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价值及对家属满意度评分的影响

2021-05-08程艳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颅脑重症住院

程艳华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ICU重症颅脑损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而且患者需要面对较大风险。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身体指标均有可能发生较为明显改善,而且每个细节变化均有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影响[1]。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加强关注[2]。但是较为常用的传统护理方法,因为过于关注程序化,而对于很多护理细节并不重视,从而导致患者得到的临床护理服务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缺陷性,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3]。因此,选取更为适宜的临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98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价值及对家属满意度评分的影响,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98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诊断标准,均需进入ICU接受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器质性疾病[4]。观察组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28~79岁,平均(47.69±2.13)岁;意外受创20例,疾病29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28~78岁,平均(47.71±2.12)岁;意外受创21例,疾病28例。两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建立合理静脉通道,确保呼吸通畅,及时补液保证血容量充足,按照医嘱实施合理护理措施,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包括:①入院第1 d,指导家属办理入院手续,通过绿色通道完成相关项目,护理人员及时对家属讲解相关制度,及时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在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交流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而且应对家属讲解患者此时病情,使之能够加以重视,并保持较为正确的态度积极面对。在与家属讲解目前患者疾病危险性的同时,也应给予家属希望,使之能够保持更为积极地态度和心情配合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②入院2~4 d,需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积极监测,若有异常,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且做好准备以便进行有效急救。若患者出现体温上升情况,应对其实施合理物理降温等。应每天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预防出现口腔溃疡;若患者需要鼻饲,应每天定期通过碳酸钠溶液进行口腔清洁。若患者不能正常闭眼,则应按照医嘱内容,对患者眼睑进行红霉素软膏的涂抹,预防患者由此出现角膜过干情况导致溃疡发生。对患者实施吸氧护理服务,确保氧流量缓慢调整到2~4 L/min,将氧浓度设定在40%~50%,在连续用氧12 h后,应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确定其缺氧症状是否得到改善。整个给氧过程中,应对患者咽部进行清理,将其口腔呕吐物及时清除。当患者出现舌后坠症状时,应及时通舌钳将其拉出,且置于口腔通气管中。③入院5~6 d,应定时协助患者变化舒适体位,预防其出现褥疮,若患者保持侧卧状态时,需于其身后置一软枕,预防患者关节因压迫而受到损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合理按摩,有效缓解其压疮情况。④入院7~8 d,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若患者已恢复意识,可对其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依据患者具体机体状态,制定合理饮食方案。若患者病情日渐稳定后,可对其进行有效指导,使之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指导患者合理运动,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可通过平缓柔和的肢体运动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定时为患者实施全身按摩,如患者身体允许,可指导其在床上进行合理的肢体锻炼。若患者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但应注意合理控制活动量,不可过度活动,应在合理时间范围之内,预防患者因运动过度而导致机体康复受到影响。⑤出院时,应对患者进行合理指导,使之在听力、语言、肢体功能方面进行合理训练,并能够在出院后继续维持,使之能够早期恢复自理生活,注意对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使之能够定期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采用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n×100%[5]。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均经SPSS 20.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为85.71%,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住院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情况比较

表2 两组住院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观察组 49 10.29±1.03 3.65±0.37对照组 49 12.08±1.12 5.09±0.29 t-8.235 21.442 P-0.000 0.000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多见的一种外科创伤型疾病,主要因交通事故、高能损伤、高空坠落、疾病等因素导致,会导致较高的致死率。由于颅脑损伤造成的损伤部位比较特殊,当患者受到严重损伤后,会使之生命安全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尤其是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制定较为严密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而且应确保其可行性、高效性、合理性,有效提高临床效率,而且可使临床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对于临床抢救具有明显促进作用[6]。临床护理路径在近些年来比较常用,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每项护理操作均是必不可少的,可避免因不必要操作而导致治疗时间明显延长,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预防护理资源浪费,对于降低患者医疗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而且能够减少医疗费用。当患者出现ICU重症颅脑损伤时,往往是由于外部作用、疾病等导致的一种严重颅脑损伤,因此需进入ICU病房接受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往往存在病情变化快、创伤严重、治疗成本高等多个问题,因此在对其实施临床治疗时,患者机体指标极易发生变化,导致临床预后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7]。在对其实施临床护理时,若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护理服务,往往会使得护理效果较差,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讲,若未对其实施合理护理干预,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临床治疗效果、临床预后具有明显作用,甚至对于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可根据患者基础资料、病情变化等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护理方案,可使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全面性、有效性,而且可使患者在不同阶段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效果,预防因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护理技能不足而导致临床护理效果受到不良影响,也可有效预防因护理内容不够完善而导致临床衔接出现问题,使得临床护理流程受到影响[8]。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对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使之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促进康复,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住院
妈妈住院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重症不惑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