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1-05-08姜洪韩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依从性小儿护理人员

姜洪,韩艳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 404000)

0 引言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患者会出现局部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1]。小儿骨折属于非常普遍性的现象,多数和成人相似,可以是开放骨折,也可以是闭合骨折。但患儿通常由于不能承受患处剧烈的疼痛感,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面对治疗护理也不愿积极配合,对其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2]。为保障患儿疗效,促进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发育,本文将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骨折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在4~11岁,平均(7.69±1.78)岁;病程10~40 d,平均(17.20±2.02)d;开放性9例,闭合性3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在4~12岁,平均(7.78±1.82)岁;病程11~40 d,平均(17.20±2.02)d;开放性10例,闭合性2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x线等方式诊断为骨折者;12岁及以下儿童;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交流共同有严重障碍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疼痛控制护理。

1.3.1 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儿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用药,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

1.3.2 疼痛控制护理: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内容:

(1)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沟通方式及技巧,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用自己专业的技巧赢得家长的信赖。

(2)在病房墙面上,护理人员可贴上患儿喜欢的卡通人物海报,减少其对住院治疗的抵触心理。

(3)当患儿心情低落、害怕、恐惧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动画片、儿歌等方式来缓解其不良情绪;对年龄较大的患儿采用鼓励、安慰或讲道理的方式来获得患儿的配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采用引逗,利用玩具、糖果等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多以亲切、温暖的态度与患儿沟通,从而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

(4)若患儿患处发生肿胀现象,可使用盐水冰袋进行冷敷,消肿的同时还可减轻患儿疼痛。疼痛严重时可口服消炎、镇痛的药物治疗,也可以打止痛针来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

(5)采用饮食调理法促进患儿骨折愈合,饮食原则是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同时应该适当补充钙剂,也可多喝含丰富钙质的骨头汤。

(6)与患儿父母互相配合,共同制定针对患儿的恢复锻炼计划,利用患儿对父母的依赖性,调动患儿的积极性,引导患儿进行恢复锻炼。在儿童骨折恢复期,护理人员可给患儿做被动按摩,预防骨折处肌肉萎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骨折拆除外固定后,可做一些伸屈运动来康复锻炼,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需要循序渐进。指导患儿做一些扭转,外翻等康复训练。若是上肢骨折,可指导患儿多进行伸指、握拳锻炼。若是下肢骨折,可指导患儿抬高患肢,按摩腿部肌肉进行康复锻炼,锻炼腰部肌肉,采取弓腰五点支撑锻炼。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情绪及疼痛程度对比(分)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DS、SAS、VAS评分。(护理人员根据SDS、SAS量表内容选择性对患儿进行问答,VAS测评患儿疼痛程度,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②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康复锻炼为十分依从;在护理人员及家属督促下完成康复锻炼为基本依从;态度消极,不愿进行康复锻炼为不依从。依从性=基本依从+十分依从)

1.5 数据处理。本文研究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数据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DS、SAS、VAS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结果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1。

2.2 骨折愈合时间(d)。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9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为(13.12±1.95);对照组39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时间为(19.21±2.88)。

2.3 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依从性[n(%)]

3 讨论

骨折即骨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儿童骨骼不同于成人骨骼,幼儿的骨头两端存在骺板即生长板,此时是幼儿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亦是发生骨折时易出现问题的最大区域[3]。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包括,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则往往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4]。在治疗后,小儿患者由于年龄小、身体承痛能力较差,容易产生不良心理,且依从性差,因此还需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来促进身体康复。

本文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DS、SA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本文研究结果与李梦琦等[5]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证实了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患者有积极影响。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基础,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患儿心理干预和指导,导致其护理效果与依从性差。疼痛控制护理,通过增加家长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6]、拉近与患儿的距离、病房舒适环境营造、心理干预减轻患儿心理不良情绪、盐水冷敷消肿、药物止疼、手法复位、饮食调理患儿身体、康复训练管理等方式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小儿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有利于减少其焦虑、恐惧心理和患处疼痛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依从性小儿护理人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小儿涵之三事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