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中小学教学空间需求设计研究*

2021-05-08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胡晓青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念核心空间

文/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胡晓青 吕 元 李 林 李 梦

0 引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先贤就已透彻地看清教育本质,教育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因材施教,更多关注学生的天性解放与发展。分析美国、芬兰、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空间,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校园空间建设提供启示。

1 “以生为本”的历史审视

2013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开启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力图将空间、课程与技术三者融合创新,为学校整体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教育理念的革新发展也带来教育教学空间的不断演变。

我国古代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虽重视文化的发展,但一直缺少连续且稳定的学校教育系统。根据选士制度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察举选士(察举制)、推荐选士(九品中正制)、科举取士3个时期,教育教学空间也经历了汉初太学、隋唐明清的国子监、宋朝书院式教学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中小学教育理念和教学空间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白,教育体制大体沿袭苏联的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校园建筑接轨,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开始探讨教育改革。笔者对整个教学空间的演变历程进行总结(见表1)。

我国中小学学校空间不断调整以应对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育生成人”,关注学生天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设计需要打破东西方教育观念壁垒,摒弃单纯的知识灌输,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将“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探索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空间的发展方向。

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走过70年,课堂教学是当下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关键。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表明我国教育改革将进入腾飞跨越的新时期,伴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展进程,我们必须抓住发展契机,构建学科发展的“中国模式”。裴娣娜教授指出,中国教育一直面临2个问题: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源性问题,始终呈现多种教育观念冲突、矛盾、互补和融合的复杂格局,学科建设在理论、观念和行为层面存在理论迷茫和实践困惑,这是常态;②未真正读懂丰富生动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所蕴含的思想和鲜活经验,教育改革仍存在压抑自我原创性的盲目追风现象,理论工作者的智库角色有待确立。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重要课题,各国围绕“核心素养”不断调整学科、空间,以期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目标,突破以“教”为主的模式,更重视“学”的重要性,注重激发学生探索世界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感知与认识;教学也以此为起点逐步展开,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建立对自然世界日臻精致复杂的科学解释。

2 国外基础教育校园空间的发展

为摆脱现代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诟病,摆脱简单重复的学习模式,满足多样化、组合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新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尤其是在“开放式校园”“未来学校”构建方面,目的是通过学生核心能力,即创新、批判、沟通、合作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心智和体力的全面发展,培养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需要的人才。

表1 国内教学空间的演变历程

2.1 新时代的核心素养理念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复杂和矛盾的世界里,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为交流、合作与团结提供新的渠道。在此前后各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2008年日本《学习指导纲要》、2011年美国《K-12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与核心概念》、2015年韩国《初、中等学校教育课程总论》、2015年新西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纲要》、2016年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均从不同角度诠释核心素养的目标、理解及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不断从教学课程、教学空间等方面落实人才培养政策,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未来储备人才。

2.2 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框架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重要课题,各国在教育理念方面纷纷提出应围绕“核心素养”不断调整学科、空间以期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目标。美国、新西兰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芬兰、韩国追求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及个性发展,日本倾向于学生的均衡性、综合性发展。各国均突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模式,更重视“学”的重要性,注重激发学生探索世界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感知与认识(见表2)。

1)个性化、跨学科的学习方式 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基础,各国制定个性化、跨学科课程。美国、新西兰、芬兰主要以生活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融通学科之间的壁垒,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日本、韩国调整课程结构,设置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方式,增设各类贴近现实世界的课程,如职业规划活动、社团活动、艺体活动及可选择主题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为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提高创造了环境与氛围。

2)教育教学空间的变革 从教育理念、教育框架到课程设计,各国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中心。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所推崇的实践、交流、融合等功能不断落实到基础教育空间中,使教育教学空间向开放、共享、绿色的方向发展。

3)以生为本的学习空间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从传统的教师教学转向以教师指导为主的教学,学习更自主、多元、开放,学习空间迎合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学习的乐趣、探索的兴趣。

4)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 日本自主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韩国推行校外现场体验式教学,芬兰、美国开展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新西兰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异向多元教学,这些探索方向各具特色,展现出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让体验式学习更真实,更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探索能力,也促进学校空间更多元、开放。

5)功能多元的空间组成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要求的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地将教学空间推向复合多元化,美国STEM教育、新西兰“以人文本”的校园、芬兰“基于现象学习”、日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韩国“创意性体验活动”等,均对空间功能提出更多样化的要求,复合化的空间更便于分享与实践,空间机器人、3D打印、VR虚拟现实系统甚至是厨房设备,均存于同一空间,学生可自由选择,为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不管是教育框架、教育理念还是课程设计,新时代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体系都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核心位置,这些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学习空间体验中,通过灵活多元的空间设计,为学生塑造多元的学习空间。

3 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空间发展研究的启示

从结绳记事到当下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呈几何形增长,可以预见未来社会的信息量将愈加丰富。传统的知识传授难以追上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无论老师、学生,每个人都将面临信息更迭的冲击,因此培养学生的解读处理信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成为教育的使命,这也正是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而教学空间也将以此为使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动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

3.1 核心素养理念的启示

启蒙时代,孔子设杏坛“游乎缁帏之要,休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教育最初便是一种开放型、启发式模式。国外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教学也都具有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特征。这种多元、开放、共享的理念正是启蒙时代思想的回归与延伸,笔者称为“启蒙未来”。教育源于生活,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教育活动,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的品格,才能与时代同行。

表2 各国核心素养理念对比

3.2 面向“为未来而教”基础教育教学空间需求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前,学校教授知识;20世纪70~90年代,教授的是技能;直至今日,信息时代的变革更深入全面,教授的应是学习体验。基于多元、开放、共享的核心理念,打造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综合性发展,基础教育教学空间也需以多元复合的面貌展现。

1)多样化的功能空间 增加开放性公共空间的面积、数量及形式,使之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日常可作为展览、交流、读书空间,当有新课程需要,或选课人数不同导致空间不满足需求时,可作为教学空间的延伸补充;通过与公共空间的组合适应多样化的课程需求,设计时可考虑更丰富的空间组合形式。

2)灵活可变的界面 灵活组织教室与教室、教室与走廊、教室与公共空间等形式,采用空间分割方式,如轻质隔断、可折叠门、可移动墙等,实现空间界面的灵活性及教学的可变性(见图1)。

3)复合化的空间 功能空间的复合化需求不断增多,空间形式应适应多样化需求,满足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学空间毗邻公共活动空间(功能要素空间与非功能要素空间);走廊及连廊等灰空间的扩大及使用(功能要素空间与非功能要素空间组织整合)(见图2)。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未来教学空间应能刺激、诱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探究、讨论分享,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养成。因此教学空间设计的精髓在于“学习体验”,教学空间复合多元,教学界面灵活可变,最大限度让学习者获得愉悦、真实的学习体验,促进“终身学习”品格的形成。

4 结语

基础教育处在人生品质的奠基时期,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核心阶段,通过研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及教学空间经验,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特点,力图在教育教学空间发展过程中,寻求更具本土化、更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路径。

图1 灵活化的教学空间

图2 复合化的教学空间

猜你喜欢

理念核心空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