求上,要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最鲜明的主题,引导大学生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着力扎紧进取奋斗的精神纽带;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使工科院校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

2.讲究方法,细化分层施教

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细化分层施教是新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按照工科院校大学生在校成长的一般性特征和课程设置的特点,低年级(大学一年级)、中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和高年级(大学四年级)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应各有侧重。一是低年级(大学一年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等教育方式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趣味性、亲和力,不断提升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和厚植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中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这一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侧重于贯彻“课堂思政”理念,多采取引导法、辩论法、规范法等,关注时事热点,理性看待问题冲突,不断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科学理性爱国。三是高年级(大学四年级),可采用教授法、指导法、强化法等,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明白在平凡或艰苦的岗位上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工科院校大学生坚定自己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增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注重创造,挖掘教育资源

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科院校需要秉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注重从多个方面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和行动。一是规范运用网络资源,制作专题网页和推出系列专题、专栏、言论、评论及打造融媒体产品等,讲好爱国故事。二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带领工科院校大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旧址、展覽馆等,还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节点”活动,让工科院校大学生直观地感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激发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是善于借助实践资源,及时关注时事热点,如将“抗疫”中的典型事例等作为推进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将这些鲜活的现实事例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相融合,在明理、共情、力行方面下功夫。四是巧用校园资源,着力发挥好校训校风的重要支点和载体作用,精心布置雕塑、标语牌及合理命名教学楼、道路,多方面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五是深挖和活用典型事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讴歌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人物、宣传新时代的先锋模范人物、树立感动校园的标杆人物,满足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不同精神需求。

4.营造氛围,激发群体自觉

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及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作用,还需要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让他们想爱国、能爱国、会爱国。一是使工科院校大学生牢固树立民族担当精神,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工科院校大学生应有锲而不舍的奋进精神、驰而不息的拼搏力量和躬身力行的实践态度,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民族复兴过程中建功立业。二是促使工科院校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创新的能力, 工科院校大学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敢于突破常规,勇于挑战前沿的科学问题,培养自己深层次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争取掌握研究领域的主动权。三是使工科院校大学生有一个自信的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这也是工科院校大学生树立国际意识的逻辑起点,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充分认识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培养和强化自己依法爱国的观念,提升自己理性爱国的判断力,真正做到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有一个健康、理性、平和的心态。

5.及时总结,加强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必须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推进时代的进步。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一是加强话语体系的研究,可从基于民族情感的文字、语言、习俗等历史文化认同,建立政治认同的话语逻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工科院校大学生明晰民族复兴的话语导向;用中国的语言、价值、规范来解释中国的发展,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二是加强教育机制的研究,工科院校要健全学校层面的领导机制,建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负责的爱国主义教育机构;搭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共同申报课题、工作调研及搭建网络互动平台等,增强工科院校教育者协同育人的意识;构建信息反馈机制,畅通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反馈渠道,提升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激励教育方法的研究,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激励理论,借鉴西方的激励理论,从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需求、期望等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深入研究如何通过目标激励、自我激励等方式来激发工科院校大学生爱国的主观能动性。

注释:

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③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④吴海江,包炜杰.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7(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2]陈丹.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命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9(4).

[3]马振清.当前爱国主义被赋予什么样的时代内涵[J].人民论坛,2019(16).

[4]刘建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论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