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成纤维生长因子应用于II度烧伤患儿的效果
2021-05-08罗坚炜
罗坚炜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 519000)
0 引言
深度烧伤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轻则留下疤痕,重则危及生命。特别部分患者群体为儿童,可能对儿童生命健康带来威胁。以Ⅱ度烧伤为例,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消炎抗感染用药方式,帮助患儿烧伤创面快速愈合,但创面有水肿情况,不具备良好的血运条件,加速肉芽老化,且有细菌耐药性多方面因素,可能有残余创面产生,增加处理难度,这也为患儿自身带来身心上的痛苦[1]。对此,考虑在治疗中引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残余创面愈合。本次研究将以Ⅱ度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Ⅱ度烧伤患儿112例(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患儿年龄(7.50±1.30)岁,创面面积平均(19.20±1.70)cm2,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2例、12例,其中热液烫伤、火焰烧伤以及化学烫伤等分别为19例、10例、5例。观察组患儿年龄(7.85±1.50)岁,创面面积平均(19.58±1.80)cm2,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3例、35例,其中热液烫伤、火焰烧伤等分别为66例、12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儿入院诊断均为Ⅱ度烧伤,无吸入性烧伤患者;②烧伤后24h内入院;③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同意知情。排除标准:①伴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皮肤疾病;②心功能不全、全身感染。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5),可做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治疗中首先做常规浸浴,给予磺胺嘧啶银外涂创面1次/日。观察组患儿创面用药选择聚维酮碘,在聚维酮碘用药后1小时,选择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40001;生产厂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于创面上涂抹药物,创面暴露,自然结痂,痂皮脱落即愈合。不包扎换药减少患儿痛苦。每天用药3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
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伤口渗出液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用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描述,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 22.0软件实现,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利用t检验、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溶痂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观察
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观察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8%,与对照组20.5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溶痂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观察(±s,d)
表1 溶痂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观察(±s,d)
组别 溶痂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n=78) 8.52±1.90 14.90±1.60对照组(n=34) 13.80±2.65 19.68±1.95 t 5.360 4.988 P 0.001 0.001
表2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Ⅱ度烧伤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特别部分发病群体为患儿,危害更加明显,影响患儿健康成长。尽管临床治疗中可利用多种方式修复创面,但残余创面有坚实纤维板形成,瘢痕组织在基底周围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创面血运被影响,创面愈合困难,甚至有肉芽水肿情况[2-4]。同时,若烧伤残余创面暴露在外时间过长,无覆盖物保护,容易提高细菌定植率,且细菌滋生多见于耐药菌株,对后续感染清除带来极大难题。部分患儿烧伤后残余创面处理,可能有创面愈合缓慢、反复溃破情况,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需采取有效的烧伤残余创面处理措施[5]。
临床治疗中,需对烧伤残余面菌群正确认识,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一般发生率较高的以MRSA感染较为常见,大多抗生素用药耐药性较高,所以在治疗MRSA感染方面效果并不理想[6-7]。如聚维碘酮用药,该药物作为外用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有一定效果,可抑制MRSA感染,加速创面愈合[8]。近年来,临床用药也可选择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该药物应用下用于促进创面愈合,药物作用下主要可帮助细胞分裂或增长,使细胞组织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加速血液循环,对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有助于肉芽组织生长,对帮助患儿创面快速愈合有积极作用。
李公英[9]在研究中,选择烧伤残余创面合并MRSA感染患者52例为对象,各26例分别纳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莫匹罗星软膏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31%,相比对照组61.5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时间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李小鸾[10]研究中选择6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创面分泌物评分、创缘反应评分、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伤口渗出液炎性因子指标观察,TNF-α、IL-1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伤口渗出液炎性因子指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反映出纤维成长因子用药下可加速术后炎性介质消除,帮助患儿快速恢复健康,这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次研究结果中,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说明纤维生长因子作用下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8%,与对照组20.5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说明纤维生长因子用药安全性较高。需注意的是,大多患儿临床治疗中,因不良情绪较为严重,所以治疗期间需做好安抚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讲解药物优势以及具体的用药方法,尽可能帮助患儿缓解机体不适感,确保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Ⅱ度烧伤患儿临床治疗中,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凝胶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患儿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术后可迅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