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1-05-08郭淑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梗球囊复发率

郭淑珍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在中老年群体较常见,其属于临床危重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死亡率高[1]。临床上,需关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工作,在短时间内把血管通道建立起来,保障患者心肌供血正常,改善灌注情况,挽救患者的生命[2]。急性心梗患者抢救工作非常关键,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往常规护理过于单一,仅采取常规急救措施,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急救效果。现如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逐渐被应用到急性心梗患者中,有利于节省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本研究选取病例简要介绍急性心梗患者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效果,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时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实验对象81例急性心梗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把实验对象划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范围62~81岁,平均(71.52±2.68)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58~83岁,平均(70.54±2.77)岁。两组患者基线材料(性别、年龄)未见显著差别(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梗;②均为首次发病;③患者自愿参与配合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语言、精神障碍;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适具体情况实施抢救,运送至医院后,给予常规手术及病房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操作如下:①成立急救医疗组:在医院内部成立急救医疗小组,安排1名急诊医师,2名急诊护士参与其中,按要求执行危重患者急诊分级预检分诊、紧急救助处理工作,确保临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②细化院前抢救:接到120急诊电话后,询问具体位置、患者基本情况,将抢救所需药物、器械准备齐全,随车到达现场。途中,通过电话与现场人员沟通,指导其对患者进行基础急救,叮嘱其切勿随意挪动患者,安抚家属,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救护车到达现场后,为患者提供面罩吸氧,把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将患者运送至救护车,转运入院接受急救治疗,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血压,联系急诊室将抢救准备工作落实到位。③优化接诊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付费,及时将患者送至抢救室,将监护设备、呼吸囊、抢救仪器等准备齐全,实施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确认是否为急性心梗,把治疗方案确定下来,尽快开展手术。

1.3 观察指标。①抢救指标:记录两组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②抢救效果:记录两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100%。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类实验数据填写至Excel表格内用SPSS 23.0版统计学工具读取。计量资料(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抢救成功率、复发率)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实验数据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抢救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比较两组数据差别明显(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抢救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各项抢救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 分诊评估时间 急诊球囊扩张时间 心电图使用时间观察组 41 40.12±4.78 1.15±0.52 73.44±6.39 5.24±1.32对照组 40 61.33±6.74 2.93±1.15 104.78±10.23 9.31±1.44 t-16.369 9.012 16.580 13.265 P-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别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常可危及生命[3-4]。在我国,急性心梗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例50万,现患至少200万[5]。一直以来,急性心梗临床急救工作都备受关注。急性心梗最佳抢救时间为发病6h内,倘若超过该时限,会影响救治效果,增加死亡风险[6-7]。该病起病急,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50%患者发病1 h后猝死,这充分说明了临床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医护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对患者施救[8]。然而,既往临床急救过程中,准备时间长,缺乏护理目标,以至于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急救效果。

现如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逐渐替代常规护理被应用到急性心梗中,其是一种新型急诊护理模式,使院前抢救、转运、交接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更加有序,优化手术流程及护理工作的同时,为患者争取了最佳抢救时间,使临床救治效果不断提升。该护理模式还能够避免家属在挂号、缴费等繁琐事项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使患者通过绿色救治通道,得到尽快救护。转运期间,提前向收治科室说明患者情况,便于医院尽快做好救治准备,避免入院、手术之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12%,显著比对照组的77.50%高;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仅2.44%,明显比对照组的20.00%低,两组之间实验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在急性心梗患者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节省不必要的抢救、分诊评估、急诊球囊扩张、心电图使用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复发问题。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梗患者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高,复发率低,说明该护理模式有效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受限于样本数量,以至于结果普遍性不足,后续同类研究中将扩充样本数量,得出更加科学、全面、准确的实验结论。

猜你喜欢

心梗球囊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