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1-05-08宋祺孙西庆
宋祺,孙西庆
1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急性脑梗死(ACI)发病急促,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1]。急性脑梗死患病人群中仅约25%无明显后遗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容易遗留有生活工作能力受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语言表达等障碍。脑梗死的生理病理变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涉及神经功能及脑组织损伤,大脑的复杂性使其伴有诸多的并发症状,很难使用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针对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取栓术、药物溶栓治疗等,同时对于超出溶栓时间窗,不适宜行溶栓、取栓等操作的患者,中西医结合重构脑血流微循环和改善神经细胞能量代谢药物治疗也有良好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36 例,男73 例、女63 例,年龄49~82(64.70 ±10.01)岁;其中,合并高血压94 例,合并冠心病60例,合并糖尿病5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经颅脑CT 及颅脑磁共振确诊;③急性脑梗死首次发病;④发病48 h 之内入院治疗,均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临床诊治。排除标准:①近6个月内有手术史者;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存在应用禁忌者;③大面积脑梗死或有昏迷症状患者;④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患者;⑤伴有肝肾功衰竭、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肿瘤患者;⑥有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90×109/L,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⑦治疗过程中死亡患者;⑧正参与其他研究患者。13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性别、年龄、急性脑梗死症状体征及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通过本院临床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对个人病情及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必要时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血压、降低血糖、降血脂稳定斑块、补液、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时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脱水降低颅内压、吸氧等,治疗过程中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含丁苯酞25 mg 与氯化钠0.9 g)100 mL 静脉滴注,2次/天,两次输液间隔不少于6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之上,再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46,规格50 mg,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42.5 mg)10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给药之间,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滴冲管,两组均连续给药14 d。
1.3 治疗效果观察 ①神经功能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进行NHISS评分,包括上下肢运动(左右双侧)、共济运动、面肌运动、意识(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语言、视野、凝视、构音功能、忽视、感觉等15 个项目[2],NIHSS 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②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包括各项生活基本技能如吃饭、穿衣、梳洗、大便、小便、洗澡、转移、上楼梯、活动等10 个项目,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3]。③肌力测定: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肌力测定采用临床上常用的由Lovett教授创立的0~5级徒手肌力测定法,观察治疗前后肌力改善情况。④临床疗效:治疗第14天根据NHISS评分判断临床疗效,患者NHISS评分下降低于18%为无效,18%~45%为好转,大于45%为显效。⑤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治疗过程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治疗前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减小,Barthel 指数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比较,两组NHISS 评分、Barthel 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治疗第14天5.12±2.37 6.21±2.28 2.733<0.05 NHISS评分治疗前11.86±2.82 11.79±2.77 0.146>0.05 68 68 t P Barthel指数治疗前58.68±4.46 59.73±4.38 1.385>0.05治疗第14天81.28±4.52 72.66±4.47 11.182<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变化 治疗前比较,两组左右上下肢肌力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左右上下肢肌力均增大(P均<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左右上下肢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左右上下肢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级,±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比较(级,±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8 68 t P左上肢肌力治疗前2.11±0.66 2.25±0.35 1.545>0.05治疗第14天4.78±0.48 4.01±0.89 6.279<0.05左下肢肌力治疗前2.23±0.51 2.31±0.49 0.933>0.05治疗第14天3.82±0.45 3.02±0.43 10.599<0.05右上肢肌力治疗前2.78±0.76 2.86±0.68 0.647>0.05治疗第14天4.94±0.74 4.07±0.66 7.235<0.05右下肢肌力治疗前2.23±0.34 2.29±0.36 0.999>0.05治疗第14天4.22±0.33 3.57±0.58 8.032<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14天后根据NHISS评分判断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45 例,好转20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显效41 例,好转19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88.2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皮肤瘙痒1 例,恶心呕吐1 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1 例。两组均未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血清转氨酶无异常。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其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剧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的增大,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5-6]。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临床除表现为不同严重程度的偏瘫以外,还伴有思维、言语、平衡、吞咽、呛咳乃至情绪改变等多种影响正常生活的症状,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严重下降;尤其是一些中青年卒中患者,该病对其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影响更大。因此,急性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恢复期康复以及再次梗死预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减小、Barthel 指数升高,左右上下肢肌力均增大,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较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无增加。
丁苯酞为水芹菜籽提取物,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缩小梗死范围的作用[7]。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缺氧后细胞的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增强抗氧化及应激功能,并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液灌注,重构缺血病灶微循环,从而保护神经元细胞并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8-9]。研究表明,丁苯酞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均有良好疗效,作用部位广泛,且不良反应较小。红花为红花属、菊科植物,是一种干燥的管状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临床治疗急性脑缺血疗效确切[10]。目前,诸如黄酮类、甾醇类、聚炔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已先后从红花植物中分离出来。这些成分除有保护血管内皮、降低血压等药理活性外,还有防止肝纤维化、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疼痛以及抗肿瘤等作用[11]。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其有效药理成分从中药红花中提取。中药红花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理论认为,红花具有活血通脉、化瘀止痛等功效,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流动力学恢复。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红花黄色素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该物质富含丰富的黄铜元素,在降压、抗凝、抑制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等方面有明显优势[12-13]。同时,红花黄色素还能发挥抗氧化应激、抑制内皮素等作用,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斑块的发生[14-15]。孙学功[16]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红花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脑血流速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莉晶等[17]研究显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佳,患者恢复好。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的不同剂量均可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行为学评分,有效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6 水平;红花黄色素通过抗炎、减轻脑水肿等作用,改善受损脑细胞供血供氧,进而挽救缺血半暗带的功能[11]。红花黄色素能显著抑制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 的表达,上调大鼠海马区和皮质区脑源性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表达[18-19]。另外,红花黄色素还可以通过抑制p38MAPK 通路及Toll 样受体9 通路,进而抑制NF-κB的激活[20]。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更佳,应用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得到明显提升,且副作用小,患者使用后满意程度较高,安全便捷,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