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道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
——以北京延庆寺棚户区更新为例
2021-05-08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赵芸立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芸立
1 研究背景
北京的河道在功能上经历了从自然河道-漕运水系-滨水游憩空间的变迁过程。从内容上也从原始的桥梁、河闸等运河构筑物,演变成后来的楼阁、寺庙、宅园等建筑群。这些河道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与时代特征。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的寺庙、楼阁等渐渐失去其原有功能属性,淹没在高楼大厦中,如同一个个凝固的时间。
文化遗产与社会相隔离,并与居民生活相割裂,不利于其文化价值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部分文化遗产长期被个人、组织等不合理占用,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周边环境差,部分文化遗产周边甚至慢慢发展成城中村、棚户区等,导致文脉价值被置换,文脉的历史性、延续性遭到破坏。
2 场地概况
2.1 区位分析
延庆寺位于北京长河沿岸,海淀区万寿寺路22号。东侧紧邻万寿寺,西侧邻近广源闸,属于私庙。现仅剩些许断壁残垣与几株古树,沦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城中村。
2.2 历史沿革
2.2.1 长河风貌历史变迁
长河的变迁侧面反映了北京的变迁历史(见图1)。这里曾经是热闹喧嚣的码头,皇家御用的水上航道,历代皇室巡幸及进行佛事的重要场所,留下无数古迹名胜、园林古刹和诗词歌赋。直到清朝灭亡,封建帝制覆灭,长河的繁华与尊贵也因此一落千丈,不复当年之胜景,部分寺庙遗产甚至成为民居。新中国成立后,长河经过多次综合治理,才演变成现今的游憩性景观河道(见图2)。可以说,近现代长河的变迁从侧面反映了北京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在北京市区内的诸多河流水系中,长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其独特性。
2.2.2 延庆寺周边历史沿革
据1997年版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延庆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5年)。皇帝游览长河水道途中在万寿寺休憩时,延庆寺是一般官员用于小憩的场所。
通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走访调查,改革开放前延庆寺区域发展相对迟缓,住区主要为旧街区原住住户模式,并且由于延庆寺和万寿寺等寺庙遗产的保留使该区域的人文气息浓厚。到21世纪初,区域周边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量新建居住区兴起,但也导致该区域棚户区内的居民生活条件与周边新建居住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该区域棚户区内的原住居民逐步搬迁,外来租赁用户逐渐成为居住主体,人口类型多为流动人口,由于棚户区内部缺乏管理,私搭乱建行为猖獗,最终演变为如今名副其实的“大杂院”(见图3)。
目前,延庆寺院内的内部结构早已面目全非。曾经的正殿和偏殿等,由于历史原因早已被个人占用且所有住户都没有产权,以长期“临时居住”的形式在此生活,整个延庆寺与周边的私搭违建、棚户建筑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文化的伤疤,仅能从山门及东侧门处看到些许气息尚存的历史感(见图4,5)。
图1 历朝代长河变迁
图2 长河沿岸文化遗产及景观节点现状
图3 延庆寺棚户区现状
图4 延庆寺偏殿现状
图5 延庆寺东侧门及山门现状
2.3 周边环境分析
延庆寺地理位置优越,西侧紧邻北京西三环,周边资源丰富,毗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国家图书馆、紫竹院公园等大型公共设施及公园绿地,亦邻人济山庄、中海紫金苑等现代居住区。相较北京较为偏远的城中村,其地理位置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与周围高速发展的繁华商务区相比,低矮闭塞的延庆寺棚户区仿佛是城市“孤岛”。
棚户区周边交通相对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同时邻近北京地铁4号线、9号线及在建的地铁16号线。相较场地外部,棚户区内交通不便,无法满足消防及疏散的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对延庆寺村居住情况进行全面、直接、准确的了解,选择调查问卷、走访询问、居委会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以期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最精准的数据,全面了解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情况及其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
3.1 居住人口调查分析
延庆寺棚户区居民的人口组成及相关概况的调查如图6所示。
根据对村内棚户区居住人口调查可得:①延庆寺棚户区人口密度极大;②从人口年龄组成上看已属老龄化社区;③延庆寺棚户区绝大多数为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地居住时长较短,一般为3~5年,本地人口极少,外来人口多以个体经营、打工为主,多数从事体力劳动;④大多数居民选择住在这里,是因为周边工作机会相对较多,而且租金较低,符合其经济实力。
3.2 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结合调查问卷及走访调查方式对延庆寺棚户区居民满意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交通状况、治安管理和居住情况等,如图7所示。
结合图7分析得出:①对于内部交通的便捷程度满意度很低,主要是由于住区周边道路过于狭窄,公交不方便进入,居民需要走很远才能使用公共交通;②对于环境卫生状况满意度极低,缺少环境维护和日常管理;③绝大多数居民对于居住面积、居住环境表示不满,希望居住环境可有所改善,但限于目前个人的经济实力,短期内尚不允许马上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④延庆寺棚户区周边缺乏公共空间及运动设施,更缺乏开敞绿地,部分居民对此很不满意。
3.3 居住建筑调查分析
由于私搭乱建及现状人口密度影响,延庆寺棚户区内建筑用地极其紧张,街巷建筑之间隔离不足2m,居民出入极不方便。棚户区内的建筑经历多年变迁与风雨侵蚀,多数墙面遭到腐蚀、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如图8所示。
图6 延庆寺棚户区居民性别、年龄、劳动力、户籍、居住时长、居住原因调查结果
图7 居民各项满意度调查结果
图8 棚户区内建筑现状
4 更新策略与建议
延庆寺周边是长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改造会破坏其历史价值。通过微调改善空间机制,对延庆寺棚户区进行有机更新,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改良城市风貌,是对文化遗产最大的尊重。
4.1 明确权属,腾退与修复建筑
通过对公共、私人空间的划分,明确空间权属,清理出公共空间;同时对建筑进行详细评估,筛选出拆除、改造与修复的建筑;对场地内的违建和私搭乱建进行拆除和腾退;对一些建筑结构基本完好但配套设施不全的建筑进行微改造修复,如图9所示。
4.2 保护与修复历史文化遗产
保留延庆寺唯一遗留下的山门作为场地文化历史标志;保护延庆寺场地内的古树,营造更好的植物景观,体现场地古老的文化氛围;修复原为延庆寺方丈僧人住宿的几座清代遗留建筑,作为文化科普博物馆,向人们讲述场地的历史,如图10,11所示。
图9 改造前后肌理对比
4.3 改造公共空间,激发场地活力
打破居住区封闭界面,将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共享的人性化社区。针对当地居民公共生活极其匮乏的现状,设置休闲、娱乐、可停留的小场地,激发场地活力。由于场地内部多数建筑入口空间狭小,砖墙结构完全隔离室内外联系,所以选用栅栏、木板等材料打造小尺度景观并进行柔化处理,如图12所示。
整治沿街商户,营造长河沿岸商业氛围,提升景观风貌并吸引更多的人流;激发地块内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采用居民共建方式对棚户区进行改造与修复,打造兼具历史文化教育与商业活力的宜居生活范例。
图10 保留与修复延庆寺山门
图11 保留古树、修复历史建筑
图12 街道空间改进及休闲场地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