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2021-05-08易嘉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硬化斑块下肢

易嘉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0 引言

冠心病(CAD),是一种拥有近百年诊疗历程的临床常见与多发病,因其具有较高的临床风险与死亡率而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与老龄化的发展,致使该病呈现病死率逐年增加与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CAD的治疗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CAD诊断的金标准,因其具有一定风险和有创性的特点而难以广泛使用[1]。动脉粥样硬化(AS),是CAD的主要发病原因,而下肢动脉硬化是全身AS的一个重要表现,其与冠状AS存在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下肢动脉作为体表较为明确的大血管,利用超声检查较容易测出其粥样硬化程度。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70例疑似心脏病患者(存在心绞、痛胸闷或者心律失常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有无固定狭窄)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和T波改变),将其分为对照组(N组,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龄23~80岁)与研究组(CAD组,185例,男99例,女86例,年龄21~79岁)。其中,N组检查结果均无异常;CAD组患者符合冠心病确诊标准,且三支主要冠状动脉存在一支或多支固定狭窄≥50%,因此,CAD组患者又可分为多支病变组(D组,100例)和单支病变组(S组,85例)。本次研究排除冠脉狭窄低于50%的患者,并排除合并患有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与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各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性别、体重与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指标。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采用超声检查,并在入院后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测。其中,超声检查股总动脉与股浅动脉近心端(仰卧位)管腔内是否有斑块形成(阳性)、并测量IMT值与下肢血管内径(D)。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有关于计数方面的数据进行χ2(%)检验,有关于计量方面的数据进行t检测进行检验,通过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时表示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数据相比表明,CAD组总胆固醇(TC)浓度、糖尿病、高血压与斑块检出率均较高(P<0.01),见表1。

2.2 IMT值与斑块发生率比较。根据每两组数据(N组与S组、N组与D组)的比较结果,单支与多支病变组IMT值、斑块发生率均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数据比较

表2 IMT与斑块发生率阿数据比较

2.3 下肢血管超声结果比较。根据每两组数据(N组与S组、N组与D组、S组与D组)的比较结果,显示D组与S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均小于N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血管内经数据比较

表3 血管内经数据比较

组别 股总动脉 股浅动脉近心端左右左右N 7.38±0.07 7.43±0.06 5.68±0.07 5.65±0.09 S 7.29±0.05 7.26±0.02 5.39±0.09 5.37±0.06 D 6.70±0.08 6.69±0.07 5.14±0.10 5.13±0.11

3 讨论

近年来超声诊断仪的图像分辨率与显示的实时性都得以大幅度的改善[2]。鉴于下肢动脉等都属于全身血管床的一部分,且具有与冠状动脉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3]。从临床角度来看,由于冠状动脉具有较为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的检查家属很难对其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仔细的判断,而且冠状动脉造影由于费用较高和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而不被大众所认可,所以说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也会存在判断上的缺失。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常常导致患者全身的动脉受到累及,包括主动脉、冠状动脉、下肢动脉及颈动脉等[4]。一旦患者确诊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那就代表着患者的全身动脉都很有可能出现了粥样硬化,该种疾病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样具有着相似的病理与生理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蛀牙临床特征,它可以反映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常规的检查方法一般都不能精确的判断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程度,而其他的造影方式又不能被大部分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因此超声检查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利用超声检测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测,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的影响和伤害[5]。已有报道称IMT值可以作为CAD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数值越高代表发病可能性越大。基于此,理论上通过检查下肢动脉内中膜的状态(连续性与光滑性)、测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观察管腔内有无斑块,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回顾本研究,与对照组相比,CAD组患者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较高(CAD组65.4%,N组34.1%),且管腔直径明显较小(CAD组76.2%,N组22.4%);将S组D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S组与D组的IMT值及斑块发生率明显较高,且病变支数与斑块检出率存在正相关,即病变加重时,斑块检出率有所增高,管腔直径有所减少,这也验证了超声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的可行性与预测性[6-9]。CAD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胆固醇发病率明显较高,表明不同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对AS的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采用超声检测是否形成斑块,结果为CAD组患者真阳性为有141例,对照组患者假阳性为19例;而超声未检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CAD组患者假阴性为44例,对照组患者真阴性为66例,结果表明敏感性76.2%(141/185),特异性80.5%(66/85),阳性预测率88.1%(141/141+19),阴性预测率60.0%(66/66+44)。

综上所述,冠心病与下肢动脉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采用超声对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可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检查提供一定临床指导价值,并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硬化斑块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