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1-05-08朱冬梅祝娟
朱冬梅 祝娟
[摘 要]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和隐匿性等特征。“互联网+”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使高校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面临冲击、教育环境变得复杂化、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弱化等。应将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完善交流模式作为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4-0006-03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拉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帷幕。“互联网+”作为当前网络时代的最显著特征,其空前的创造力正在引起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全方位的显著变化,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内涵及特征
(一)“互联网+”的内涵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明确阐释,即“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简言之,“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一种实践模式,是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发展到现阶段的新常态。
(二)“互联网+”的特征
1.传播内容碎片化
所谓传播内容碎片化,是指网络信息传播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信息零散而肤浅。传播内容碎片化往往导致信息阅读方式的碎片化。面对着网络上令人眼花缭乱的零散的巨量信息,人们往往很少有耐心去长时间地阅读文字或观看视频,而是选择“速读”“图读”和“缩读”,逐渐形成了粗略浏览信息内容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不利于人们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并导致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下降。
2.传播活动“去中心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人都是中心和焦点,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布、扩散和接收信息的机会与权利。在网络社会空间,没有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地位的区别,是一个“无中心”的微社会。传播活动“去中心化”从根本上消解了国家对传播信息和传播渠道的垄断权,削弱了国家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影响力,从而使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受到强烈冲击。
3.网络环境的开放性
在物理时空上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没有时间和地域,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可以在网络空间里找到,真正实现了时间、空间和资讯的“无屏障”传播。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速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网络自由和网络共享提供了保证。
4.网络传播的即时性
借助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媒介,网络信息能够实现即时传播,巨量信息瞬间可以跨越地区乃至国界等时空限制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实现了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信息交流的即点即通。
5.网络环境的交互性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主动发布者和传播者,网络技术打破了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局面,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实时互动。网络信息的双向和多向交流互动,使网络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化和民主化,促进了人际互动,提高了社会化程度,同时也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变得鱼龙混杂。
6.网络环境的隐匿性
互联网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虚拟平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的各种特征均被数字化和虚拟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互动,这就造成信息传播者和受众角色身份的虚拟化,使得信息交流的双方都可能“失真”。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學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自身的开放性、隐匿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互联网+”使高校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面临冲击
高校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教育方法单一、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和网络宣传方式滞后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一是教育方法单一。目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大多数高校仍采用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灌输式、理论化倾向明显。这种灌输式、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虽然现在有一些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来进行教学,但也是仅仅停留在表层。例如,许多高校教师利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但教师更多的是利用课件结合书本进行讲解,而很少结合微博、微信、校园活动等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
二是脱离现实生活实践。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路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有些高校却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割裂开来,只强调知识性教育而轻视实践认同,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难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与心理共鸣,更难以使其外化于行。
三是网络宣传方式滞后。目前某些高校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规律,校园的宣传方式和宣传阵地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例如,一些高校只会使用常规的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报校刊、黑板报、宣传栏、信息公告栏和电子显示屏等校园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这种单一的宣传方式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和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互联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变得复杂化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在客观上为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为不良信息带来了生存空间,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
一是移动互联网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基础硬件设备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网络教学、影视作品和移动广告等载体不遗余力地向我国大学生兜售其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加紧在大学生中培植“反体制人员”和“意见领袖”等,妄图在思想观念上误导学生、价值取向上左右学生、理想信念上动摇学生,从而达到其逐渐瓦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3]。
二是各种低俗、颓废的精神污染信息不断增多。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上各种低俗、颓废的精神污染信息也在不断增多。例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信息;暴力、金钱、色情、凶杀、恐怖等低俗、腐朽、格调低下、消极颓废的信息;破坏社会稳定、贬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信息,等等。这些价值扭曲、内容低俗的不良信息,可以迎合与满足某些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感官享受,蛊惑和侵蚀着他们的身心,给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薄、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价值判断能力还未健全的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确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扭曲。
(三)“互联网+”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弱化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因其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在理论运用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具有更强的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使其支配地位、控制地位和主导地位非常明显。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传播的便捷性突破了优质教育资源获取的时空限制,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教育工作者难以拥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打破了教育工作者对知识的垄断,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受到弱化。[4]同时,随着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不再盲目地遵从和崇拜任何权威,对于信息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也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威。此外,当前,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熟练地掌握新的网络平台和运行机制,无法娴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更不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捕捉大学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动态,且对大学出现的思想问题缺乏应对之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拓展“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座谈会、报告会和宣传展板等形式,这些教育形式理论性和知识性强,存在更新慢、程式化、缺乏吸引力等局限,未能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效果不佳。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载体和更加广阔的平台,增强了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以依托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掌上上网设备等载体及互联网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学校网站和其他在线平台,以动画、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接受教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升华思想,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互联网的移动性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有效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时空、地域等条件造成的限制,实现了对时间的高效利用,增强了教育密度,提升了教育效果。
(二)丰富“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信息资源,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对大学生的感染力。
以往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以纸质书本为核心参考依据,教育的内容相对枯燥单调、缺乏新颖度和感染力,且无法做到及时更新,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教育的成效甚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信息闭塞、教育内容单一、枯燥的不足,使教育资源得到极大丰富,教育内容也变得更加新颖有趣。移动互联网上的图片、视频和即时新闻等海量信息资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案例,使得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更具有时代性和贴切性,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大學生实际,使大学生在感知时代脉搏的同时激发了思维潜能,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三)完善“互联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流模式
以往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是以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非常有限。这种交流模式不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无法完整地传递给学生,更难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的反馈,容易使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心理距离和隔阂。导致学校和教师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也非常有限,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在线平台、社交工具等,信息交流主体之间能够进行实时交流互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固定的关系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壁垒,营造了师生之间参与互动的平等环境,改善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流模式。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BBS、QQ等更加自由、大胆地提出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大学生主动认知、主动接受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新媒介,也使教师能够走近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在第一时间掌握和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2]。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2015-07-04.
[2]郑康洁,栗新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机与挑战——基于“互联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3]钟兵.“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9(3).
[4]谢仁凤,宋田田.“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29).
(责任编辑: 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