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针联合言语康复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2021-05-08王艳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运动性头皮言语

王艳丽

(汪清县中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0 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病发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于致死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随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该病症的临床病发率显著上升[1]。而失语症是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不流利,对读、说、阅读理解与书写等能力存在较大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亦对患者工作能力与家庭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尤为重要。有数据表明,对患者实施头皮针联合言语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语言功能[2]。本文以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66例患者为例,进一步分析二者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6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头颅影像学确诊者;②经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确诊患者为运动性失语者;③病情稳定,依从性良好,可积极配合完成实验探究者;④知晓探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首次病发、文化水平在小学与小学以上,母语为汉语,且临床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严重视听障碍、认知障碍、沟通困难者;②合并严重心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缺损者;③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如尿路与肺部感染);④患有癫痫疾病史者;⑤有恶性肿瘤或癌细胞扩散者;⑥中途退出,临床资料丢失者。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36~74岁,平均(56.32±3.62)岁;病程16~41 d,平均(22.43±2.31)d。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5~73岁,平均(56.36±3.52)岁;病程12~43 d;平均(22.35±2.53)d。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为言语训练,包含:①心理干预:在训练开始之前,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烦躁、焦虑等方面情绪,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训练,提高患者依从性。②发音器官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音、舌与唇训练,嘱咐患者频繁伸舌、鼓腮,继而提高软腭的灵活度;训练患者脸部肌肉,尤其是反复伸缩舌头,提高舌头的灵活度;反复进行噘嘴、抿唇等唇部训练,其频率保持由慢到快、由大到小的轻度进行训练。③发音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与软腭锻炼,促使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结合示范、模仿、反复锻炼等多种方法督促患者逐步练习,可先从韵母开始,然后练习声母,逐渐增加难度,直至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头皮针治疗,取穴:言语一区(上点为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平移约0.5 cm,下点为眉枕线、鬓角发际线二者的交点,将上下两点连接,取线下的2/5为言语一区)、言语三区(耳尖直上约1.5 cm位置,向后画4 cm的水平线);操作措施: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施针处消毒,以0.30×40 mm无菌针灸针穿刺,保持毫针与头皮呈20°角,采用手腕背屈再掌屈的针刺方法快速进针,手下感觉触及帽状腔隙后,缓缓推进1-1.2寸,然后以拇指与食指快速捻转200次左右,2 min/次;有酸麻重胀感为得气,共重复3次,留针30 min,因头皮血管丰富,在起针后,以干棉签按压针眼。患者经头皮针治疗后,实施言语训练,1次/d,6次/周,二者每次治疗均为30 min,6 d/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判定[3]:患者经治疗后语言表达流利,可立即他人述说的含义,与他人正常沟通无障碍为治愈;经治疗后需医生与家属辅助沟通,与他人对对话虽不流利但吐字清晰,可准确读出单字或短句,但理解能力稍有不足为有效;经治疗患者仍无法表达、沟通无效。(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②语言功能评分[4]: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评估,其中包含8项,依据题意将其分为口语表达、听说理解、阅读、书写4项,每项2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越好。

表2 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表2 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口语表达 听说理解 阅读 书写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3 9.32±2.16 19.31±2.13 10.23±2.32 18.65±3.26 8.65±3.21 18.65±2.43 8.65±2.31 18.65±3.24观察组 33 9.23±2.11 21.12±2.11 10.65±2.33 22.13±2.64 8.66±3.26 22.46±2.44 8.56±2.13 22.65±2.34 t - 0.171 3.468 0.734 4.766 0.013 6.356 0.165 5.749 P - 0.865 0.001 0.466 0.000 0.990 0.000 0.870 0.000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 22.0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率(%)、平均数±标准差()描述,取χ2、t检验,组间比较P<0.05为有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组间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比较P<0.05,见表2。

3 讨论

运动性失语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中医学中为“喑痱”“不语”等范畴,人体头部是机体的中要组成部位,与面部气血运行、全身经络均关系密切,且全身经络均走形过头,同时督脉属于脑,因此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头皮针治疗,其效果显著。而患者的头与五脏功能若失调,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导致患者语言错乱,甚至使患者语言功能发生障碍,最终造成患者失语[5]。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结合患者病情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障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恢复率提升的关键。基于大脑神经的生理特征,对大脑皮层刺激区进针,可使患者病灶气血运行,继而激活对应的语言传导功能,促使病变脑内神经突触再生,受损神经纤维与神经细胞功能恢复[6]。表明经针灸治疗,可对有效激活患者语言功能,促使受损神经纤维、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继而在脑部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受损功能区域,促使语言功能的重新建立[7]。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言语一区为头面部的运动功能,经刺激患者发音障碍与语调异常状况改善,而言语三区为晕听区,经刺激对患者听力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亦对患者理解长句、复杂指令能力有积极作用;故选取言语一区与言语三区进行针灸刺激,其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语言表达、阅读与书写能力,同时配合言语康复治疗,可促使患者口、唇、舌得到有效训练,结合听觉刺激,促使患者熟悉语言表达,从而获取准确发音,对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实施头皮针联合言语康复治疗,二者相辅相成,经头皮针被动刺激与训练过程中听觉、视觉与触觉刺激,可有效开发患者残存的言语功能,促使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其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运动性头皮言语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让头皮爱上做SPA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