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1-05-08黄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顺产治疗仪盆底

黄琴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武汉市普仁医院 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81)

0 引言

女性分娩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是不同分娩方式可能对女性造成不同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分娩是影响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最大危险因素。盆底肌功能对于女性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果发生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导致产妇尿失禁、阴道脱垂、便秘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阴道分娩过程中产妇用力较多,容易对阴道神经及盆内筋膜等组织产生损伤,而剖宫产可以适当改善对组织损伤的程度,但是是否直接通过剖宫产可避免盆底组织受到损伤,这一点尚存争议[1]。因此本研究选取735例产妇,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于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73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顺产组320例、剖宫产组415例。纳入标准:①入选产妇均为初产妇;②年龄18~36岁;③孕周≥36周;④足月后分娩单胎存活患儿;⑤分娩过程中没有使用器械助产;⑥产后6周检查盆底肌力[3]。排除标准:①分娩过程中使用药物镇痛;②妊娠并发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子宫肌瘤等);③有卵巢肿瘤或者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史;④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⑤盆底损伤或者泌尿系统感染史[2]。

1.2 治疗方法。①产后盆底肌训练:根据不同产妇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康复治疗方案,理疗师可以使用引导语帮助产妇全身放松,按照指示进行缩肛训练,逐渐加强盆底肌肌力,一般收缩10 s后休息20 s,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10 min。一周3次有氧运动,可以选择产后瑜伽、健身体操等运动,连续1个月。②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前嘱咐产妇排空膀胱及肠道,呈仰卧位,双腿可以自由放置,将治疗仪电极片贴敷于产妇髂前上棘皮肤处,治疗棒放置于阴道内4~6 cm,指导产妇如何判断屏幕上方肌电信号是否正常,按照仪器屏幕显示盆底肌正常肌电模型锻炼,自我感知盆底肌肉收缩情况[3]。治疗仪还可以设置肛提肌训练、排尿功能障碍训练以及盆底肌训练,每次锻炼时间大致为20 min。在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同时可以根据产妇个人爱好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帮助其放松身体。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周、胎儿重量和产妇体重指数。

1.3.2 统计两组产妇产后6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几率,包括子宫脱垂、尿失禁和阴道前壁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

1.3.3 采用Oxford肌力评定法评定Ⅰ类盆底肌肌力,分数为0~5分,分数越高表明盆底肌收缩强度越大。Ⅱ类盆底肌肌力能够评估产妇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收缩、放松阴道,分数为0~5分,分别代表阴道收缩次数,肌力≤3分可以判定为盆底肌肌力异常,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变化情况[4]。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对比。两组子宫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顺产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几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周(周) 胎重(kg) 体重指数(kg/m2)顺产组 320 27.8±2.6 39.6±1.9 3.4±2.3 26.8±2.1剖宫产组 415 28.3±2.5 39.2±1.5 3.6±2.1 25.9±2.3 t - 0.784 0.935 0.363 1.635 P - 0.436 0.354 0.718 0.107

表2 两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对比[n(%)]

2.3 治疗前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变化对比。治疗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盆底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是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变化对比()

表3 治疗前后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变化对比()

组别 例数 盆底肌力Ⅰ类 盆底肌力Ⅱ类 肌电压(μ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顺产组 320 1.9±0.8 3.2±1.5 1.7±0.6 3.3±1.6 6.9±2.4 9.6±2.8剖宫产组 415 1.8±0.7 3.7±1.3 1.8±0.7 3.8±1.5 6.8±2.3 10.5±2.7 t-1.773 1.425 0.614 1.290 0.170 1.309 P-0.077 0.159 0.542 0.202 0.865 0.195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肌肉支配神经反射出现异常引起,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盆腔结构随着子宫增大发生复杂性的结构改变,在重力作用下,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慢性牵拉,而且体内激素水平改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盆底肌肉组织胶原代谢水平异常,原有支撑力减弱,增加盆底功能受损风险。而不同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顺产过程中,胎儿头部挤压直接损伤盆底组织,随着肌肉、神经、韧带以及筋膜等支持结构的过度牵拉和撕裂,肛提肌和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都明显降低,产后出现阴道脱垂、子宫脱垂、尿失禁、便秘等现象,严重降低产妇的生活质量[5]。

本次结果显示发生子宫脱垂、尿失禁的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顺产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几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这就说明剖宫产也会对盆底结构造成损害,并没有降低发生子宫脱垂和尿失禁的风险,两种分娩方式均损伤盆底肌力,因此剖宫产对于早期盆底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仍需要长期实验证明。

盆底肌力检测是在产妇分娩6周后,说明分娩胎儿结束后产妇已经出现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盆底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是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旨在恢复正常的盆腔结构,加强肌肉收缩程度,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产后有氧运动或者健身操训练和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训练,能够提高盆底肌肉收缩程度,增强盆腔结构支撑能力,相比于自行缩肛运动,电刺激治疗仪通过仪器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电刺激强度,可以帮助盆底肌肉进行被动收缩,唤醒盆底肌肉支配神经的兴奋性,刺激生理感受器启动生物反馈,改善盆底功能,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能够增强产妇阴道、肛门、尿道等肌肉群的收缩强度,降低疾病的发生率[6]。

综上所述,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于盆底肌损伤程度相近,采取有效康复训练方法能够促进盆底结构修复,提高肌肉收缩程度,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

猜你喜欢

顺产治疗仪盆底
护理干预在产科自然顺产孕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和顺产到底哪个好?