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2021-05-08王真会王俊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供应

王真会,王俊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0 引言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医疗器械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工作质量、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以及医院的护理质量,更体现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精细化、自动化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也给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与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挑战。常规质量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管理主要是科室领导负责,下级员工并不完全了解器械的使用情况,尤其缺乏对新器械的了解和认知,以至于很多精细的医疗器械存在清洗、消毒不彻底的问题,由此引起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损害医院声誉,甚至还会引发医疗纠纷[2]。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我院自2019年7月,全面落实标准化质量管理,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对照组的500件医疗器械选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时期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是常规质量管理;实验组的500件器械的选取时间是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这一时期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的是标准化质量管理。两个时期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无变化:护师与护士共18名,均为女性,年龄分布:20岁~43岁,中位年龄(30.43±0.76)岁;灭菌人员2名,男性,一名32岁,一名34岁。

1.2 方法

常规质量管理:按要求回收医疗器械,统一分检、清洗、消毒、包装。

标准化质量管理:①环境与设备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和供应室之间构建垂直连接,在污染区、清洁区内配备专用电梯,专门回收无菌物品、转运污染物品。为消毒供应室配备全套自动清洗消毒设备以及水处理设备,一次性完成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纯水过滤防锈蚀、烘干等流程[3],然后将器械放入灭菌存储架和运输车。

②完善工作流程:清点医疗器械,无误后统一安排在密封的器械车上,经电梯直接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彻底消毒后再经洁净电梯运送到相关科室,科室护理人员按照包装上的标签对医疗器械分类,放置在器械架上。外来厂家的医疗器械采用相同的消毒灭菌流程,以达到彻底杀菌的效果。

③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对于普通器械,根据器械的用途、类型、规格分门别类的整理。在器械名称卡上标记好器械数量和名称,并把卡片放入器械包。对于结构更加复杂、精细的腔镜器械,首先需要保证器械功能不被损坏,对器械进行预处理之后放入整理箱中,保护好腔镜器械的镜头,避免碰撞、颠簸给镜头造成损伤。腔镜器械使用完之后,应该单独存放,并且登记、签名。仔细清点腔镜器械的零部件以及操作性能,根据器械特点合理选择消毒方法,委派专人维护、保养腔镜器械。

④污染器械的处理:手术治疗过程中被污染的器械应做好标识,在2000mL/L的氯溶液中浸泡半小时[4],然后再把器械转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收到器械后立刻清点、分类,如果发现清点数量有误,应立刻与手术室核对,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避免器械遗失。然后把器械放入清洗篮,在篮内放置编码牌,用酶溶液浸泡器械5min[5],再用全自动清洗机将手术器械上的血迹清洗干净,之后进入干燥消毒流程。彻底消毒后认真核对器械包,检查清洗消毒质量,核查消毒效果以及手术器械的功能、包装标签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把包装好的器械送到手术室,交接无误后按规范标准存放器械。

⑤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想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责任感十分重要,更要对医院感染的原因有深入了解,熟知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流程。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之外,医院领导层还应定期组织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不断完善知识,拓宽知识面,了解最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不断优化质量管理策略,提升管理水平。

1.3 观察评定标准[6]

①两组医疗器械的外观情况:参考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与隐血试验检测结果来判定医疗器械的清洗情况:器械表面光洁如新,没有任何污渍血渍残留,隐血试验阴性,则判定为达标。如果器械表面有锈斑以及肉眼可见的污痕,隐血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则说明不达标。

②质量控制效果:应用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效果量表进行评价,包含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环境管理、包装质量五项评估指标,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质量控制效果越好。

③医院感染: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洁达标率比较

实验组中,外观光洁如新的器械有498件,达标率99.60%;对照组器械清洁达标率91.80%,χ2检验结果为36.961,P=0.000,如表1 所示。

2.2 两组质量控制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与环境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器械引起的医院感染率比较

实验组0.4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P<0.05),如表3所示。

表1 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洁达标率比较(n,%)

表2 两组质量控制效果比较(分,±s)

表2 两组质量控制效果比较(分,±s)

注:与本组质量管理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质量管理后比较,②P<0.05

组别 时间 器械拆装 清洗质量 消毒质量 包装质量 环境管理实验组 质量管理前 78.54±2.13 81.36±2.24 77.13±3.59 80.26±2.24 78.02±3.39(n=500) 质量管理后 98.62±4.85①② 98.15±5.38①② 98.74±5.81①② 98.05±6.47①② 99.05±4.41①②对照组 质量管理前 78.34±2.09 81.49±1.92 76.82±3.47 80.17±2.24 78.13±3.72(n=500) 质量管理后 88.93±4.17① 89.06±2.53① 89.13±4.15① 88.52±3.36① 90.22±2.48①

表3 两组的医院感染率比较(n,%)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临床科室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发放,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械,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控制医院感染,保护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7],医院感染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损害医院的社会效益。控制医院感染始终是医疗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消毒供应中心无疑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标准化质量管理后,医疗器械的清洁达标率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评分均有显著提升,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说明规范化、标准化的清洗消毒流程,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保证了日常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在完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培训,全面树立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无菌意识,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能够全面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水平,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