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通专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写作”课程体系构建

2021-05-08卢卓元潘珊珊刘颖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新工科

卢卓元 潘珊珊 刘颖

[摘  要]“新工科人才”是适应并满足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具有更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通专融合背景下,可以通过构建“大写作”课程体系,从一门课程演变为一个系统来培养和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写作能力。首先,建立一支跨领域、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先让教师做到通专融合并形成教师群体学习社区,这样做有利于推广全人教育。其次,“大写作”课程内容更倾向于多元化的主题写作教学,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和个人兴趣进行深度学习。再次,成立写作支持中心,开展大量非课程学习活动,并使其与课程学习相辅相成,使学生能够更自主地选择学习场地、环境,这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一步促进新工科人才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工科 通专融合 大写作 体系构建

新工科有两种解释,即新兴的工科专业和传统工科专业的新阶段。新工科,“工科”是本质,关键在于“新”,其内涵体现在五个“新”上,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高校可以通过这五个方面来构建新工科专业或改造现有专业,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和区域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8版)来看,其中第三条的毕业要求分别是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除了明确的工科知识体系之外,对学生的毕业能力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了,还包括通识能力,或者说,新工科人才不仅要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还要能引领未来的工程发展,而且作为未来的工程人才还应该“德行兼备”,因此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以能力为导向,通专融合、跨界培养。即打破专业知识壁垒,实现跨领域的对话和创新,具备写作、沟通与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下,高校通识写作课也需要从师资建设、内容改革和开拓多元学习途径等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一般大学对于本科生的写作课程教学,都会局限在一个学期2~3个学分之间,多数学校也没有为工科生开设专业写作课程,或者课程内容局限在应用文写作课程等传统知识体系里,这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和提升新工科人才写作能力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写作”课程的理念及方法。

“大写作”的概念

首先,从课程归类来讲,“大写作”依然属于通识类写作课程。依照通专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原则,通识教育理应为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适合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写作课程。其次,这里的“大写作”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包含课程学习和非课程学习、线上与线下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程与写作支持中心相结合,使写作由传统的一门课程演变成为一个以提升新工科学生写作能力为核心的系统。

“大写作”的具体构建路径

1.专业教师与通识写作教师深度合作,跨专业跨领域对话,建设多元化、复合型教师队伍

从教师队伍来讲,既然是通专融合,协同育人,那么就非常鼓励跨学科、跨领域教师之间的相互对话。专业教师由于更了解工科学生的写作场景、类型及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所以更能把握课程内容的深度与专业的贴合度,而通识类写作教师则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担负起课程内容的广度及写作的规范、标准等。同样,教师的专业背景并不局限于工科,专业越多,教师对话的机会就越多,就会形成一个教师成长社群,而所有人都会成为“全人教育”的重要推动者。

西安欧亚学院的写作与表达课程偏向于理性写作,其从论文选题、结构到论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探讨始终贯穿其中,每一个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细心指导,但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在写作的专业背景分析上,确实需要专业教师的加入以获取更有价值的写作指导和写作选题,并且在写作的深度和准确性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帮助。

2.探索多元化的写作课程建设,给教师和新工科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在课程建设上,应首先深入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研究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确定新工科人才“软实力”培养中写作课程的发力点,思考写作课程如何成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通专融合,协同育人”的“催化剂”和“护航伞”。并通过课程质量标准制订和实施,课程效果评测可以促进课程设计及实施的修正,最终目的是使写作课程内容真正地适合工科学生,授课方式能被工科学生认可,授课效果看得见。这其中的多元化主题写作就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以清华大学的写作与沟通课程为例,此门课程共有8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学古探微、往事记忆、时代棱镜、空间观察、探索生命、天工开物、社群与社会、网络与未来,在这8个主题单元的每个主题之下又有4个子主题。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爱好来进行子主题的设计和选择,学生在选修课程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及教师。虽然每一个教师的主题构成可能不一样,但是课程背后的逻辑、课程设计、课程要求等却是课程组共同制订和执行的,这样做既达到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又能很好地体现课程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并且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再如MIT的写作课涵盖了各种写作形式,人文和工科的通专融合完美地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如针对工科生的写作课程有实验写作、幻觉媒体——基于计算机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游戏与文化、网络文化、论文撰写教程等。写作课的教师也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特色,有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传记作家、历史学家、工程师等。因此,多元化的主题写作教学一方面可以串联起多元师资,建立教师教学社群,学生可以借此打开自己的视野通道,接受和构建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框架,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师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3.成立写作支持中心,开展丰富的非课程学习活动

写作支持中心在国外高校,特别是美国高校已经非常普及,多数学校拥有自主写作中心及在线写作中心。“写作中心”最初理念来源于美国高校的学生学习辅导中心。最早的原型是在20世纪30年代爱荷华大学创办的“写作实验室”,学生当面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立即回答问题并修改学生的作业。随后,美国许多大学逐渐创建了类似的“写作实验室”或者“写作诊所”。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学院及中学里普遍存在的一大校园特色。它的创办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依附的,同时以“同伴辅导”为运作模式,以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撰写者为使命。国外高校如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都有相应的写作中心,只是名字稍有不同。我国目前也有许多高校设置有类似的写作中心,这些写作中心的辅导内容包含基础写作、学术写作,但多以学术写作为主,部分高校写作中心也承担学术会议的举办任务。

“大写作”的重要作用

1.提升教师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如果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高校教师就应具有高超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但是由于专业或性格的限制,某些教师本身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那么学校的写作支持中心可以承担提升教师写作能力的任务。

2.采用大量非课程学习活动(非正式学习)来辅助课程学习

正式学习是在学校和课堂发生的,是有组织有纪律地培养人才的系统性活动。非正式学习包括偶然性学习,可在公共机构进行,其并不要求有专门的教师,也不具有明显的组织和体制特征。非正式学习并非是与正式学习隔离开来的另外一个系统,相反,人的学习是跨场所、 跨活动的生态系统,无论人在学校学习,还是到博物馆学习,改变的只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变量:人、场所或文化。因此,由于学分学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和能力的提升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就可以利用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弥补。

对于写作课程来讲,经常举办写作类、演讲类大赛,能够有效地将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他们的实践能力,课内课外相结合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西安欧亚学院的写作与表达课程每学期都会通过学期论文写作大赛来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内任何场所相约进行一对一的面批,学生可以及时得到个性化的深度反馈,这比集体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体验要好得多。当然,除此之外,可以经常举办演讲、辩论等活动。这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大多数学校课程无法提供的一些功能,如团队合作、领导才能、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品格、社交关系及在“现实世界”中学习的机会。大量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一个全面发展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业完成和他们以后步入社会铺平了道路。

3.链接优质学术资源,扩大学生视野

写作支持中心的存在可以将高校中同类资源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圈,通过举办论坛、学术会议等方式,让工科学生参与学术建设之中以提升他们的见识。学校还可以通过给工科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方式提升工科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自媒体的运营。

结 语

工科学生要成为一个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绘图及编写代码等方面的单一技能,还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写作与表达能力也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科学设置课程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复合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和“大写作”体系,从学校角度来说,可以解决师资不足、课时少等方面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在达到培养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及激发他们的创新性,从而使通专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大写作”课程体系能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新形势发展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13.

[3]孙建华,顾海,徐媛媛,等.新工科背景下互动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J].科技与创新,2020(11):48.

[4]徐珂,袁莉,牛丽君.新媒体环境下的写作中心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32(19):172.

[5]赵健.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报告——《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動》[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05(1):324.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