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疗效观察

2021-05-08田杰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山莨菪碱肺水肿氧分压

田杰新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汕头 515000)

0 引言

颅脑损伤主要是指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在头部,导致颅脑组织出现损伤的一种疾病。而重型颅脑损伤则是指颅脑损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出现昏迷情况[1]。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对病患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而神经源性肺水肿则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于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而言,其临床治疗难度明显增大,给疾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2],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患实施山莨菪碱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但目前临床在该方面研究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临床的使用。因此,本次研究对实验组病患实施山莨菪碱治疗,效果鲜明,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接收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伴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以及常规组(25例)。实验组与常规组病患中,男性例数依次是16:15、女性例数依次是 9:10;年龄平均值依次是(49.67±5.63)岁、(50.08±5.72)岁;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时间平均值依次是(8.06±2.11)小时、(8.12±2.18)小时。将每组一般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结果显示P>0.05,代表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纳入标准:(1)所有病患经临床诊断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诊断依据:①颅脑损伤后12小时内病患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8分;②颅脑损伤前未出现重要脏器器质性改变;③未出现休克或其他脏器受损情况;④损伤后生存期大于等于两周。)[3]。(2)全部病患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神经源性肺水肿诊断标准(诊断依据:①既往未出现心肺疾病,患病前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在脑部受损后发生呼吸急促、紫绀、窘迫以及血性泡沫痰等临床表现,两肺有湿啰音;②在治疗中未出现输血、输液过量情况。)[4]。(3)病患家属享有知情同意权,在充分了解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后表示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1)心脏有器质性病变者[5];(2)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对研究用药存在过敏症状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研究方法

全部病患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予以常规组病患基础治疗措施,具体措施有:(1)实施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使用脱水剂改善脑水肿情况,尽可能降低颅内压水平;(2)使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改善血管通透性,避免渗出;(3)在发病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治疗,并予以雾化吸入,有效排痰,保障病患呼吸道通畅;(4)将100mg哌替啶、5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以及500mL 5%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后予以病患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5)使用冰毯进行物理降温治疗;(6)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5天至7天,保障其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mmHg至40mmHg之间,氧分压超过80mmHg,针对出现明显低氧血症表现的病患,可予以呼气末正压通气干预;(7)合理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和抗生素,预防并发症。予以实验组病患基础治疗以及山莨菪碱治疗,其中基础治疗措施与常规组相同。使用20mg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1mL,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815)静脉推注治疗,对于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者,可间隔半小时再用药一次,直至其肺部表现消失。之后每天使用剂量在20mg至30mg之间,持续干预5天。

1.3 观察项目

(1)分别于干预前以及干预5天后检测每组病患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每组病患各时期上述指标差异。(2)分别于干预前以及干预5天后检测每组病患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比较每组病患各时期上述指标差异。(3)分别于干预前以及干预5天后检测每组病患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水平,比较每组病患各时期上述指标差异。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测方式选择 SPSS 22.0软件中的t检测和χ2检测,检测结果P<0.05,则表示该项数据有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每组病患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

干预5天后常规组病患氧分压水平低于实验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2.2 比较干预前后每组病患呼吸频率以及心率

干预5天后常规组病患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2。

2.3 比较干预前后每组病患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水平

干预5天后常规组病患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3。

表1 干预前后每组病患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对比(mmHg)

表2 干预前后每组病患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对比(次/分钟)

表3 干预前后每组病患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水平对比

3 讨论

神经源性脑水肿主要是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以及癫痫大发作等脑部病变所导致的肺水肿情况,因此临床又将其称之为脑源性肺水肿。是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出现急性肺水肿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极易引起肺部感染,进而出现低氧血症,使得脑部组织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因此其也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疾病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患而言,在治疗时一方面需对颅脑损伤进行干预,降低颅内压;另一方面需实施呼吸系统支持性治疗,纠正低氧血症和循环系统异常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干预五天后,实验组病患氧分压高于常规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山莨菪碱存在外周抗胆碱作用,能够抑制乙酰胆碱所导致的平滑肌收缩以及血压下降情况,并且还可提升环磷酸腺苷水平,阻断钙通道,发挥抗氧化以及稳定酶体膜等效果[6]。在使用山莨菪碱后,病患中心静脉压有明显下降,表明肺循环阻力有显著改善,其可能对肺微血管张力以及表面面积进行调节,轻度降低心排出量,进而达到降低肺微血管压力的目的。另外,山莨菪碱可抑制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进而提升病患通气功能。

综上,重症颅脑损伤伴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患采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可降低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改善肺通气,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山莨菪碱肺水肿氧分压
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氢溴酸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