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色彩应用研究
2021-05-08张华
张 华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差异等原因,造就了各地区藏族人民不同的服饰风格。服饰文化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最直观且最具表现力的文化,而色彩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元素是研究藏族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从藏族服饰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了藏族服饰的色彩组成、象征及应用规律,为藏族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1 藏族服饰特点
藏族人民为游牧生活方式,为了方便迁徙,他们将自己的财富变成可以穿戴的服饰,因此,藏族服饰华美且饰品繁多,价格昂贵,并且大量使用高亮对比色,色彩对比均衡和谐。随着经济的发展,火镰、奶钩等传统的生产工具也逐渐演变成藏族服饰中的配饰。由于藏区气候的原因,藏族服饰还具有多穿性、不对称的特点。
2 藏族服饰的色彩组成
藏族服饰的色彩由藏地五色:红、黄、白、蓝、绿组成,这五色代表着藏族人民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
白色是神圣的颜色。藏族的宗教传说与神话故事中,代表神圣纯洁的仙女总是穿着白色的衣裙出现。在藏地,不论外装多么的绚丽多彩,贴身内衣一定是白色。当友人来临,洁白的哈达是藏族人民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对藏民而言,白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色彩,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精神追求。
红色代表战斗和力量。吐蕃时期藏族战士出征都会把面部涂成红色,以展示其凶猛果敢。而在早期佛教教义中,红色是一种凶险的颜色,例如寺庙中的喇嘛身着红色长衫,红色披身意味着要替芸芸众生背负现世的苦难与凶险[1]。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以及地域间文化的交流,红色逐渐成为寺庙、高僧的专享,是权利的象征。
黄色是大地的颜色,被广泛应用在寺庙等宗教场合,有着十分尊贵的地位。在西藏地区的传统习俗中,高僧的袈裟都是金黄色,普通的僧人和没有出家的藏民不会穿着黄色衣服,但藏民在本命年也会穿上黄衬衣或是在腰间系上一条黄色的腰带。
蓝色代表富足。在藏戏面具中,蓝面具代表着猎人。在原始苯教文化中,认为代表天空的蓝色是最神圣的颜色,至今五色经幡中的蓝色依旧是代表天空。在五性佛中则是不动如来的代表色。在藏袍、坎肩等服饰中都可看到蓝色镶边,代表着吉祥富足。
藏族属于游牧民族,绿色草原与藏民的生活紧密相关,藏地绿色一般代表民众。除藏地五色外,黑色在藏族地区也是一种常用颜色,黑色在藏地有许多含义,如在原始苯教中有黑暗与邪恶、野蛮与恐惧的含义;佛教寺庙中的黑色佛像有镇邪之意。藏民生活与黑色密不可分,如传统的农妇服饰基本都是黑色外装;藏式建筑的门窗边框也都涂为黑色[2];用牦牛毛所编织成的黑色帐篷等。
3 色彩藏族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1 色彩在藏族服饰中的表现
色彩在藏族服饰中的表现,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服饰文化中的“邦典”。“邦典”是指藏族妇女的围裙,山南地区的姐德秀镇被誉为“邦典之乡”,藏族少女十五岁成人礼时,才可以在腰间第一次系上“邦典”,已婚妇女会在“邦典”的两角装饰上三角形的金丝缎,藏语称其为“卓典”,有稳定之意[3]。“邦典”的色彩对比强烈、组合自由、搭配巧妙,是藏族服饰审美文化的代表。
藏族服饰中的色彩搭配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按照节奏和韵律进行排列,在藏族服装中的色彩重复排列并非是同种颜色的重复,例如在“邦典”中,色彩的色度和宽窄都有所变化;二是色彩丰富、对比强烈、色调突出。使用对比色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色彩搭配使服装色彩实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通过同色系渐变以及不同色块的重复排列[4](如图1所示)或不同色块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拼合(如图2、图3所示),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于色彩的灵活运用与审美情趣。
图1 山南地区藏族妇女邦典色彩示意图注:Y—黄色;B—蓝色;R—红色;W—白色;G—绿色;1—3表示颜色由浅到深。
图2 那曲地区藏族妇女邦典色彩示意图
图3 那曲地区牧民妇女背饰色彩示意图注:Y—黄色;B—蓝色;R—红色;W—白色;G—绿色;H—黑色;B1—浅蓝色。
3.2 藏地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除“邦典”之外,藏地五色在其他服饰上也广有应用:山南地区女性服装中的护腰及背垫装饰(如图4所示),通过刺绣、拼贴等手法,实现了传统图案与藏地五色的结合设计;那曲地区的帽饰及藏袍前襟也有所使用(如图5所示);繁多的背饰是藏地牧区女性服装的特点之一,藏地五色也通过图案拼接的方式展现在象征财富的背饰上(如图6所示)。
图4 背垫刺绣装饰[3]
图5 藏北牧女装饰[3]
图6 五彩哈达背饰[3]
藏族色彩作为其民族服服饰的重要元素,被众多设计师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如图7所示)中,为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7 “格桑花开”西藏民族服饰趋势发布会作品
4 结语
藏族服饰的地域特征明显,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其色彩运用灵活多变,通过变形、错位、重复等手法,为服装增添了一份韵律感。提取藏族服饰色彩运用规律,可为现代服装创新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有益于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