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解毒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术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1-05-08何建文何江刘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6期
关键词:扶正住院费用胃癌

何建文,何江,刘涛

(1.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东亚国家。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加标准的D2淋巴结切除术、辅助化疗、化疗、化疗等,以及一些分子靶向治疗。虽然近年来我们对胃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预后仍不理想。化疗是最常用的控制疾病和延长生存期的方法。然而,化疗引起的毒性严重地引起各种并发症,增加了化疗失败的风险[1]。基于这些问题,临床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辅助和替代疗法,以提高疗效和缓解化疗症状。在我国,中医药作为一种辅助药物,与抗癌药物相结合用于癌症的治疗和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2]。本研究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化疗共同治疗中晚期胃癌术后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协议得到医院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临床医生将告知患者详细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以及潜在的益处和风险。所有参与者在参与前将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9年到1月至2019年12月在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胃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扶正解毒汤联合化疗(观察组)30例,其中男 17例,女13例 ,年龄40~70岁,平均(55.4±10.2)岁;化疗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0岁,平均(52.3±12.7)岁。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胃癌的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以《全国胃癌综合网络指南》为基础标准[3]。

1.2.1 纳入标准

(1)18-70岁;(2)胃癌的病理诊断;(3)2周至 1年前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放疗、化疗和手术并发症(如渗漏、狭窄和边缘溃疡)的治疗;(4)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1年以上完成根治性胃切除术、放疗和化疗;(2)心电图明显异常;(3)严重精神障碍;(4)其他严重疾病(如多器官衰竭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5)怀孕或哺乳;(6)不愿提供个人信息。

1.3 治疗方法

新辅助化疗:术前2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均采用TAC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所有化疗方案均为每3周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手术治疗。术后采用原化疗方案3个周期。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中药煎服,1剂/d,分上下午服用,每次200mL。处方:炙黄芪15g、当归12g、党参12g、白术 10g、茯苓 9g、半夏 6g、白花蛇舌草 9g、半枝莲 9g、砂仁 6g,薏苡仁30g,用药时间至化疗结束。对照组则不用中药治疗。

1.4 观察指标

(1)免疫功能指标检测: 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3、CD4) 水平及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 Ig G、Ig M)。

(2)肿瘤标志物水平:采集空腹静脉血样2 mL于干燥无抗凝剂的试管中,尽快分离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

(3)炎性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对 IL-6、IL-17、TNF-α进行检测,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和仪器说明书进行。

(4)生存质量依据卡氏评分(KPS) 标准,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进行回访,统计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和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χ2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T淋巴细胞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升高CD3+、降低CD4+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免疫球蛋白(IgG、IgM)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IgG、IgM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CEA、CA19-9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A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CEA、CA19-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对比(%,±s)

组别 n CD3+(%)CD4+(%)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41.62±3.54 45.52±3.81 33.14±3.67 40.33±3.72对照组 30 40.53±3.18 56.58±4.28 34.65±2.97 47.46±3.19 t 0.413 4.974 0.359 3.292 P 0.753 0.032 0.645 0.01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后免疫球蛋白(IgG、IgM)比较(g/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后免疫球蛋白(IgG、IgM)比较(g/L,±s)

组别 n IgG Ig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1.13±1.54 18.35±2.16 3.24±0.32 3.87±0.53对照组 30 11.27±1.47 14.68±2.28 3.21±0.28 3.56±3.19 t 0.548 5.256 0.363 3.292 P 0.664 0.037 0.846 0.016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A19-9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A19-9对比(±s)

组别 n CEA(ng/mL) CA19-9(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38.63±3.48 7.72±0.72 82.72±5.82 18.57±3.15对照组 30 39.28±3.57 15.36±1.63 83.63±5.64 33.27±4.39 t 0.413 4.974 0.359 3.292 P 0.753 0.032 0.645 0.012

2.4 IL-6、IL-17、TNF-α 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17、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IL-6、IL-17、TNF-α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17、TNF-α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17、TNF-α对比(±s)

组别 n IL-6(pg/mL) IL-17(pg/mL) 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44.76±7.32 27.47±2.59 62.46±7.48 43.14±5.69 16.57±2.28 5.57±0.46对照组 30 44.72±8.59 36.87±2.77 64.32±5.96 54.63±6.27 17.44±2.35 9.36±0.78 t 0.724 2.472 0.934 2.772 0.513 4.562 P 0.463 0.015 0.723 0.028 0.674 0.013

2.5 两组KPS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3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KPS对比[例(%)]

2.6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够明显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

2.7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观察组1例患者伴有呕吐不适,1例腹泻;对照组1例腹痛,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

3 讨论

胃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因素。胃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其成为最致命的癌症之一。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可以提高患者在治疗后5年内的生存率[4]。一些报道显示,由于手术创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胃癌患者在手术切除或根治术后出现残留肿瘤转移、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使手术成为免疫力低下患者较不理想的选择[5]。另一项研究报道,肿瘤细胞的疾病进展可以通过术后组织损伤引起的免疫抑制剂的释放而减缓。感染可能会干扰免疫抑制功能,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会使残留癌细胞增殖,增加术后复发率[6]。

在中国,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约为60%[7]。早期诊断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在术前或术后化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化疗被广泛地用作几乎所有胃癌患者治疗的重要部分。然而,化疗常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贫血、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和恶心[8]。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报告,这些化疗方案可能产生严重到危及生命的影响。此外,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化疗的疗效。

在中国,许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明,中药复方作为辅助化疗的一部分是有益的,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9]。扶正解毒汤是在“正气虚则为岩”病机理论指导下拟定的治疗胃癌术后的临床经验方,在我院临床应用10余年,疗效可靠。方中本组方中炙黄芪、当归、党参配伍补中气以健脾和胃,共为君药;白术甘苦微温,燥湿补气、散湿除痹,配伍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君药健脾之力;半夏燥湿降逆,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导滞,气行则痰自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合用以应对胃癌患者常发寒痰、湿浊、瘀热等证,共为佐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健脾为主,兼顾化痰清热消肿,共取健脾和胃、解毒抗癌之功效,标本兼顾,有效缓解胃癌术后症状。扶正解毒汤中所含的药物具有抗肿瘤特性,并能改善免疫功能。黄芪含有黄芪多糖,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a(肿瘤坏死因子),改变NO水平,增加细胞因子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10]。另一项研究表明,黄芪(黄芪)黏膜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和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11]。当归影响免疫功能,能阻断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能减少TNF-a的分泌[12]。党参多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可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T细胞水平,促进免疫功能[13]。白术多糖能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和非特异性IgG抗体(交叉抗体),从而提高免疫力[14]。

本研究采用扶正解毒汤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后观察评分中CD3+、CD4+、IgG、IgM 升高, CEA、CA19-9水平降低, IL-6、IL-17、TNF-α 水平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KPS提高,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扶正解毒汤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提供免疫,并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扶正住院费用胃癌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画说中医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