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08龚劲纯马情芬梁丽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胫骨膝关节骨折

龚劲纯,马情芬,梁丽容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1%,主要由于车祸、高空坠落等因素造成[1]。胫骨平台骨折骨折线通常波及关节面,若不及时治疗将会产生严重并发症,例如血管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直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胫骨骨折类型之一,属于膝关节周围损伤,后柱骨折位置通常较深,并且骨折附近组织结构相对复杂,手术操作难度更大[3]。研究发现,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后较多患者恢复缓慢,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以往临床在手术中主要采取常规入路,但是创伤较大,术后易导致严重的创伤性应激反应[4]。近年来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逐渐应用于该术式中,该入路更符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解剖特征。为此,本文将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采取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的效果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医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采取常规入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43.79±3.36)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例、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平均(43.43±4.62)岁。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审批同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符合“胫骨平台三柱分型”,且均存在后外侧柱损伤;②可耐受手术,无手术禁忌症;③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的差异,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除胫骨平台骨折外,合并全身多发伤;②病理性骨折患者;③患有偏瘫、重症肌无力、痴呆等影响患肢功能者;④患有其他基础内科疾病无法下床行走进行功能锻炼者;⑤依从性较差,不配合术后随访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体位,下肢略微屈曲并在下面放置垫枕,在后内侧作出倒L形切口,长度12至18厘米,顺延腘横纹向内侧延长,向下沿着弧形轨迹对腓肠肌内侧作出延长切口,分离小腿后侧筋膜并拉起。需要注意的是,在广泛分离皮瓣时要做好对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隐静脉的保护措施,避免切口远端损伤大隐静脉和隐神经。手术开始时使用克氏针固定内侧骨块,选取合适的钢板对后内侧柱进行内固定。观察评价膝关节稳定程度,然后关闭切口。

对照组采取常规入路,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体位,下肢略微屈曲并在下面放置垫枕,作出常规切口,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横行部需要达到腘横纹中大约2/3处,而常规切口横行部分仅需达到腘横纹即可,其余操作和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恢复情况,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恢复下肢力线时间以及恢复关节面高度时间;②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通过CT检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通过膝关节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和恢复情况的差异

在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恢复下肢力线时间以及恢复关节面高度时间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差异

手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半年,两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HSS评分相较手术前均出现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目前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有效手段,能够极大程度改善骨折情况。以往临床较多采取常规入路,但是手术后易出现关节面高度丢失、再次塌陷移位以及膝外翻等并发症[5]。虽然暂时的满足了患者固定和复位等治疗需求,但是术后恢复速度较慢,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不理想,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未达到预期目标[6]。

本文分析了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的效果,从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恢复下肢力线时间以及恢复关节面高度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半年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见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通过采取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使横向部分切口达到腘横纹中大约2/3的位置,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术中操作范围较大,为复位、固定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7-8]。同时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能够防止关节面高度丢失、再次塌陷移位等并发症,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供良好基础,继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9]。除此之外,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符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解剖结构特点,能够明显增强膝关节稳定性[10]。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和恢复情况的差异(±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和恢复情况的差异(±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月)恢复下肢力线时间(月)恢复关节面高度时间(月)对照组(n=25)119.27±12.03 4.69±1.31 4.97±1.29 6.73±1.28观察组(n=25)101.37±10.68 3.96±1.02 4.27±1.04 5.17±1.42 t 5.564 2.198 2.112 4.080 P 0.000 0.033 0.040 0.00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差异(±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差异(±s)

注:组内和术前对比,aP<0.05。

组别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HSS评分(分)手术前 术后半年 手术前 术后半年对照组(n=25) 22.37±4.37 98.27±6.35a 34.27±3.26 68.37±3.78a观察组(n=25) 21.97±4.56 113.27±7.26a 33.97±3.45 82.36±4.35a t 0.317 7.776 0.316 12.138 P 0.753 0.000 0.753 0.000

综上所述,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胫骨膝关节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