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应用

2021-05-08于洪辉顾盼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预见性苏醒麻醉

于洪辉,顾盼盼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手术室是医院特殊的治疗场所,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更容易给患者带来强烈的应激反应[1]。无论是手术麻醉还是手术操作,都带有一定的创伤性,从而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麻醉方式与麻醉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效果甚至患者的预后。为了保证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我院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并将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进行了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114例手术患者全部具备全麻手术指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稳定,药敏试验结果无异常,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药物过敏史、严重感染、重大器官功能障碍、合并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对照组57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21~58岁,中位年龄(40.82±3.96)岁。实验组57例,性别比例:男(33):女(24);年龄分布情况:22岁~60岁,平均(41.36±3.27)岁。两组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组114例手术患者全部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呼吸机,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5mg/kg·h)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

常规护理内容: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发现异常对症处理。

预见性护理:①术前: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现病史、手术类型、麻醉方式、过敏史等,完善临床检查。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优势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临床配合程度。对于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交谈,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鼓励患者,强调不良情绪会给手术治疗产生的影响,帮助患者平复心情,用良好的心态接纳疾病,面对手术治疗。

②术中:合理调节手术室温湿度,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对于手术治疗存在的风险性提前做出预见性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妥善应对意外事件[2]。全程陪伴患者,直至手术结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记录手术过程。

③术后:1)唤醒:当手术结束,患者还未从麻醉状态下苏醒时,护理人员可以轻声、持续的呼唤患者名字。2)心理护理:患者睁眼后可能会出现不安、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抚触、握手等肢体语言安抚患者,面带微笑的告知患者手术成功,此时整处于麻醉恢复期,叮嘱患者无需担心,安心等待身体恢复即可,同时清晰而缓慢的讲解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3)环境护理:将麻醉监护室的窗帘拉好,避免强光照射,保持柔和的室内光线,调节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将新鲜柠檬、鲜花摆放在室内一角,给患者温馨、宁静的良好体验[3]。4)呼吸道护理:取患者仰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维持呼吸通畅。麻醉药物会让患者的肌肉松弛[4],因此麻醉苏醒期很容易出现舌后坠现象,一旦出现舌后坠,护理人员应立刻托起患者的头部,并将其头部向后仰,托起患者下颌,让患者张口,纠正舌后坠。

1.3 观察评定标准[5]

①认知功能: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价,量表总分30分,评价指标包括时间、地点、计算能力、记忆力等。MMSE评分≥27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MMSE评分21~26分,表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10~20分表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10分表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 总分 10分。0~3分表示轻度疼痛;4~7分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

③麻醉苏醒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拔管时间。

④并发症发生率:呛咳、呼吸抑制、躁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VAS评分比较

实验组的术后认知功能与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恢复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更早(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比较(min,±s)

表2 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情况比较(min,±s)

组别 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睁眼时间 恢复指令时间 拔管时间实验组 57 7.03±0.64 7.62±1.25 13.87±2.63 18.51±3.34对照组 57 7.88±0.76 9.20±1.54 17.41±3.29 23.10±4.48 t 7.3925 8.7194 10.3842 9.2573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与VA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与VA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间点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1.75%,显著低于对照组19.30%(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指的是针对临床存在的风险事件采取前瞻性的干预措施,这也是近年来应用于手术患者中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旨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6]。术前,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对术中、术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见性的判断,提前制定防范措施。预见性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术前巡视患者时,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耐心讲解手术与麻醉方式,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专业的解答,消除患者的内心顾虑,增强其手术治疗信心。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陪在患者身边,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术后做好麻醉苏醒期的护理,针对术后疼痛、认知障碍、并发症等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MMSE评分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而且麻醉苏醒时间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常规护理最大的弊端是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而预见性护理重点针对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采取干预措施,通过不断的呼唤患者姓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从麻醉状态下清醒;当患者睁眼后,及时的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意识刚刚恢复时而产生的忐忑、紧张、不安等情绪,帮助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环境护理提高了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身心舒适度;呼吸道护理保障了患者呼吸的通畅,促进了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7]。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与认知障碍,帮助患者平稳、安全的度过麻醉苏醒期,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预见性苏醒麻醉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植物人也能苏醒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